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盤錦市位於遼寧省西南,松遼平原最南端,地處遼河入海口,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1984年6月建市。目前全市總人口144萬人,戶籍人口129萬人,區域總面積4063平方公里。轄盤山縣一個縣,雙臺子區和興隆臺區、大窪區3個區,遼東灣新區和遼河口生態經濟區2個經濟區。

盤錦也是“中國生態稻米之鄉” “中國河蟹第一市” “中國十大魅力溼地”之首,中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所在地。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大米、河蟹、蘆葦、石油、海產等是大自獨特的饋贈。盤錦大米更是因為獨特的外觀品質、食味品質、營養品質,而享譽海內外。

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盤錦最早的志書《盤山廳鄉土志》記載盤錦水稻種植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2006年盤錦市的兩縣-盤山縣、大窪縣(2016年4月28日掛牌由縣變區)分別慶祝建縣百年。我們有理由說:盤錦百年縣史,即百年農墾史,百年水稻開發種植史,百年大米品牌發展史。

一、盤錦建制前的農墾問題

據《奉天通志》108卷和《皇朝文獻通考》12卷記載:“清·順治二年(1645年),在大淩河東西南兩岸分別設立大淩河牧廠、盤蛇驛牧廠(又稱磚臺子牧廠)。牧廠設定初期,隸屬於兵部。”據考,盤錦境內的西北部地區,即盤山縣境內的陸家鄉、太平鎮、胡家鎮、甜水鄉(大部分)及新生農場、東郭葦場、羊圈子葦場、石山種畜場一帶,均屬盤蛇驛牧廠(又稱磚臺子牧廠)範圍。清·康熙九年(1670年)改隸於內務府,不許民間開墾。《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允許莊頭僱傭民人墾闢部分場荒。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開始試墾試種。清·同治二年(1863年),丈放盤蛇驛牧廠,始得墾荒種地,所開天地皆為可種植小麥、高粱、棉花等作物的旱田。

盤錦境內的中部、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地區,即現今的盤山縣成周邊及大窪縣境內各鄉、鎮除葦田外的廣大地域,由於田莊臺、駕掌寺(今大窪縣東風鎮)、雙臺子分別從明代中葉和清中、後期陸續興盛,外阜人流多向此三地及其周邊遷集,並逐漸外延,該區域宜耕地增多。據《盤錦市志》綜合卷·總述記載:“漢朝官府設有官田,移民墾殖,以後歷代多行戍邊屯田,屯田士兵多達數千人。”墾殖地以可種植小麥、高粱的旱田地居多。

清·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頒佈《遼東招民開墾則例外》,從晉、冀、魯、豫著來農民到域內墾荒。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盤山建廳時,其農業人口13萬,耕地1.4萬公頃(21萬畝)。

二、水田的初始開發

一百多年前,盤錦地域是荒涼的鹽鹼灘。一年裡要刮半年的西南風,風起,漫天白茫茫的一片。這裡人集中居住的地名多叫“窩棚”、“嶺”、“臺子”。那時,盤錦地域的西部和北部只是牧放官馬的地方、不知道是從河南、還是河北,也不知道是從山西、還是從山東來的人們,就在這裡開發出水田,種出了水稻。

盤錦地域最早的志書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9月,撫民通班判柴樸修撰的《盤山廳鄉土志》。該志書物產,第十四記載:“稻,水旱二種,俗曰粳”

依次證明,盤錦境內此間已有水旱稻種。

1915年編纂的《盤山縣誌略》居留一覽表·第十二記載:“盤山自牧場恭自字段,稻田暢興,遂有韓人前來種稻,其中盡系農人。”

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編修的《營口縣誌》載:“縣境大年為數甚多,七區田莊臺街民國十年(1921年)以後,經軍長於珍等發起曾組織稻田公司一處,集資創設,內設經理及辦事員等分任其事,佟家窩堡亦設有公司,規模極大,其開闢稻田約七萬餘畝……”(民國十九年《營口縣誌》第85頁。引中公元紀年、標點為編者加註。)

