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荒誕的《聊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兒女是父母的前世債

一個荒誕的《聊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兒女是父母的前世債

一位老者向高僧請教:

“我一輩子從不虧欠別人。怎麼這麼大年紀了,還沒個一兒半女呢?”

高僧問:

“那有沒有人虧欠你?”

老者想了想,說:

“也沒什麼人虧欠我呀。”

高僧說:

“你不虧欠別人,別人也不虧欠你。怎麼會有子女?”

看來人來世界上走這一遭,若真正做到了不虧也不欠,不見得就是什麼好事。最起碼,想要個一男半女都比較困難。

怪不得老話說,“兒女都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主”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齋志異》裡,一個關於“債主討債”的故事。

一個荒誕的《聊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兒女是父母的前世債

今天的山東桓臺縣,在明朝時出了一個兵部尚書,叫王象乾

王象乾府裡有一個管家,姓名不詳。

某一天,管家正在睡夢中,忽然看見一個人跑了進來,說:

“你欠我的那四十貫錢,現在該還了。”

管家有些納悶,想問個明白。誰知那人不再理他,徑直往住著女眷的內院裡去了。

後來,管家一覺醒來,恰巧內院傳來喜訊,媳婦生了個大胖兒子。

喜悅之餘,管家又想起自己剛才做的那個夢,不由得暗暗疑惑:莫不真是討債來的?

於是,他就把40貫錢放在一間屋子裡。從此以後,但凡是孩子的吃穿用行,生個病吃個藥什麼的,都從這裡面支取。

就這樣,一晃三四年過去了。那間屋裡的40貫錢,也只剩下半貫多了。

這天,管家正在家閒坐,恰好奶媽抱著孩子進來。於是,他就抱過孩子來逗著玩,無意間說了一句:“那40貫錢可快花完了啊,你是不是該走了。”

誰知話剛說完,就見孩子臉色大變,然後脖子一伸眼睛一瞪,就此氣絕身亡。

這孩子居然真是來討債的。

沒辦法,一家人只好大哭一場,用剩下的錢買來喪葬用品,把他給埋了。

可是,這三四年來的推幹就溼,哺乳養育之情,又該怎麼算呢?

一個荒誕的《聊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兒女是父母的前世債

有一句老話,說是“養兒養女為防老”。可真到老了的那一天,恐怕還是要借用《紅樓夢》裡的那句話: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女誰見了?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要養兒養女呢?

這個故事就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少發點牢騷,也別動不動就不耐煩,這都是自己欠下的債,是要還的!

這樣一想,各位父母們,是不是心裡就好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