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

中山


中山市-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


一、城市概況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距廣州86公里)和佛山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東南至澳門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地處北緯22°11′~22°46′,東經113°09′~113°46′。

中山市是廣東省轄地級市,下設24個鎮區,全市陸域總面積1800.14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176平方公里(全市海域在東部,海岸線長27km;海島9個,其中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8個,現圍剩4個海島),年平均溫度22oC,2011年末中山市(域)總人口為314.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50.73萬人,暫住人口163.50萬人。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又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

中山市是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近年來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先後建成了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民營科技園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園區,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以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產品結構,有樂百氏飲料、耶魯固力門鎖、凱達精細化工、華帝燃氣具、嘉華電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工業品牌。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閒服、大涌紅木傢俱、南頭空調、黃圃食品等區域特色經濟蓬勃發展,產品在全國佔有較大的市場分額。全球500強在中山辦了20多家企業,2011年全市實現地方生產總值(GDP)2190.82億元,工業總產值6314.66億元。

中山市的投資環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全市現有公路通車裡程1067公里,形成了以國道和幹線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90公里半徑範圍內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大機場;鐵路運輸經由廣州通達全國各地。目前,隨著神灣港的開通,中山已形成東有中山港、南有神灣港、北有小欖港的“品”字形碼頭佈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更是躋身全國十強、世界百強,從中山港往香港航程僅需75分鐘。中山供水供電充足,並初步建成以城區為樞紐,貫通各鎮區、大中型企業的寬帶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二、歷史沿革

中山史稱香山,其城市的發展歷經變遷。

(1)滄海桑田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土著古越族人在香山島上漁獵和居住。其時的香山島(今石岐以南、澳門以北的丘陵地帶)為古伶仃洋上的孤島。

數千年來,隨著珠江口不斷向伶仃洋推進,香山島周圍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滄海桑田在這裡不斷演繹、變化,逐漸形成大片沙田和密佈的水網。黃圃鎮的海蝕遺址是其最好的印證。

(2)古代城鎮的發展

唐宋時期設軍鎮——香山鎮。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香山縣,其範圍包括今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域及南海、番禺、東莞、新會的部分海島,隸屬廣州。縣城設於石岐山(今稱煙墩山)以東 (今石岐孫文中路西段、民生北路、拱辰路一帶),並築土城牆,因“布鐵沙於地以地築城”而稱鐵城(摘自《香山縣誌》)。該城牆周長四百五十丈,設四城門。這是香山最早建設的城池,沿用至明朝初期,後經幾次向外擴展。

至清代,香山的地理環境進一步變化,主要島嶼逐漸與大陸連結起來,並與順德、南海縣相接,使孤懸大海的島縣變成珠江三角洲肥沃之區。至清嘉慶年間,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與南海、番禺、順德、東莞等同列大縣。

(3)近現代城鎮的發展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為表紀念,將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自1921年至1932年,拆除部分城牆修建馬路,城鎮規模得到一定擴展。民國時期,中山縣的經濟得到一定發展,為國家一等縣。

1949年10月30日,中山縣解放,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展至4平方公里。1961年,珠海獨立設縣。中山縣縣域面積調整為1800.14平方公里。

改革開放後,中山發展迅速。1982年,中山縣被國家列為全國富縣之一。

1983年12月中山撤縣設市(縣級)。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1989年,中山被國家列為首批36個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三、歷史文化價值

1、中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山古稱香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並以其名字命名。香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自漢唐以來便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尤其是明清時期,原屬香山的澳門被葡萄牙人租住後,澳門迅速成為國際貿易的中轉站,同時香山也成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中山是珠江縱隊的重要革命根據地

在近代的歷史上,中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五桂山作為珠江縱隊的重要根據地,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期間,一直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山人民開展革命鬥爭的指揮部。保存完好的古氏宗祠見證了這一段光輝的歷史。

3、中山見證了改革開放深化發展的重要歷史事件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亟需進一步深入,卻遭遇重重阻力。1984年1月,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臨南方視察。在中山的羅三妹山,他對我國的改革開放發出了“不走回頭路”的最強音,堅定不移地推進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4、中山是中國現代化的示範區和改革開放的實驗田

民國時期,中山作為模範縣,設立了義務教育實驗區,創辦官民結合的企業、銀行,建設中山港無稅口岸、公立醫院和戒毒所等,為國家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改革開放時期,中山在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探索和嘗試都走在全國前列,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0世紀80年代初,中山乘改革開放的春風,建成了第一個中外合作酒店——中山溫泉賓館、中國大陸第一個高爾夫球場——溫泉高爾夫球場,這是改革開放初期吸收和利用外資的成功範例。改革開放為中山帶來經濟騰飛,也為歷史文化保護奠定基礎。

四、地方特色

中山作為嶺南邊陲的城市,由5000年前古伶仃洋上的孤島通過沖積沉澱沿革演變成今天陸域總面積達1800.14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達176平方公里的中山市域,它獨特的地緣,中西文化碰撞下形成的歷史文化,山、水、海、沙、田等特色環境因素打造的地理、地貌,成就了中山人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在長期的發展中創造了絢麗多彩、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它展現著典型的嶺南文化特徵,多元文化相容相匯、積澱深厚,文化遺產彌足珍貴。

