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國亮
澤州縣晉廟鋪鎮攔車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其村名的由來和演變,亦頗有可說可道之處。
(一) 始名“琅車”
人們大都知道攔車村的村名,來源於“孔子回車”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攔車在更早的宋、金、元時期,並不叫攔車,而是另有其名,叫作“琅車”。
“琅車”之名最早出現在一首古詩中。這首詩是宋慶曆8年,即公元1048年,河東轉運使王達上過澤州在星軺驛所題,由一個名叫盧覬的進士書寫上石,立於星軺驛的內牆之上。詩題即為《宿琅車寄一二知已》。全詩如下:
東南重疊憩星軺,
霜雪隨年入鬢毛。
去日不知三路重,
回時便覺太行高。
登山臨水離魂斷,
鑠石流金暑氣豪。
滿眼風波君莫問,
一齊分付與香醪。
詩題中的“琅車”即為攔車村早先的地名。“琅”讀作láng。本義為似玉的美石,用以形容華美如玉。“琅車”,即為裝飾華美的車子。南北朝時期,周武帝敕纂目前所知最早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中有:“八皇老人時乘廣琅之車,把鳳羽之節,登華便之山,入大老之室。”宋代李昉等奉敕編纂的《太平御覽》亦云:“大老之室在上清,八皇老君乘廣琅車而入。’”可見“琅車”是一個高雅美好的帶著仙氣名字。詩中的“星軺”為此地驛站的名稱。“星軺”是指使者所乘的車子,亦借指使者。可以看到“琅車”與“星軺”這兩者之間真還有著一定的關聯。
宋神宗熙寧五年,即公元1072年,一個叫成尋的日本僧人,來到中國參拜五臺山,路過澤州,夜宿於星軺驛,將王達上這首詩完整記錄下來。後來通過他的著作《參天臺五臺山記》流傳下來,成為迄今發現的有關“琅車”的最早文字記載。
成尋當時還仔細記下了在當地所見的景觀:“此驛店家見駱駝六疋,背上有鞍肉,前後二,各高一尺,皆有長毛。足如牛,頸如鹿,頭似馬,鼻如牛付繩,尾如豬似馬。高六七尺,長七八尺或一丈。六頭大小不同。”這是成尋第一次見駱駝,感到非常驚奇,於是作了詳盡的文字描述。於此我們可以知道,在北宋時期,駱駝已是太行山道上重要的運輸工具之一。
成尋還寫道:“太行山有群羊,三處。或五千,或三千,或一千,云云。官家御領云云。”由此可知,當時晉廟鋪一帶牧羊業發達的盛況。
今年2月間,在晉城市區南部的白水河兩岸,新發現了17 方墓誌。這個地方曾是宋代澤州官方創辦的安葬貧困無依或無主死者的社會救助機構——漏澤園。據晉城博物館安建峰撰寫的《山西晉城新發現宋代漏澤園墓誌考論》,其中一方墓誌記載:“甲子,叄拾叄字號,琅車鎮店戶送到崔二哥屍首,無父母兄弟妻男住止(址)去處。政和四年十一月廿一日葬訖。”
宋政和四年,即公元1114年。該墓誌中有一個關鍵性的文字“琅車鎮”。他不僅再次印證了攔車原先叫琅車,而且表明此時的琅車為鎮的建制。
另據清代徐松所輯《宋會要輯稿·鹽法五》:“澤州在城二千七百九十七貫一百一十五文,陽城縣八百九十七貫五百一十四文,沁水縣六百八十七貫五百一十五文,端氏縣九百一十六貫七百八十六文,高平縣二千三百九十一貫七百八十六文,陵川縣六百六十九貫九百四十六文,琅車鎮二百三十貫九十一文,周村三百四十八貫四十三文。”可知琅車鎮當時為與縣並列的行政區劃建置。古代鹽的派額是按人口數量來確定的。按此,當時琅車鎮人口約為高平縣的十之一,為陵川的三分之一強,周村鎮的三分之二。為澤州經濟商貿重鎮。
琅車鎮因其居太行絕頂,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所重。人稱晉南屏翰、太行軍事重鎮。宋金之戰,多次提及琅車。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東西兩路大舉攻宋。第二年,即靖康元年(1126)1月,金軍東路軍南下,渡過黃河,直抵北宋東京開封城。宋欽宗求和,賠款割地。割讓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三鎮。金東路軍撤軍北歸。而此時西路軍在主帥尼堪(亦作粘罕)的率領下,也先後佔領朔州,攻克代州,圍困太原,攻下威勝軍(今山西沁縣)、隆德府(今長治市),來到澤州, 因“聞其有備,不敢逼城”。這是宋朝君臣沒有料到的。
抗金名臣李綱在其《靖康傳信錄》中說 :“初不虞尼堪之來也。尼堪之師雖來,聞既和,亦當自退,必無復渡河之理。”但為防萬一,還是有所防備,主要措施就是守扼琅車:“又太行琅車之險,已遣統制官郝懷將兵三萬,屯河陽,控扼險道,決無他慮。”
