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收藏如何獲得100倍收益?

顧宇博


收藏家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靠財力收藏,一種靠眼力收藏。

靠財力的藏家財大氣粗,專門吃“供尖兒”,哪個畫家名氣大,那幅畫賣的價錢高,他們就買那幅畫,他們的觀念,一分錢一分貨,貴必然有貴的道理,所以。經常會在拍賣現場看到有的拍品經過多少輪的不斷推高,最後以高於市場價幾倍的價格成交,一般都是這些人所為。

靠財力搞收藏的人,一般不懂畫,或者懂一點皮毛,屬於半瓶醋水平,他們買畫前往往會聘請專家做顧問。這樣的收藏家要承擔兩個風險,第一,像股市一樣,接了最後一棒,第二,自己聘請的顧問與賣方合作。

靠眼力搞收藏的人,對書畫具有很高的鑑賞能力,不僅能辨別真偽,而且還能根據書畫家的功力預備到這個畫家將來的發展,一旦看準了,他們會在未出名之前,以很低的價格大批買進這個畫家的作品,然後放上若干年,等這個畫家慢慢名氣大了,再將畫賣出去,其中賺取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幾十倍幾百倍上漲不是夢想,當年天津有藏家兩元一幅收梁崎先生的作品,在每幅畫都賣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了。

想買到上漲空間大的書畫作品,必須自己先長本事,做靠眼力吃飯的藏家。





魏墉WEIYONG


什麼是智慧性的收藏呢?回答是:去發現、挖掘、分析沒有成名成家的藝術家作品,或者是不起眼的作者作品,當然這個須要智慧和知識的,花最少的資金達到收藏目的,只有這樣才會實現最大值。例如:齊白石先生,當時沒出名的時候,在湖南湘潭作畫等等作品,也不過一、二塊錢左右,誰當時收藏一、兩幅會是什麼結果?會是什麼效果呢?我認為這樣收藏才叫做收藏智慧家。要有眼光、有智慧的收藏。作者沒有發展是暫時的,換個角度,支持作者資助性收藏又怎樣呢?!不要為收藏而收藏,很多的事情象自己的後老袋,只能摸得到,看不到的。收藏是智慧性、知識性行業,並不是勢利眼行業!其實,很多的所謂收藏家,並不是收藏家,而是看他人‘臉色’進行收藏,這樣的收藏往往不會走‘大運’的。

收藏,實際上就是收藏家的智慧和眼光。叫慧眼識人了,慧眼識藝術作品了。如果一個作者作品,能被有識之士所發現、所收藏,若干年以後增值百倍,這才是事前諸葛亮了呢!才稱得偉大的收藏家!跟風收藏或者撿漏,這樣的收藏不夠家,更談不上偉大二字了!!!

收藏,收藏,收起來,藏在家裡,這是須要時間和忍耐力的!過去有句老話:窮不賣家當,富不淫賭!就是這個道理!收藏要沉得住氣的!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我們湘潭鄉下就有這樣的人家,一戶家中有寶窮時不濟,決不售寶,後人靠勤勞,發家了,家中寶招財。另外一戶,窮時有一樣變賣一樣,這個家就這樣敗落了,說明不招財。家道自然興不了了!!!這就是窮不賣寶的道理。

收藏並不是一代、二代人的事情,可能一代人內能夠見成果,可能幾代人,這些都是尋常事情。一句話:收藏不要有勢利眼!!!

收藏,我認為,不要老是盯住誰,要放眼放膽身邊人和事情,才會有善終,富有子孫!以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利益,才是經商、收藏之道也!!!

''人死''不能復生,藝術家、藝術作品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收藏家的智慧就體現在此了!

常言道:石頭也有翻身日。信不信由你,你看現在的石頭翻身了嗎?我的回答是:今天的石頭確實翻身了!人們旅遊觀山石,人人送錢去觀賞,就是石頭翻身了呢!!!何況是人,自然也有翻身日,只是時候未到呢!!!時間到了自有翻身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藉此題處,現在我的關注他人人數已經上限,不能關注更多人,在此一一抱歉,請諒解!謝謝理解。

人,不要老是看''天''上,要學會看''地'',寶貝不寶貝全在地,叫接地氣。天上只有雲彩、雨點,寶貝在人間於地上。人與人全部在地上!只有地上能撿到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