“关于‘祸水红颜’,我不喜欢美女。”

“关于‘祸水红颜’,我不喜欢美女。”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

作者丨谢丹儒

图片丨谢丹儒

1.

清晨醒来,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我不喜欢美女”的奇怪念头,随即很快这个念头就被理性和感性辩驳。我奇怪这一幕的发生,在意识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荒谬的念头,以及为什么我会那么急于反驳这一点。

确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美女毋庸置疑,就像喜欢美好的一切事物,阳光、空气、蓝天、白云,大自然的一切美好,我都喜欢。而美女是否属于大自然的杰作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不反对,人和自然本就是共存的,分那么清楚似乎毫无必要。

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女好像也能被创造了。整容、化妆、打扮,以及各种对美的理解和对美的改造,美女开始变得普遍,变得不再“稀罕”。可是,尽管如此,天然美女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损毁,恰恰相反,正是有了这些“人工美女”的存在,天然美女变得愈加地位超然。

可即使这样,我依旧不喜欢美女,倒不是说美女怎么样,而是基于我对自身的了解,我害怕美女。害怕和喜欢的关系,有点像爱和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恨,害怕和喜欢同样如此。有时,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由爱生恨,也可能因为不了解而恐惧,了解之后便改变了心意。不论是哪一种,归根结底,我想说的是,我的害怕和不喜欢并非是毫无缘由的。

2.

生命中,有幸认识好几个美女,坦白的说,他们都是不错的人。

善良、可爱,品性温良,从恋爱或者婚姻的角度而言,他们都是不错的良人,至于良配,这也轮不到我去操心。除此之外,颇具魅力的外表在某种程度上说,给了他们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自信。这些都是好的。

所以说,其实我的害怕和不喜欢从本质的角度而言,和“美貌”本身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我对美女的了解,因为某些了解,我应该比较喜欢美女才对。换句话说,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长得美而拒绝美女,相应的却极有可能因为长得丑而不喜欢。若是简单的将此归结为“人性的弱点”,我不是很确定。

其实,说那么多,我无非是想说,如果在美和丑两者之间选择,我自认为我还是会选择美的那一个。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我觉得不仅仅如此,与此同时,它应该还涉及更多,比如审美。

无疑,美女在某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比如他们对美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审美,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从他们那里获得美的认识,相应的如果你拥有美,这就已然是超越渴求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尚且,若是想要维持这份优势,或在此基础上提升这一点,那么也是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出发,通常而言是这样的。

比如,有些人本身就足够有魅力,然而他们依旧不满足,会选择在装扮上,学习化妆,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美容、整容、保养等等,以此增加他们自身的美,从而更美。

所以,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喜欢美女呢?

3.

确实,如果我足够坦诚,我一定不会说我不喜欢美女。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我确实足够坦诚,我也很难说我喜欢美女。

我不否认,这里面有作为男人的一点小心思——虚荣心、征服欲、欲望和渴求。

尤其是当下的这样一个环境下: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愈加得到重视,而“无后为大”的意识依旧还保留着,婚姻、恋爱、幸福和美满,再加上成就,以及几千年文化的传承,美女在历史的长河中自有其相应的地位。何况,胳膊粗也拗不过大腿,父母的催婚,社会成功人士的“标准”,香车、美女、豪宅等等。从这些大环境下,于是,衍生出一种称之为“舔狗”的群体,美女变得愈加受欢迎。

以前,美女是“物以稀为贵”;当下,美女依旧成为了某种“贵族”。拥有或和他们产生交集,从某种角度而言,也代表着某种成就或魅力。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在“美女”的眼中的“美”,拥有他们,或是和他们在一起,你大可以自豪的说,我是有魅力的,或者说我是有能力的,又或者这是某种权力、地位的象征。

当然,不排除这里面存在主观的偏见,和对事物本质的曲解,以及人本能的一切欲望——因为不确定,所以需要自我安慰,需要被说服,需要找某个借口给自己的欲望和弱小负责。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所以我说,如果我足够坦诚的话,我自然不会说我不喜欢美女,同时,我也很难说我喜欢美女。

在这些问题上,若执着于美女,显然是“着相”了。

4.