李綱在一份奏摺中亦云:“令威勝、澤潞嚴為守備,於琅車、天井關諸處,差兵防守把截去訖。”宋代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亦載“……金人入南北關陷隆德府,至是澤州言尼堪次高平。朝廷命統制官郝懷將兵二萬屯河陽,扼太行琅車之險”。
琅車鎮軍事意義的重要不言而喻。
(二)訛為“狼車”
由於琅、狼二字讀音相同,同為láng 。人們聽到琅車這一地名,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兇殘的動物“狼”。於是“琅車”被訛為“狼車”。使人想到的是野狼出沒、狼煙四起。
北宋末年,已經常有人將“琅車”寫作“狼車”。宋金交戰之際,御史中丞許翰曾上書言:“今我控扼狼車,而大兵渡河,號十萬眾。此足以震敵人之心而增諸鎮之氣。欲戰則可以及事,欲和則易與之講……”
南宋史學家徐夢莘著《三朝北盟會編》,也曾引用陶宣幹《河東逢虜記》:“餘十月初六日早辭晚宿狼車,即發牒遣介往隆德府,請姚李二漕理會錢糧。初九日晚至澤州城外馬鋪安下。”文中亦將“琅車”寫作“狼車”。
也許是“狼車”,更能表現戰爭的烽煙或形勢的險要,其後,“狼車”的地名,在元、明、清各個時期均有人使用,尤其在詩詞中常見。
比如,元代詩人王惲《山行雜詩》詩:
入雲蒼嶺望中賒,
石逕蜿蜒走白蛇。
見說碧峰爭秀麗,
不愁車馬下狼車。
明代嘉靖年間禮部尚書襄垣人劉龍有詩《狼車村謁孔廟》:
孔轍曾聞返太行,
周流原未到吾鄉。
犢誅早已聞河上,
鼠立空傳在道傍。
賴有山河雄表裡,
更憑風俗擅虞唐。
今逢四海同文日,
古廟丹青自夕陽。
有人甚至將星軺驛,亦稱作“狼車驛”。明末清初吏部左侍郎、江西新建人熊文舉即有《狼車驛》一詩:
深窗無定響悲風,
古驛霜花歷亂中。
萬里馳驅吾獨老,
此生孤寂與誰同。
摩挲舊事尋碑碣,
商略新愁又鼓鍾。
誰謂太行親舍近,
明朝驅馬又西東。
時至今日,當地的許多人,乃說琅(狼)車,而不是攔(lán)車。
而在正式的官方史料中,“琅車鎮”或為“星軺鎮”所替代。
北宋歷史地理名著《元豐九域志》載:“澤州:晉城縣有星軺鎮。”該書成書於宋元豐三年(1080年),書成之後又經多次修訂,最終所反映的政區基本為元豐八年(1085年)之制。
《金史》亦載:“(晉城)鎮二:周村、巴公。舊又置星軺鎮。”金代澤州狀元李俊民曾撰有《故王公輔之墓誌銘》,記載金代有一個叫王翼的名醫,先世為河中府人(今山西永濟蒲州鎮),他的祖父遷到晉城王城裡,他的父親又由王城裡遷到星軺鎮。證實了《金史》的記載。
星軺鎮的設置一直延續到明代。明成化《山西通志》載:“星軺驛屬澤州,在城南六十里星軺鎮。”
(三)附會“攔車”
明初,朱元璋推行裡甲制,在今攔車一帶設置了星軺裡。星軺裡所轄,包括原星軺鎮等在內的十多個村莊。現存晉廟鋪鎮大山河村一塊大明嘉靖41年(公元1562年)《重修東山聖母庵碑》載:“而澤之南,有邑曰三腳河,乃澤治扶風鄉感義都星軺裡之支邑杳社也。”佐證了星軺裡之建置。
或因“星軺裡”與“星軺鎮”名字相重,約在明成化至嘉靖年間,星軺鎮改為了攔車鎮。
星軺裡之設一直延續到清代末期。據《鳳臺縣續志》,星軺裡下轄13莊,分別為:攔車鎮、草底鋪、黑石嶺、油房頭、鐵圈、山尖、張虎街、洞掌、夾泉、吳家河、小口、大口、艾家掌。
之所以改名為攔車,或因原“琅車”之名不傳,而“狼車”之名不雅。於是人們根據“小兒難孔子”和“孔子回車”的傳說,改名為與“狼車”發音相近的“攔車”。
“小兒難孔子”的故事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是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貴虛尚玄,《列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他對孔子似乎不太認可。在《湯問》篇中講了一個“兩小兒辯日”的故事: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但在此故事中並沒有出現小兒的名字。孔子回車故事中的神童項橐的名字,最早出現於西漢文學家劉向所編的《戰國策》。其中的一篇《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引用秦國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的話說:“夫項橐生七歲為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這是關於神童項橐最早的資料記載。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史記》在《樗裡子甘茂列傳》中亦有同樣的記載。但都只說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並沒有講到其中的故事。
