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一、"省親"之旅意外邂逅土司墓

某天翻看地圖時,大貓指著重慶南邊的遵義問我"你們朱家不是從這裡出來的麼,怎麼從沒想過回去看看?"。那說走就走,雖然自打我爺爺輩二十年代離開遵義便再也沒回去過,但回到我祖上曾經生活過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省親吧。

在將婁山關、遵義會議會址等逐個點名打了卡,兩碗蝦子羊肉粉下肚後,這就算完了?不,肯定不會的,對於"耍"這件事情有異於常人般執著的我,也不知道在哪裡打聽到了播州土司楊粲墓,當地人稱為“皇墳”這個地方,或許冥冥之中和它註定有一面之緣吧。

二、播州土司,太原人楊端的野望

於唐貞觀十三年(公園639年)設立的播州,全盛時期包括了遵義全境、以及黔東南的黃平、凱里,重慶綦江等地。

而如今的網紅雲南大理洱海地區在當時是南詔國的勢力範圍,南詔與唐王朝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並屢次興兵襲擾播州和四川。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播州全盛時期範圍圖

公元859年(唐大中13年),播州全境淪陷。公元876年(唐乾符3年),太原的豪強楊端應朝廷徵召募兵出長安下四川進貴州,在川南黔北一帶多次擊退南詔的勢力最後收復播州,開始"永鎮斯土"。

彼時早已風雨飄搖的中央政權根本無力管控這種地方割據勢力,乾脆做個順水人情封楊端為“播州侯”。又過了31年,享國祚289歲的大唐轟然倒地。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鐵血興亡錄》這部紀錄片,詳細講述了那段歷史。


長安的李唐雖然沒了,但播州楊氏家族卻從此生根發芽,不斷壯大,開始了長達724年的統治,歷五代、經兩宋、元、明一共傳了29世,直到公元1600年(明萬曆28年)末代土官楊應龍兵變,朝廷調集八路大軍圍剿。楊應龍最終兵敗身死,其兄弟子侄、族人,下屬均押解京城斬首,播州楊氏才以這種最慘烈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海龍屯,楊應龍最後的覆滅之地,現在已是世界文化遺產。


隨後播州被改土歸流,一分為二。遵義府劃歸四川,平越府屬貴州。

三、開創"播州盛世"的楊粲,留下了一座華麗的地下宮殿

去之前本想連著海龍囤一起參觀,結果正值海龍囤全力準備申遺期間,並不開放,所以我真正的登上海龍囤以是兩年以後了,這裡暫且按下不表,單說楊粲墓的事情。

接下來請和我一起唱,1201年,那是一個春天。播州楊氏傳到楊粲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三世了。在宋寧宗嘉泰初年襲播州安撫使並當政三十餘年的他, 施行了比較開明的統治政策,一邊興文教,一邊練武備,文治武功兩手抓兩手硬,對內勵精圖治。對外效忠朝廷。加上播州人民的辛勤勞動,使得曾經蠻荒偏遠的播州經濟、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把老少邊窮地區打造得井井有條,開創了"播州盛世",而楊粲墓作為佐證這個盛世的衍生物,

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也逐漸顯露出來。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位於遵義市深溪鎮範圍

從遵義出發往深溪鎮方向行駛,沒過多久就能到楊粲墓的附近。我擔心不好停車,擇一寬敞處下車後選擇了步行前往(其實有公路能通達)。若實在找不到,可以向當地老鄉打聽“皇墳嘴”,他們都知道。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當地人稱的“皇墳嘴”,便是楊粲墓之所在,空中俯瞰是個半島。湘江自遵義城流出後在這裡掉頭折向東北方向。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這個位置有個小型停車場,但停不了幾臺車。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82年便頒佈的文保碑,不仔細看根本不知道他的價值。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看到這座拱橋的時候說明你快到了,橋下的湘江水漂浮著白色泡沫,明顯排放不達標,不知道這些年是否好轉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外圍的硃紅色圍牆

走到楊粲墓大門圍牆外的時候,只見大門緊閉,不甘心的我去敲門,未曾想居然出來一位保安大叔,告知來意後登記身份證,可以

免費參觀,但墓室裡不能拍照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50年代出土時的照片,請原諒我低得可怕的拍照水平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墓地修復整理後就是現在樣子。為更好的保護文物,還專門給它加蓋了一個巨大的水泥蓋

楊粲墓是一座同室異穴夫妻墓,左側墓室是楊粲,右側是其夫人田氏,兩個墓左右對稱,結構完全一樣,兩室中部隔牆有一過道連通。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室外武士浮雕像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浮雕武士,身著宋代的甲冑束帶,執斧站立。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身著山文甲、頭戴鳳翅兜鍪,左手執弓,右手張弦,肩部及腹部均有獸首圖案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左側武士帶甲,雙手按斧。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這位拿的什麼東西,說實話我真沒看出來。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這是何其厚重的墓門

踩著嘎吱作響的木樓梯鑽進入墓室內,還好,這座七百多歲的古墓並沒有想象中的瘮人,畢竟是高出地面幾米,所以也不太潮溼,短暫的適應了光線的明暗變化後開始仔細打量起來。

墓室全部用巨大的白砂岩條石砌築,石塊之間只用榫卯拼接而成。室內天花、地板、四壁、但凡目力所及之處,皆佈滿各種精美的建築、花草、器物、動物圖案,看得人眼花繚亂。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室內部,下面的平臺便是棺床。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楊粲墓墓室內的守門武士,頭戴鳳翅兜鍪,真實還原了南宋時期武將的裝束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又見婦人啟門,還有執笏站立的文官像及盤龍柱。

每一個墓室都以北壁龕臺內的楊粲夫婦雕像為中心,文官武將分列左右,侍男侍女近身站立,特別是幾根碩大的盤龍柱,龍頭活靈活現、龍鱗金光點點、感覺隨時都要飛天。

事死如事生,細數這些年我曾經探過的古墓之(二):播州“皇墳”

夫人墓內景,有些地方修復的痕跡比較明顯。


說實話, 寥寥幾張照片完全不能反映這座被譽為“中國西南地下石刻藝術寶庫”墓內精美的雕刻,唯有身臨其境才可以真切的感受楊粲治理下,播州這個曾經蠻荒之地是何等的富足,方能調用龐大的人力財力修建瞭如此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

而縱觀目前遵義地區已經發掘的數座楊氏土司墓,無論從建築結構、雕刻題材等都日趨簡化,遠遠不及楊粲墓的恢弘大氣。遺憾之處在於不能像馬村金墓般近距離欣賞墓壁浮雕,在遠觀的情況下很多細節根本無法看清,而這或許也為我們再次造訪提供了最充足的理由吧。



小豬De侶遊,帶你看遍世間的風景,堅持原則,堅持弘揚正能量,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