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2月7日,國家衛健委宣佈將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以外的16個地市。其中,江蘇對口支援的城市是湖北省黃石市。那麼,此次與江蘇組成“蘇黃CP”的黃石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歷史上曾有一個江蘇人與這裡淵源頗深,為什麼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黃石市”?一起來看……

黃石,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黃石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其得名與當地的黃石山、黃石磯有關。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即黃石磯也。”黃石,因其石色皆黃故名“黃石”。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說,三國時吳帝孫權曾在這裡造過刀劍,隋朝煬帝也在此鑄過錢。自古以來,享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美譽,尤其是當地大冶的銅、鐵等礦產更是名揚四海。據清康熙年間編修的《大冶縣誌》(大冶現為黃石所轄縣級市)稱:“銅綠山在縣城西五里,山色紫赤,每驟雨過時,有銅綠點綴土石之上,如雪花小豆,或雲古出銅之所。”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黃石仙島湖

黃石也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黃石地區因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引起重視,出現了中國第一家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大冶鐵礦),中國第二家水泥廠(湖北水泥廠).....說到江蘇與黃石的淵源,有一個江蘇人不得不提,這個人曾經在黃石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是盛宣懷。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01、“事事研求,匡時濟世” ——盛宣懷其人

盛宣懷,字杏蓀,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常州市)人,生於1844年11月(道光二十四年九月)。盛宣懷的祖父盛隆,做過浙江海寧州知府,父親盛康,為道光甲辰(1844年)進士,I860年前後,以布政使銜任湖北鹽法武昌道。在父親湖北為官這一時期,因為戰亂,盛宣懷赴湖北投奔父親,並在此居住五、六年之久。父親盛康在任上處理公務之時,盛宣懷常提出建議,其父“採其說以上,卒如所議行”。父親的薰陶和湖北的生活磨礪,初步奠定了盛宣懷後來經世致用的思想和實踐的基礎。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盛宣懷

盛宣懷於1866年回常州參加科舉考試,但並中秀才,此後三次的鄉試,均名落孫山,於是“遂絕意科舉”。1870年,盛宣懷在楊宗濂的推薦下入幕李鴻章,隨侍李鴻章左右。從此,盛宣懷便長期追隨李鴻章,成為其開展洋務運動,實力救國的的得力助手。之所以得到李鴻章的器重,既與其父與李鴻章為好友有關,更是因為盛宣懷在引進先進技術,興辦近代工商業為中心的洋務觀點與李鴻章相一致。

02“利自我興,篳路藍縷”——盛宣懷與大冶鐵礦

洋務運動中,在工業生產領域,最先興辦的是礦業。因為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輪船航運,當時都急需銅鉛鋼鐵等原料和煤炭資源。當然,開採煤礦,一方面是發展新興工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抵制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盛宣懷對此有著清醒認識。他說“各省現設船、炮等局及夫民間炊爨等用,需煤日多,與其購英美各國及日本之煤,不若採中土自產之煤,利自我興......”而黃石這個古礦冶之鄉引起了洋務派的重視。1875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密諭時任其幕僚的盛宣懷調查各地煤鐵礦藏,準備創辦鋼鐵工業。1877年,盛宣懷便聘英國礦師郭師敦(A .W.Croolston)勘察了湖北武漢至黃石港、當陽、歸州江北岸煤礦及大冶、武昌、興國的鐵礦,發現大冶鐵山儲量豐富,並最終選定黃石港東首吳王廟旁作為中國第一家新式鐵廠廠址,命名為湖北鐵廠。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盛宣懷在湖北開辦礦廠時,他思慮周密,措施得當:一方面,他重視西方先進技術利用,自學礦務開採理論知識,高薪聘請外國礦師礦務人才,培養自己礦業人;另一方面,他積極勘探、選址和開採。盛宣懷的指導思想是“先煤後鐵,以鐵為正宗。”在興濟探煤的同時,盛宣懷又派人到大冶勘探鐵礦。據載,1878年12月,他親自赴大冶勘查鐵礦,後來的冶煉證明,所勘探的大冶鐵礦為優質礦產。儘管後來由於官辦失敗,盛宣懷在湖北的煤鐵開採以失敗告終,但他在黃石等地進行礦產勘探的開創之功不可否認。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外國技術人員在漢陽鐵廠的合影