由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開始,再加上項橐七歲為孔子師的記載,於是小兒難孔子的故事在民間廣泛傳播,並不斷演繹,推陳出新。唐代以前,已有多種民間文學故事流傳。大約到了初唐時期,已由口頭文學進而形成文本,這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孔子項橐相問書》:
“昔者夫子東遊,行止荊山之下,路逢三個小兒。二小兒作戲,一小兒不作戲。夫子怪而問曰:‘何不戲乎?’小兒答曰:‘大戲相煞,小戲相傷,戲而無功,衣破裡空。相隨擲石,不如歸舂。上至父母,下至兄弟,只欲不報,恐受無禮。善思此事,是以不戲,何謂怪乎?’”
這開頭的一段,可以明顯看出,與兩小兒辯日如出一轍,只不過將兩小兒變成了三小兒。
接下來就是與攔車有關的故事:
“項橐有相,隨擁土作城,在內而座。夫子語小孩曰:‘何不避車?’小兒答曰:‘昔聞聖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從古昔今,只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夫子當時無言而對,遂乃車避城下道。”
但孔子並不甘心敗於小兒,於是有了以下的問答:
夫子問小兒:“汝知何山無石?何水無魚?何門無關?何車無輪?何牛無犢?何馬無駒?何刀無環?何火無煙?何人無婦?何女無夫?何日不足?何日有餘?何雄無雌?何樹無枝?何城無使?何人無字?”
小兒答曰:“土山無石、井水無魚、空門無關、譽車無輪、泥牛無犢、木馬無駒、斫刀無環、螢火無煙、仙人無婦、玉女無夫、冬日不足、夏日有餘、孤雄無雌、枯樹無枝、空城無使、小兒無字。”
夫子見難不住小兒,又使一招。曰:“吾車中有雙陸局,共汝博戲如何?”
小兒答曰:“吾不博戲也。天子好博,風雨無期;諸侯好博,國事不齊;吏人好博,文案稽遲;農人好博,耕種失時;學生好博,忘讀詩書;小兒好博,笞撻及之。此是無用之事,何用學之。”
這個故事廣為流傳,並有多種版本,甚至傳到越南。敦煌莫高窟至少保存有17種寫本,其中包括3種藏文寫本。越南古籍中,也保存有3種寫本。
而在太行上,與攔車相鄰的天井關,在東漢時期即建有祭祀孔子的孔廟。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逐漸將孔廟與“孔子回車”的傳說結合起來。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引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天井關孔廟碑記雲:“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犢,遂旋車而返。及其後也,晉人思之,於太行嶺南為之立廟,蓋往時回轅處也。”
隨即,酈道元又回轅之說進行了反駁:“餘按諸子書及史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嘆曰:丘之不濟,命也。夫是非太行回轅之言也。”但孔子回車的故事還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宋代進士崔鶠《在題天井關夫子回轍跡》詩中雲:“君不見太行山頭千歲石,石上車轍深一尺。”
無論天井關孔子回轍傳說的真偽。但因有了這個傳說,再加上項橐等小兒作城攔車的傳說,於是有了攔車之地名。
明嘉靖間澤州知州陳棐在《先師孔子回車廟解》一文中雲:“於攔車之名果俗因回車之妄附會之,而狼車則又攔車流訛也。今直名天井可矣。攔車、狼車之名宜盡革削以絕謬傳。”儘管陳棐文中所說“狼車則又攔車流訛也”與事實不符,但說“攔車之名果俗因回車之妄附會之”卻是有道理的。清人高懋功在其《雲中紀程》一書中亦云:“其名攔車者,俗因回車之妄而傅會之也。”
攔車之名即由此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本院鏈接:
閱讀更多 地名眾yi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