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加吉林可能入選中心城市嗎?

劍江飛劍客


按東北地理中心,長春就是中心城市,按綜合實力也不遜於瀋陽,可以比一下,長春工業有一汽,機車重點企業,都是國家重點扶持項目供不應求,文化教育醫療商業方面也都能和瀋陽比一下,吉林大學,東北師大,吉大醫院,聯日醫院在東北起到輻射作用,天天人滿為患外地求醫的:特別多。歐亞賣場是長春的商業龍頭,也是國內商業界的佼佼者,營業面積大,舍施環境一流。旅遊方面長春,瀋陽彼此彼此長春有淨月潭瀋陽有棋盤山,瀋陽有故宮,長春有偽皇宮,長春有長影世紀城,瀋陽有…瀋陽優勢在於長春始終在瀋陽腳下,解放前瀋陽就比長春人口多,大於長春,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就重點打造瀋陽,鐵路局,航空局,東北軍區,外國臨時館都舍在瀋陽,這是長春做不到的,這幾年在城建方面瀋陽也卯足勁下了很大功夫,凸顯在東北的位置,。不過經濟文化各方面並不比長春強,現在長春並不甘示弱,奮力直追,變化從各面都很大。瀋陽只能用老人過去說的一句話,雖染坊不在,牌子還在。不可小示,現在又升為一線城市,不論經濟,講什麼,好啦今天不多評論啦,究竟長春,瀋陽誰能成為東北國家中心城市,還得靠時間證明。


大魔王中王


長春市與吉林市可謂是吉林省的"雙子星"!是長吉圖(們)經濟走廊的核心城市。兩市戶籍人口約1160萬左右,佔全省總人口的近43%,GDP9600億元左右,佔全省的63%左右。面積近5萬平千米,佔全省近26%左右!兩城直線距離不足100km,長吉城際鐵路是兩城之間聯繫最便捷的紐帶。兩城在全省中具有"連接南北,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兩城的融合發展勢必將形成巨大的合力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可謂是東北中部地區的經濟"巨星"!但兩市在產、創、融、投等方面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長春、吉林市簡圖

目前東北地區尚無國家中心城市,但從東北主要四城瀋陽、哈爾濱、長春及大連來看,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仍然東北第一大城市瀋陽,因此瀋陽已連續2年入圍新一線城市行列!瀋陽在交通輻射、機動車保有量、城市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城市資金量及居民存款餘額、綜合醫療等方面均居東北地區第一!因此2018年10月29日遼寧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正式提出了"積極推動瀋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以瀋陽為中心(90km以內)遼寧中部城市群有鞍山、撫順、遼陽、本溪、鐵嶺6座城市,有秦沈、京沈、沈通、哈大、沈丹等四通八達的高鐵網。以瀋陽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早已形成!很顯然遼寧中部城市群才是東北地區真正的強者!


東北主要城市等級

遼寧中部城市群


海闊天空218505852


從現有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屬性來分析一下瀋陽和長春誰有資格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一、這九個城市都是全國性鐵路綜合樞紐城市。 二、這九個城市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都是處在國家級城市群之內。四、都是所在區域內第一或第二的大城市。 五、都是所在區域內第一或第二發達的城市。 六、都是處在所在區域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 七、都是一線或新一線城市。八、除北京以外都有自貿區。 九、除鄭州以外都是三位區號的大區中心或大區副中心城市。 十、除天津重慶外都有自己的鐵路局。 十一、除天津、鄭州外都有外國使領館。

從以上十一條我們可以看出長春的差距,可以說是邊都不貼,長春只佔了一個沒有多大意義的第二條,因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爛大街了。還有第三條,可第三條國家級城市群批覆的時候沒有一同批覆中心城市,後批的可能性極小,而瀋陽除了第三條其餘全佔,因此東北的國家中心城市除了瀋陽,沒有第二個選擇。


地久天長88888


如果長春加吉林市再加上公主嶺市,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可以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目前階段來看,瀋陽還是有比較大的競爭力的。

