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在生活中,有些事我們只是知道,並沒有深入瞭解或根本不想了解,秉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直到有一天,當這些事直接擺在你面前的時候,就不再淡定了,你不得不去思考事件的來龍去脈,腦海裡諸多的疑問也不再隱藏。

美國為什麼是中國孤兒最大的海外收養國?收養的兒童中為啥基本都為女孩?美國人為什麼心甘情願收養殘疾兒童?美國人收養中國孤兒的流程是怎樣的?作為養父養母的他們擔心孩子有一天會離開嗎?

收養中國孤兒的名人很多,不乏世界首富貝佐斯、著名好萊塢明星梅格·瑞恩、前駐華大使洪博培等等。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前駐華大使與養女楊樂意

我普遍使用了中國孤兒來描述事件本身,因為使用中國棄嬰不恰當,且令我不安和難過,即便我知道這樣的例子確實不少。

“朵朵”是來自河南洛陽福利院的女孩,5歲,右腿略微有些殘疾,但不嚴重。從知道她被收養和見到她有長達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的妻子成了這個家庭的中文老師,覺一些日常簡單的用語,便於瞭解養女的需求;在2016年9月為養女舉辦Baby shower(準媽媽)派對,Stacy已經準備好了做一個新媽媽,因為在10月份夫妻二人將啟程去洛陽接朵朵回家;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張朵朵最新的照片,整理出來裝飾到朵朵的房間。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帶著愛和期待,愛她期待她成為家裡的一員,情感的累積已經變成深深的思念,愈來愈深......。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朵朵的養母

這是一個六口之家,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而且最小的男孩是從關島收養的,大女兒已經在上高中,並且已經兼職工作。居住在緬因州,世代以捕撈龍蝦為生,捕撈的龍蝦出口到加拿大,然後再轉往中國,對於這個家族來說是個好生意,當然也異常辛苦。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剛到美國半個月的朵朵

隨著小朵朵的到來,這個家庭升級為七口之家,加入了新成員,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了新的希望,從每個人臉上看到了滿滿的愛和十足的幸福。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11歲的姐姐抱著朵朵

朵朵的養母Stacy是一個專職母親,身材略顯發福,負責照料五個孩子的生活。很明顯朵朵又給她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工作,而且朵朵右腿的矯正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文課也是匆匆的來又匆匆的離開,一刻也不敢耽擱,看著她開著雪佛蘭大卡車呼嘯著離開,我知道下一個任務近在眼前,這是一個很偉大而平凡的母親,人間的大愛精神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Stacy私下裡告訴我的妻子,她其實還想自己生,生了三個之後,自己真有點生不動了,那還喜歡孩子怎麼辦?收養無非是最省力的辦法,既能達到心願又能做些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這話裡話外其實透露的是一種平等,收養的和自己生的沒有區別,對每個生命都要負責,負責給予足夠的愛和供養。另外,我想說的是“生不容易養就真的很容易嗎?”特別是這樣一個殘疾女孩。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朵朵和我的女兒

前駐華大使洪博培這樣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孩子是最重要的,比公司的工作還重要,楊樂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變化,我們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做美國駐中國大使。”

美國家庭認為孩子是上帝給予人類的最寶貴的禮物,是神聖純潔的化身,將孩子這樣的天使撫養長大也是一種神聖義務,最後孩子將歸於這個國家,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所以小孩到了18歲之後就可以獨立,搬出家庭居住。

這或許能夠解答我的疑問,是啊!孩子生下來就屬於世界的,有能力的家庭只是為這個世界奉獻一點愛心承擔一點責任,不管是疾病還是健康,不管她來自哪裡,也不管她將來去到哪裡。

美國收養家庭特別喜歡和重視中國文化,也鼓勵孩子多學習中國文化,孩子的根在中國,而且尊重和鼓勵孩子回國尋親,只要孩子有意願。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朵朵過春節

在美國,隨處可見亞洲面孔的兒童和青少年,確實大部分是被收養的,美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兒童數量高達10萬之多,基本上每個社區都會有,所以已經不足為奇。

在眾多國家中只有在中國收養兒童的費用是最低的,2000美金以下的費用;手續也相對簡單,只是通過本國的兒童收養中心作出收養申請,通過以後就是兩個國家組織間的溝通了;時間也是最短的,基本一年多時間即可收養成功。而其它國家手續繁雜,時間長,費用高,就連美國本地也是如此,至少要幾萬美金,而且要花費數年時間。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第一次真正見面

曾經和我的英文老師聊天,談起收養兒童問題,我發現外國友人比我更加了解實情,或許是我特意迴避我不想談的事情,為什麼大部分被收養的兒童都是女孩?是的,不就是重男輕女嗎!中國從實行計劃生育開始,更多的女孩被成為“孤兒”,只為了再生一個能夠傳宗接代的男孩。

這也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人文現象,一種陳舊觀念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只要有男孩才能昂首挺胸做人。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夫妻二人在中國

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可以改變和正在改變的是我們當下的生活,讓每個家庭都不再貧窮,讓每個貧窮都得到關愛,讓每個孤兒都有歸宿,讓每個孤兒都得到雙倍的呵護,讓每個有能力的家庭都能夠為國家為世界貢獻一份力量,讓世界的角角落落都充滿愛。

走進美國,零距離接觸一個收養家庭,洛陽孤兒“朵朵”改變了命運

朵朵與小朋友們

朵朵是不幸的,又是萬幸的,不是每個福利院的孤兒都有這個機會。

經過多次接觸觀察到朵朵是一個很開朗的女孩,特別愛笑,變化也非常大,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滿嘴跑英文。也非常懂禮貌,桌子上擺的水果不是隨便吃的,她要問媽媽:“我可以吃個香蕉嗎?”媽媽同意了,她才可以拿一根。

這些小細節被我們看到眼裡,異國家庭環境正在改變著這個女孩,從她臉上看到了真正的快樂,我們作為朋友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個家庭的和諧幸福,也為朵朵這個開朗快樂的女孩感到高興。

已經有三年時間沒見到朵朵了,一定是長大了許多,中文大概已經徹底忘記了,但請別忘記你的祖國,你的親生父母在中國,他們心裡一定有個位置屬於你,理解她們的難處,好好長大。

除了祝福,還是祝福,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請關注和點贊,給一個生活記錄者一點支持和鼓勵,我會持續輸出我們的一些真實經歷和感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