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家裡都種樹,現在盆景更加受歡迎。請問什麼盆景養在家養人?

鄉村黑嫂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須栽。盆友們好!我是愛玩盆栽的林中斧,請關注我:亂侃盆景那些事。

“沒錢人種樹,有錢人養花”,現在農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也關注起了精神方面的愉悅,養花玩盆景的人相應就越來越多。

什麼樣的盆景養在家養人?這就要因人而異了!資金資源、場地大小、文化愛好等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真的很難找出標準答案。“心中所喜即為景”,首先要真心喜歡玩盆景。如果再有點錢、有點閒、有點田,從簡單的養起,從本地樹種養起,從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養起。用沒有功利的平常心養盆景,任何盆景都養人。

林中斧家鄉有石榴、榆樹、黃楊等鄉土樹種,我就是根據本地資源情況,個人的經濟能力,在十幾年前從少、從小一點一點摸索積累,不斷邊學習邊實踐逐步走過來的。養盆景的過程中,經歷過錢少時的窘境、品味過“人比咱強”的落差、飽受過老妻的數落、煎熬過愛樁掛掉的痛苦、焦急過養樁不發的期待、、、

當然說起養盆景的樂趣和享受肯定要大於養盆景時的不快:歷盡艱辛曲折、終於得到了自己夢想的樁材的時候、之前不堪入目的朽木經自己手變成了景的時候、來取經學習的同學對你稱讚有加、張口閉口“老師”的時候、、、

養盆景,品人生。爭讓捨得有生死,順其自然無悲歡。形容的是盆景,概括的也是人生!養盆景有酸甜苦辣,品人生有悲歡離合。人生似盆景,盆景如人生。

人養盆景景養人!喜歡什麼,就養什麼樣的盆景。自己喜歡的盆景都養人。


林中斧亂侃


重點提示: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在家中能夠真正讓人可以養眼怡情的,不是普通的樹木,更不是閒來無事隨便擺弄的花草,而是盆景,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據可靠數據,在我國的所有職業中,書畫家的壽命是比較長的,平均壽命更是超過了90歲,更多還是因為心境的平和,這些畫家,多數是山水畫作家,而養護盆景的過程,簡單點說,就是把山水畫做進了現實,濃縮呈現了3D版的山水效果。

先來個圖鎮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養殖在家中,擺在家裡的有很多,漂亮或者可愛,每種物件也都有自己的特性,我個人覺得真正能夠磨鍊人們心性的,沒有鮮花,也排不上綠植,盆景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選擇,因為,養生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心性,我們在看有魅力的山水畫作時,可以令人陶醉其中,讓人的心情能夠身心愉悅,主要的原因是山水畫中大自然的磅礴生機能夠讓人受到感染,可以養眼的同時,心性也能有一些感受,然而,這些都可以通過盆景更真實的體現,好山好水好心情,弄一個漂亮的盆景擺在家中,就是一幅現實的山水畫放在了眼前。

單純的植物、鮮花,不容易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它們更多的是隻能表現出自己,無法囊括大自然,就像我們平時閒逛會去公園遛彎,旅遊會找名川河流,山水是多數人心底的嚮往,盆景的優勢就因為,可以成為大自然的縮影,是藝術,能讓人放鬆心情,並且符合了生命的本能。

能陶醉人的,不是單純的植物本身,更多是其中的內涵,一枝、一葉、一山、一石、一處風景,濃縮的景觀承載了更多的信息量,看似平淡無奇,又有變化多端,哪怕石頭稍有移位,也可能風格大不相同,可以說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能讓人不知不覺陶醉。

我覺得,盆景能養人關鍵也在於此,景觀雖小,但是模擬的意境一點也沒缺少,並且可以濃縮大量的信息,蒼老的古樹,破舊的屋簷,略顯滄桑的枝葉,不僅承載著綠色,又內涵著歷史,從時間維度上來看,有了古老的信息感,盆景不大,但是能夠表現出天地卻不小。

我喜歡盆景,以上為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說的不好,還請見諒,感謝更多的好友跟我交流,評論區留言,點贊、關注,都能讓我很是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