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王峰的記憶方法簡介,學會你也可以成為腦王,其實很簡單

記憶自古以後就是人類一直探索的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問題。但是真正開始提出記憶力這個概念的是古希臘人,然後在西元2500年前提出記憶學這麼一個概念,後來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祖先在實踐中也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

記憶方法,但是直到17世紀才出現了以霍布斯、洛克、艾賓浩斯等為代表的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記憶進行系統的研究。

所總結出的一些方法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有些瞭解的,只是沒有把它們當作是一種記憶的方法:

1、循環記憶法
這是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將內容反覆去看加深印象直到記住為止。
但是這種循環也並不是無規律的,可以運用艾賓浩斯總結的記憶規律:

記完後在20分鐘的時候複習一次
1小時再複習一次(儘量短的時間內複習能夠鞏固的更多)
然後就是晚上可以複習一次
第二天早上再複習一次
後面隔一天再看一次就差不多了

人在睡覺前和醒來後這兩段時間是記憶的黃金時間。所以要記住的兩點是儘量短的時間內複習一兩次,利用好睡覺前後的時間。

2、多感官記憶
記得以前我的語文老師記憶力很好,她告訴我們記的時候大聲的讀出來能夠加強記憶,我試過了這種方法對我來說是管用的,但是也有聽人說過自己更適合默默地記憶(少數),以及我們以前記單詞聽說讀寫,其實是調動了我們的多感官幫助了我們加深記憶。

3、對比記憶
把屬於同一類或者相反的知識點放在一起記憶。這種方法大家或多或少的用過,但是一般人都沒有這種刻意總結的意識,所以大家以後記東西的時候可以注意下這點,特別是記單詞以及文科類的一些需要區分的內容有意識的去用用這種方法,可以畫些圖表來增強對比效果。

4、邏輯聯想法
這種方法跟對比法有部分的相似處。邏輯聯想就是針對記憶的內容展開與之相關的聯想。比如記一首詩可以去想寫這首詩的背景,詩人的近況,以及有沒別的詩人寫過類似情感的詩。或者記憶歷史事件的內容和意義的時候,意義肯定是根據事件的內容來總結的,所以可以針對事件的每一條內容去想它產生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一般人常用的記憶方法,後面人類發現光靠我們左腦的一些邏輯分析反覆記憶似乎還是不能滿足我們記憶的需要,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去研究記憶,使得記憶法開始傳播開來,英、美、日、俄逐漸成立記憶法的函授

學校

這種新的記憶方法主要是利用我們的右腦形象記憶,通過將我們要記憶的信息轉化成圖片信息儲存在我們的右腦裡,而右腦儲存信息的能力是我們左腦的100萬倍,可以容下我們想記憶的任何信息,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使得記憶的效率大大提高,讓記憶脫離了傳統的枯燥無味。

主要有以下方法:
1、諧音法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有時候將碰到的信息一諧音話就會變成有趣的內容,這在我們記憶數字、單詞、詞語、古詩詞的時候應該都有體會。數字8137可以諧音成“不要生氣”,bamboo的讀音有點像“本部”,可以想象大學本部裡種了很多竹子的畫面(不建議用這種方法記單詞,後面會講多種方法),人名莊婉顏可以諧音成“裝碗鹽”去記,弟子規裡有“首孝悌,次謹信”可以諧音成“收小弟,吃盡興”(不推薦大量使用此法背誦)

2、提取關鍵字法
將多條信息的關鍵字詞提取出來,編成一句順口溜,我們中學的時候有用它背過化學元素,背詩詞的時候也可以把每句的首字提取出來組成口訣提示我們背誦,比如周總理記省份就是用的這個方法“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陝,海內臺北上重天,香港澳門和臺灣。

3、故事法
將要記憶的信息編成一個小故事,適用於信息量不多的時候,越是荒唐的故事,就越容易記住。

比如記憶:
爆米花、圖書館、狼狗、書包、大樹
太陽、石頭、救護車、方便麵、電視
牙籤、餐巾紙、電話、火警、行李
這15個詞怎麼能夠記住這些詞及順序呢?

好幾年以前,我是按照這樣的“故事”記憶的:“我吃著爆米花去了圖書館。路上碰到了一隻狼狗追我,我就跑。跑的過程中書包丟了。狼狗還追我,我就爬到大樹上去了。上了大樹以後呢,太陽太曬,我被曬昏了,從樹上掉了下來,掉到一塊石頭上。然後就來了個救護車把我送到醫院去了。在醫院,我一邊等待治療,一邊吃方便麵。吃完方便麵就看電視。看電視時拿出牙籤剔牙,然後用餐巾紙擦嘴。突然接到電話,說發生火警,於是提起行李就跑去救火。”

許多年過去了,我現在仍然能夠把這15個詞背出來,而且順著、倒著都不會錯”,這種方法適合來背些常識類的信息。

4、連鎖法
這種方法跟故事法最大的不同是不用將所有的信息量融入一個故事裡,只需要將前後兩條信息聯繫在一起

比如五四運動的意義:
第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英勇鬥爭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鬥爭意志。
第二,五四運動又是一場偉大的文化運動和思相思想解放運動,它把新文化運動推向了以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主流的新時期,同時開創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階段。
第三,在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臺。
第四,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主義革命的序幕。

記憶的時候可以用連鎖法:
五四青年組織了一場文化和思想解放運動(第二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反帝反封建(第一條),推翻後才使得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進而揭開了主義的序幕。通過上面這個例子會發現連鎖法只要求兩兩相關聯,這種方法比故事法簡單,缺點是一旦中間有一環斷了後面可能就都不記得了。

5、地點定樁法
就是利用腦海裡已經記憶的那些環境裡的物體來幫助我們記憶,關於這種方法的名字有很多,比如地點法、抽屜法、格子法、空間記憶法、記憶宮殿法。

中世紀的時候印刷術還不流行,當時的知識很寶貴,那麼就有人想到用記憶宮殿來記載知識,一間宮殿有很多房屋房屋裡有很多小櫃子,每個櫃子都能儲存一條或者幾條知識點,那一間宮殿裡的櫃子數量相當龐大可以記得東西也就很多了。我本身用的就是類似於記憶宮殿的方法去參加比賽的。

最強大腦王峰的記憶方法簡介,學會你也可以成為腦王,其實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