後來,張之洞為修築盧(盧溝橋)漢(漢口)鐵路,創辦鋼鐵工業。盛宣懷因在黃石創辦湖北鐵廠未成,便把原在大冶鐵山從民間購買的礦山交張之洞開辦。張之洞認為原選廠址地方少平地,後選擇漢陽大別山(龜山)作為新式鋼鐵廠廠址,為漢陽鐵廠。大冶黃石港雖在盛宣懷的建議下未被選上新式鋼鐵廠廠址,但其豐富的鐵礦和煤礦資源作為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和燃料受到了張之洞的重視。後來,張之洞引進德國設備、技術、工程技術人員,於1893年正式投入生產,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座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大冶鐵礦成為漢陽鐵廠的原料基地。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大治鐵礦露天採礦坑(現為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因為有了礦冶,在近代中國佔據了顯要地位。大冶鐵礦更是中國百年工業化進程中從洋務運動留存至今且仍在生產的唯一企業,僅從1890年至2000年的百餘年間,累計採出1.3億多噸鐵礦,併成為後來成立的漢冶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鋼鐵糧倉”。黃石市鐵山上有一個長2200米、深440米、被稱為“亞洲第一採坑”的大冶鐵礦露天採礦坑,見證著這座中國近代鐵礦開採的輝煌。

03“高瞻遠矚,堅忍到底” ——盛宣懷與漢冶萍公司的興衰

盛宣懷將自己購得的大冶鐵礦售予漢陽鐵廠後,一直關注鐵廠的發展。此時,淮系出身的他,因李鴻章受彈劾而遭連累,希望“捨去津海關道,別圖他項事業”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漢陽鐵廠

1894年,張之洞創建的漢陽鐵廠開工投產;1896年,因漢陽鐵廠生產不景氣,虧損嚴重,張之洞奏派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包括大冶鐵礦、江夏馬鞍山煤礦)。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後,招募商股,將官辦企業改為“官督商辦”,並改漢陽鐵廠為總廠,將大冶鐵礦隸屬總廠,接著便著手改造、擴充漢陽鐵廠。

他清醒地認識到,漢陽鐵廠的困境解決的關鍵在於謀銷路,且應該以鐵路用鋼作為主導:“中國本省槍炮廠各省製造廠所需鋼鐵,亦每年所用無多,現今議造各省鐵路,所需鋼軌及應用鋼鐵料件,系屬大宗”。這在當時確屬戰略性的高見。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漢陽鐵廠遺址

1908年,盛宣懷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併,成立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奠定了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基礎。大冶鐵礦是漢治萍公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世界矚目。

到辛亥革命前夕,這家公司配套設施齊全,企業遍佈鄂、贛、湘、皖、蘇、冀、遼等省,員工達7000多人,年產鋼近7萬噸、鐵礦50萬噸、煤60萬噸,集化鐵鍊鋼、煤鐵開採、焦炭煉燒、鐵路運輸於一體,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煤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成立,奠定了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基礎。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漢冶萍公司

盛宣懷在創辦漢冶萍公司中堅韌不拔的精神令人感佩,他曾在致漢冶萍公司股東函說:“唯念時局艱難,凡有血氣者不得不各認辦一份內之事,堅忍到底,以蕆厥役。”放在民族工業發展的格局中來說,漢冶萍公司的出現的確是中國現代工業值得大書特書的壯舉。張之洞稱湖北鐵廠是“創地球東半面未有之局”。盛宣懷說:“漢冶萍為東方傑出之一事,震動歐亞。”發源和歸屬於大冶又深深打上盛宣懷烙印的漢冶萍公司,改變了長江工業帶下游重工業薄弱的局面。抗戰時期,隨著大冶重工業的西遷,對長江上游西南重工業基地的形成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盛宣懷銅像

歷史的煙雲雖然淹沒了“漢冶萍”,但沒有淹沒人們對中國近代工業先驅們的懷念。早在2011年,黃石市就計劃修建盛宣懷紀念館,黃石市“漢冶萍”歷史專家、大冶鐵礦原礦志辦主任馬景源曾說過:“沒有盛宣懷,就沒有現在的黃石市。”

歷史沉浮,一個江蘇人曾經在黃石這座城市留下功績,造福一方。如今,江蘇人又來了,一定會與黃石攜手戰勝疫情!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江蘇省援黃石醫療支援隊 310 位隊員抵達黃石駐地

江蘇援黃石醫療支援隊310人已經奔赴黃石,開展對口支援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支援隊堪稱“超一流醫護天團”——由多位江蘇省管省屬醫院院領導親自上陣,他們不僅具有多年臨床重症搶救經驗的醫療專家,也有著豐富的醫院管理經驗。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給第五批江蘇援鄂醫療隊壯行時曾深情的說:“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衝鋒在前,這是崇高的使命,是心靈的呼喚!” 今天起,8000萬江蘇人對黃石有了特別的牽掛。我們盼望勝利的那一天!我們等待白衣天使凱旋!我們期待相見於石榴花和茉莉花盛開時。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一個人與一批人,江蘇與黃石跨越百年的深情厚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