中山的地方特色文化豐富多彩,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鹹水歌、客家山歌、鶴歌、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鹹水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坦洲鎮等大沙田區。中山舞龍分為木龍、火龍、金龍、沙龍、草龍、板龍、雲龍8個種類。中山市花為菊花。民間流行的活動豐富多樣,如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獅子舞、龍燈舞、鳳舞、鯉魚舞,以及起灣金龍、三鄉民謠、三鄉木偶、沙崗墟傳統商貿習俗、鳳舞、雲漢三月三、大王誕等。

五、重要文物

2011年,中山市進行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共普查並公佈不可移動文物558處,其中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5處(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中山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中山市的不可移動文物保存狀況如下:

1、不可移動文物類型豐富,價值較高。中山市的不可移動文物類型豐富,主要有祠堂、橋涵碼頭、宅第民居、寺觀塔幢、牌坊影壁等類別,其中以壇廟祠堂類為主。這些不可以移動文物體現了當時當地建築風格和技術水平,且大多保留富有嶺南特色的石雕、木雕、磚雕、灰塑、壁畫等裝飾,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2、石刻資源豐富,但多已流散,亟待保護。中山市的石刻除少數摩崖石刻外,多為散落在各處的碑刻和石雕構件,如禁菸賭碑刻,香山縣公署佈告碑刻等。

3、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類別豐富,主要為華僑建築。中山市的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包括典型風格建築或構築物、名人故(舊)居、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名人墓、文化教育建築及附屬物等多種類別,其中以典型風格建築或構築物為主,其主要為華僑建築,是近代建築轉型的主要體現者。在這些華僑建築中,又以附帶碉樓的僑房佔大多數。他們絕大多數為華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回鄉所興建,是中山市華僑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六、歷史建築

2016年,中山市公佈了389處歷史建築。從空間分佈來看,歷史建築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南朗鎮和火炬開發區,其中又以典型傳統民居居多,火炬開發區的歷史建築多以碉樓形式存在,城區多為民國風格的騎樓,南朗多為嶺南傳統風格民居,建築質量雖不突出,但建築連片存在,規模性較好,形成嶺南傳統的空間格局。

七、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中山市共有3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40多個重點項目,已經普查整理了30多項歷史悠久、文化含量較高、具有較好傳承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現有登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項目共30個,已列入國家級的有6項,廣東省級的有13項,中山市級的有11項。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如下:

1、結構分佈特點

中山市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呈現多姿多彩的生存樣貌,受地緣的影響,加上中西文化碰撞的影響深遠,全市的人文、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呈現多樣的發展類型。在非物質遺產的結構分類中,全市的非物質遺產項目大多為民族語言類、民間音樂、民間傳統體育類、舞蹈類、歲時節令類和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而傳統戲曲、民間美術、民間文學類的項目不多,小部分項目由於缺乏傳承人或生存環境的改變,已經失傳或瀕臨失傳。

2、地域分佈特點

按地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分類,中山市的非遺項目受到人們生產勞動的影響,大部分生存於鄉鎮地區,保持著自己個性化生活方式,地處山區的鎮鄉村落,如面山而居五桂山周邊鎮區、和臨水而居的坦洲鎮、黃圃鎮等,非遺項目相對較多,獨具特色,而歷史城區中分佈較少。

生存狀況相對較好的大多處在歷史城區附近的沙溪鎮、火炬開發區等地,如鶴舞、隆都四月八、東鄉民歌等,而市區南部和北部的沙田地區、中部的五桂山地區的非遺項目如鹹水歌、黃圃飄色、白口蓮山歌等也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八、歷史文化街區

1、孫文西曆史文化街區

孫文西曆史文化街區整體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國初年建築群體和城市格局以及與中山商業、革命、文化等歷史名人相關的重要建築,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是商業文化和華僑文化的集中體現。孫文西曆史文化街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保存完好程度為80%以上,保留了歷史街區的整體空間格局、風貌和街巷肌理,富有鄉土氣息,自然環境良好;歷史建築類型和建築裝飾藝術類型豐富;同時保留下民俗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活動的遺蹟及故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2、從善坊歷史文化街區

從善坊歷史文化街區主要體現了中山市的華僑文化和傳統居民的生活文化。街區內完整保留的中西結合的建築群體、民國初期的街巷格局、其樂融融的生活氛圍,對研究中山市華僑文化對民居生活的影響具有重要參考作用。目前,街區的歷史建築和歷史傳統風貌建築保存完好程度為90—100%,保留了歷史的整體空間格局、風貌和街巷肌理,富有鄉土氣息;歷史建築裝飾藝術類型豐富,保留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3、西山寺歷史文化街區

西山寺歷史文化街區整體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國初年建築群體和城市格局以及與中山商業、革命、文化等歷史名人相關的重要建(構)築物,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目前,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保存完好程度為90-100%,保留了歷史的整體空間格局、風貌和街巷肌理,富有鄉土氣息;自然環境良好;歷史建築類型和建築裝飾藝術類型豐富;同時保留下民俗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活動的遺蹟及故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4、沙湧歷史文化街區

沙湧歷史文化街區主要形成於清末民初,其整體格局採用的“魚骨型”佈局方式,現保留著完整的居住建築群和傳統格局的街巷空間,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在建築特色上多運用了“中西結合”、“外洋內中”的建築手法,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建築景觀。目前街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保存完好程度為90~100%,保留了歷史的整體空間格局、風貌和街巷肌理,富有鄉土氣息;歷史建築裝飾藝術類型豐富;同時保留了許多民俗文化遺產。總而言之,沙湧歷史文化街區對研究中山市的華僑文化、商業文化的溯源和傳統居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