我不喜欢美女,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不喜欢美女本身,更多的原因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是的,对美的不同理解,将会带来对美的偏见,可能是客观的,但更多的我相信是主观的。

就像对美的看法,在艺术审美上一直是饱受争议的,感觉这就像一个伪命题。什么是美,放到这个问题上就是什么是美女?

但从长相和外型上,唐朝以胖为美,当下以瘦为美,这是大体的;若是再细分,还会有气质、外型、长相,以及个人的认知等等。

就我个人而言,对美的看法显然并没有超越大众多少,对美的欣赏,和发现美的眼睛,大致相同。或者说,本质而言,其实大多数的美还是能够理解且能够报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观赏。

然而,尽管如此,我依旧还是不喜欢美女,它的存在自然是好的,是美的,是能够多少刺激我产生欲望,产生冲动,产生甚至近乎“舔狗”的行为,这多少有些不得体,所以我不喜欢。

很显然,这不能怪美女,毕竟美女可能是天生的,而且它是近乎于某种现实的。更何况,我喜欢或不喜欢,也没那么重要,更何况这和美女不美女的有什么关系呢?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主观想法罢了。

所以,归根结底,要怪只能怪我不过是俗人,因为自己的俗,加上自己俗还尚未到达“大雅”的程度,导致我不能客观的看待美女,看待美的存在。

是的,这和美女没那么密不可分的关联,主要原因还是我个人的原因。

5.

除此之外,我不喜欢美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存在于美女身上可能普遍,也可能是极个别的存在。

原本,美女本身她应该是自信的,或者自有其美的一方面,在某些领域有其个人的特点,或稀罕的。而人的自恋和自怜本质上是相通的,这一点不应该成为美女的“罪过”之一,毕竟无论男女似乎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方面的趋向,再往深处思考,就是自爱了。而自爱,又是何其重要的品质呢!

不过,我不喜欢的还不是这一点,我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与之一起产生的影响。说是影响,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现实。

不可否认,在面对美女时,我或多或少会为此感到羞愧,汗颜。而攀比和嫉妒,往往是人之常情。可能也不仅仅是我,异性,“同性相斥”就更是如此了。

看到美女的存在,不自觉的比较,故而产生深深的自卑,或许仅仅是因为长相的缘故,或身材的缘故,继而发现更多。总之不是很让人舒服的影响,何况,这天生丽质,而自己的先天不足,这样的自卑找谁去说呢?怪基因吗?怪父母吗?还是怪当下这个大环境没有给自己量身定制另一种美的标准呢?若真是如此,那这样美得是多么的普通呢?

是的,如果仔细思考,还是可以很清楚的明白,这和美女关系也不大,更多的不过是看到美女时近乎本能的一种一争高下的冲动所带来的挫败感而已。

6.

我不喜欢美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女本身所给我的印象。

的确,不可否认,美女自有其骄傲的资本。无论是天生丽质的美过于清新脱俗;还是这天然的美太过遥远,倾国倾城;又或是美的存在,加上后天的自身努力,不断“加持”自身的美,浑然天成,让人心生挫败感;还可能是这美本身就是“罪过”,怀璧其罪,而我心生怯懦,自惭形秽。

而这些都是存在的,且是有距离的,也确实因为美,而距离也是一种美,距离的美加上美的存在,渐生出一种朦胧的神秘的另一种美的存在也无可厚非。

而我想探讨的,其实还不是这些,而是“距离”。

距离产生美,或是距离本身就是一种美,我不得而知,不过有距离是真的。就是这距离,时而让我感觉触手可及,时而让我心生无力,这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有一种距离,它是心的距离,不自觉的自卑本身就是一种抬高,加上遥不可及的空间距离,还有心底欲望的驱使,不自觉沦为“舔狗”也不无可能。

借用《红玫瑰》的一句歌词来说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对美的追求无可厚非,很难想象,如果这个世界,如果一个人连审美,连美的存在都无法包容,那这样的世界该是怎样的无趣呢?

所以,美的存在不是“罪过”,美女同样没错,只是对美的态度,以及追求美的姿态,还有爱美的人,个人对美的执念,这些才是让我心生恐惧的原因。

7.