長春的地理位置是是很好的,位於東北地區中心,無論是教育還是科研,或是城市交通,都強於瀋陽和哈爾濱。

吉林市是長吉城鐵和吉琿城鐵的樞紐,雖然人口外流嚴重,但是老牌大城市底子還是在的。並且是吉林省除長春外唯一一個多大學城市。

公主嶺市是吉林省直管市,位於京哈線上,配套資源豐富,從城區建設和城市規模上看,已經達到地級市規模。

從2018生產總值上看,長春7000+吉林市2200+公主嶺市500+,佔比達到吉林省65%以上,經濟上是絕大優勢。

但是應該不會在東北設立國家中心城市的。設立的大多數國家中心城市是所在區域只有1個龍頭,帶領一幫小弟。如鄭州西安等,像杭州南京這種和瀋陽長春哈爾濱這種關係的是競爭關係,沒有必要設立中心城市。


Wissely


單單一個長春都差不多了。再加吉林市毫無疑問東北最強市。











東北亞運營司


一 長春發展的目標應該是以科研為導向。製造業為基礎的城市。

二 不要哪些虛名 。中心城市就算批給長春。又能怎麼樣。無非就是引來炒房客。炒房客如果進來 製造業就完蛋了,沒有產業 ,氣候也不好。工資低。南方真的沒有人願意來東北。無錫既不是省會, 也不是計劃單列。全省第三 ,經濟活力可以媲美青島。佛山也是比較低調的城市 。可是工業體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三 南方人很少願意來東北。所以發展只能靠本地人,要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留住本省就讀的大學生。

四 利用吉林大學的優勢。吉林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體量非常大 優勢明顯。可以提供長春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特別適合長春這種城市。我個人認為吉林大學對城市發展的優勢 明顯強於哈工大。單存的工科學校。難以滿足我們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而且根本留不住這些學生。以目前的經濟狀況 東北很難留住高級人才。只能利用華為和科大訊飛 來長春的優勢吸取高級人才了。

幸好是華為和科大訊飛來了,這兩個企業的薪水太誘人了。即使東北沒什麼吸引力。為了人民幣也會招來高級人才的。沒有人跟錢過不去。

穩定房價。發展產業。吸收人才。別搞關係。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有未來。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33


長春與吉林市連姻,確實是個好點子!但兩市距離稍遠些,作為城市群可以,作為同城化不太具備地理上的優勢。理想的同城化距離在四十至六十公里範圍之內為宜。雖說現代發達的交通縮短了空間概念,但超出了公交車的里程畢竟不能保證每日雙邊十數萬人次的隨意流動。如果僅僅是為了改變統計學意義上的數據,發個政令文件座在電腦面前就可以做到,但真正的功課沒做好,就會形成皮合肉不合。那些已經改變行政區劃擴大外延的城市,其內涵是否具備達到1+1>2的效果,還需實踐檢驗。


剛柔相濟220104


鏈接點在哪裡?

憑什麼?

中間經濟帶形成了?

拼圖遊戲?

經濟規模是個難題。

產業升級有困難。

人口減量太大!

合併伊通比合吉林好看。

周邊衛星城,成大氣候的一個沒有。

城市還是個空心。

產業引擎是什麼?

老大難題是東北很難突破。

產業重心發展比擴城重要。





東北向前


長春自己本來已經重負在身了,如果再拉上吉林,將會拖累到徹底崩潰。長春的發展在長春人的眼裡還是比較迅猛的,但放在全國一盤棋上,仍然落後。去長江三角洲看看,城市與城市之間幾乎沒有像長春這樣閒置用地,整個區域經歷平衡發展。珠江10+2就更不要說了,正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朝著國際大都市、世界第四大灣區前進。長春還要隱忍一下,臥薪藏膽努力發展才是硬道理!


用戶1110996970558


我認為長春當選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還是有優勢的,最大的優勢就是位置,它地處東三省中心輻射性更強,有更好的帶動作用。至於經濟發展方面,這四個城市各有特點,差距不是很大,大連雖然經濟發展的最好,但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對吉林和黑龍江帶動作用很弱,基本算是淘汰出局,瀋陽也有類似的的不足,哈爾濱又有些靠北了,所以非長春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