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元不是由美國政府發行

其實在1900年之前,全世界各國的政府基本上都是不掌握貨幣發行權的,那個時候有“

金本位”、“銀本位”等等貨幣體系,大家只認黃金和白銀。

總的來說,在1900年之前的世界中,真正能稱得上貨幣的基本就是黃金和白銀,在更久遠的歷史中,就是銅幣了。

這主要取決於這些貴金屬的稀缺性,據說在拿破崙時代鋁比黃金還貴,所以理論上也是可以當貨幣使用的,只不過後來鋁變得越來越便宜,還是不如黃金保值。

為什麼美元不是由美國政府發行


這也就意味著,黃金才是當時那個時代的主流,甭管你是金幣還是金塊,只要是黃金,就能獲得大家的認可,生意也就有的談,所以在那個年代,各國君主都信奉“黃金主義”,所謂手中有黃金,遇事總不慌。假如你印一張紙,那就沒人承認了,就算你在紙上寫“1000”,但這又能代表什麼?所以在那個時候,所謂的紙幣,並不是貨幣,只是一種“信用憑證”,比如說英國人弄了一張紙,上面寫上1000,雖然紙的成本只有0.0001,但為什麼還會有人用?因為如果有人拿著這張寫著1000的英國紙,他可以到大英帝國的銀行中直接換出1000單位的黃金,所以這是一種信用象徵,而不是因為這張紙成本是1000單位的黃金,這是以大英帝國的信用來抵押的。

因此,那個時候的各國政府,想要大筆撈錢,最佳的辦法是什麼?就是發債,這基本上是名目眾多了,最著名的就是“

戰爭國債”。舉個例子說,假如法國國王弄一張紙,上面寫上1000,需要大家用1000單位的黃金來換這一張寫著1000的法國紙,法國國王承諾,戰爭打完後,大家手裡這張寫著1000的法國紙,能夠換來2000單位的黃金,直接賺一倍。最後法國國王印了100萬張,換來了1000000 * 1000單位的黃金,然後拿著這筆錢招兵買馬造裝備。但是仗打輸了,大家蜂擁而至找國王兌換2000單位的黃金,國王被逼無奈的跑路了。

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國王有能力發債,但是沒能力印黃金,黃金數量是有限的,是稀缺的,如果國王可以隨隨便便的把黃金印出來,那國王自然也就不用跑路了。這也說明了那個時代,財政問題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主要就是貨幣發行權掌握在大自然手裡,而不是政府手裡,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黃金,那就運作不下去了。因此,在19世紀之前,歐洲人迷信“鍊金術”,希望可以把黃金造出來,結果黃金沒造出來,卻把化學工業給造出來了。

因此美國政府不掌握美元的發行權,這也是大概率事件,美國政府建立於1789年,那個時候世界各國政府都不能發行貨幣。現在所謂的“

美元”,也就是美國的法定貨幣,在1793年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當時美國通過了“鑄幣法案”,合眾國13個州開始統一貨幣,但當時的“美元”,是貨真價實的美金,可以直接兌換銀元和黃金。在20世紀之前,西班牙銀元是一種廣義上的“國際貨幣”,同時期還有“墨西哥鷹洋”,都是貴金屬貨幣。在1860年之前,大多數美國人也是不使用美元鈔票的,而是換成西班牙銀元,因此西班牙銀元,才是北美通用貨幣。

現在人們手中的“美元”,其實是誕生於1913年,也就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建立的這一年,美聯儲發行聯邦儲備券,成為美元的發行機構,也是事實上的美國中yang銀行。因此,1913年之後的美元,全稱其實是“美利堅合眾國聯邦儲備券”,代表了美國政府的信用。在1913-1944年期間,美元可以直接兌換黃金和白銀。在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美元如果想兌換黃金,就只能找美國政府兌換,這種局面持續到了19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才真的變成了“

一張紙”。

綜上所述,在1793-1913年期間,美元只是兌換銀元和黃金的“憑證”。

在1913-1944年期間,美元是一種金銀票,可以自由兌換黃金和白銀。

在1944-1973年期間,美元是可以到美國政府兌換黃金的憑證。

在1973年之後,美元才成了“一張紙”,而這張紙的名字叫“聯邦儲備券”。

因此,美聯儲不只是美國的中yang銀行,也可以稱為“美利堅造紙廠”。

為什麼美元不是由美國政府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