最后,还有一点让我心生不喜的原因:美女自身的高傲。

说起这一点,可能是有失偏颇的,不可否认,也并不是所有的美女都会如此,只不过大部分不熟而已,不熟悉所以有距离感,不熟悉所以不安,不安之后便保留更大的距离,冷漠,陌生,反感,以及先入为主。

我要说的就是先入为主,我和不少自认为或我认为的美女接触过,他们似乎天生就带有某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我看来,其实和自恋、自怜、自卑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由于个体的理解不同,就容易造成一种混乱,即他们认为这是在保护自己,或本能的采取反抗的姿态。也许他们本身并没有那么恐惧,只不过是面对陌生人的本能反应,也可能是过多的“追蜂逐蝶”者带给他们一种固有的印象——认为每个人都是如此的。

所以,其实这一点也不怪美女,毕竟真不是他们的原因,而是因为外在的环境让他们习惯了自我美好的感觉。且这样的感觉是那样的根深蒂固。

然而这样衍生出来的问题便是,你一接触,对方便心生警惕,好像你和她接触就是高攀,或是觊觎对方的容颜,于是自然而然,对方就会以她所理解的你的姿态来对待你。即高高在上的姿态,或是始终保持着某种警惕的状态。从某种角度而言,她确实有这样的资本,所以她很自信,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你的动机。为什么是她,为什么和她接触,是否因为对方长得美的缘故呢?你想和她交流是否想要“据为己有”,或是贪恋和对方在一起的时间,想要来个“日久生情”呢?

这点小心思,不否认,在看到美女的那一刻,尤其是彼此的距离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心生这样的一种感觉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也就是这样: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而对方认为我是这样的人,在这样一种缺乏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想要平心静气的交流是件很难的事情。如此,对方将自己定位为女神,而我只能选择是否迎合她,或者继续我的选择,即平视对方。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与所想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

而通常而言,有了这第一印象,后面还想要再改观又是那样的艰难。于是,只会难上加难,而我又何苦自找没趣呢?

任她沉浸在自己的女神梦中吧,恕不奉陪!

8.

归根结底,其实也不能怪在美女头上,要说也只能说我这人尚且还有一些自知之明,且我还没有沦落到成为一个“舔狗”的程度。

我只是想和对方交流而已,既然无法交流,那这样美女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能,她的存在确实赏心悦目,秀色可餐,但这也只不过是停留在对美的欣赏而已,好感而已,尚且还没有到喜欢,到爱的程度。何况,人和情感又是那样复杂的存在,而且我也没有自信到能够让人一见钟情,或者就因为对方美而产生一见钟情的情愫。对于这一点,我还是保留自身相对客观和理性的看法。

第一印象虽好,但也仅仅如此而已。若是将此理解为因此我就需要奉承讨好对方,或是由此就产生一发不可收的情愫,或因此就情不自禁的爱上对方,想据为己有,想和对方在一起,想获得对方的认可或好感,这就有点天真了。

归根结底,美的外在对我而言确实有着不可小觊的诱惑力,但相应的,我也明白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本身,更值得交谈和喜欢。

9.

至于“祸水红颜”这样的观点,请原谅,我不敢苟同。

正如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中所论:“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不可否认,鲁迅的这段言论多少揭露出了某种真相。

但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想,先不论当下是男权社会与否,就女性而言,就个体而言,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大吗?或者说,这一切就是“美女”的罪过吗?若是这样,盛产美女的东方,该是怎样的一番盛况呢?

个人认为,这些“祸水红颜”之所以站得住脚,无疑这背后少不了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主观的,片面的,狭隘的,以及个体对美的认识,以及追求美的姿态息息相关。

如果不能正确的,客观的看待美的事物,如果追求美的方式和嫉妒、觊觎、欲望等等本身就是带有偏见的,所谓“心如果偏了,客观就没了”,美女同样如此。

所以,关于“祸水红颜”,我不喜欢美女,倒不是因为真的“红颜祸水”,而是在当下的环境,美女于我而言,因为我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美女的理解,从而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

从本质上讲,这一切和美女关联不大,无非我接触过的美女,那种距离感,生疏感,以及那种“先入为主”,不平等的基础让我不太舒服,且尚且还没有达到让我趋之若鹜着魔的地步。

是的,可能对方是别人眼中的女神,是美女,是幸运的恩宠,然而我更愿意我接触的是一个能够平视彼此,能够平心静气,能够享受美也能够正确看待美,且以合适的方式追求美的,一种具备独立人格,且相应的保留“自爱”本能的人。

因为,从一开始,每一个人就都值得一种肯定的爱,与美丑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