1922年,今大窪縣平安鄉哈巴臺村人魯繼陽僱人種水稻數傾。

1924年,馬希山等人組建起“五合公司”,開墾今大窪縣榮興鄉的平安河村、魏家溝村和田莊臺鎮的大碾房村一帶荒地和退海荒灘約7萬畝。

1928年,東北將領張學良,處於戰略考慮,聯合奉軍駐營口海防部隊負責人鮑英麟、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等30餘人,創辦“營田股份有限公司”。在接收原“五合公司”田產的基礎上,對南起王羅窩棚,北至大窪,東起沙崗子,西至二界溝範圍內,開發水田7.66萬畝。公司使用“火犁”(拖拉機)翻地,使用柴油機從魏家溝、田莊臺提引大遼河水灌溉。“營田公司”是當時東北地區生產技術先進、耕作面積最大的水稻種植企業,開創了東北地區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先河。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創建營田公司時期的張氏父子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規劃圖

1930年,盤山縣耕地總面積125.3萬市畝,人口17.6萬,人均佔有耕地7.8市畝。”(《遼寧近代經濟史》張福全著)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積極推行“大陸政策”。先後制定了《滿洲移民方策要綱》、《移民方案》和《日本人移民方案要綱》。依此,日本滿洲鐵路株式會社和東亞勸業公司,於1933年2月,以“逆產”為由,沒收了營田公司的全部土地,並強佔臨界農民的部分土地。與此同時,日本國調派地質勘察、測繪、水文、農業技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盤山土地開發改良專門機構,對境內的所有土地狀況進行實地勘測、測繪、水文分析,為長期佔領與掠奪做技術準備。


1933年以後,朝鮮、日本移民相繼移入 盤錦,“1933年9月,通過東亞勸業株式會社收容組織朝鮮移民入植到延吉、鐵嶺、營口(即現今大窪縣的遼濱鄉、榮興鄉境內),並將由此形成的移民團冠以“安全農村”的名稱,實行嚴格管制。”“安全農村”被稱之為“營口安全農村”。(《以史為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版)據1944年《滿洲開拓年鑑》記載“營口安全農村共移入1866戶,10744人”。被移入者分別被分配稻“新義農場”、“南滿農場”,直接從事水田墾殖,共耕種水田67695畝。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位於榮興的安全農村總部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訪問安全農村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日本到安全農村等地調查的情報人員

1939年12月22日,日本和偽滿(滿洲國)政府同時發表《滿洲開拓政策基本要綱》,規定將“滿洲開拓青年義勇軍”改稱“開拓團”,通稱“南滿開拓團”,墾殖方式未做變更。


1941年2月首批日本國內移民在尾谷登沿率領下,共56戶221人在今盤山縣陸家鄉任家村建立“新瀉開拓團”,墾殖土地近1000畝。


1941年11月,偽滿洲國公佈《開拓團農場法》規定每天開拓者後代,對其前輩所開拓的農場有財產繼承權。在此影響下,1942年-1945年3年間,又有15批5759名日本移民,3批3263名朝鮮移民移入盤錦境內。在大窪縣和盤山縣的南部地區新建18個開拓團,對退海荒灘、荒地進行墾殖,並依《買地實施方案》和《土地徵用法》,低價收買(上上等地每晌300元)或強行徵佔原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建立村落俗稱“韓國號”、“琉球號”),進行連片水稻種植。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朝鮮農工脫谷

日本佔領當地期間,建立開拓團21個(其中1個開拓團更改過名稱),先後移民25243人(韓國人19263人、日本人5980人)開發水田近4.3萬畝,沒收營田公司水田近8萬畝,強佔或低價收買水田近1.1萬畝,進行掠奪性開發。


二十世紀30-40年代,境內有大量可耕地未被開發利用。《盤山地區土地改良概要》(日本·工藤著)記載:“本地區之面積達於82000陌”(公頃-編著者,下同),其已利用者39000陌(公頃),其它43000陌(公頃)仍有未利用之荒蕪地,由溝營鐵路約六公里之東方及西方地帶,概為亞爾加里性地帶……地中之鹽類皆現出表化為白色,其甚者至如積雪之觀。”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1945年12月,國民黨十二軍佔領並接管盤山。原境內的各開拓團解散。同年底,國民黨政府接收“盤山灌區”。


為什麼盤錦大米好吃?盤錦大米背後那點事

1946年9月22日,在瀋陽東北行轅經委員會政策會館宣佈成立盤山合作農場(後移至大窪)。

1947年2月,國民政府國防部東北屯懇局接管各農場,分4批,安排2000餘人到盤錦境內屯墾。此間,開發的重點放在改造和完善水利設施上。


1948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縱隊第25師解放盤山,接收盤山合作農場。盤山合作農場後陸續改稱“遼寧省盤山第一稻田農場”、“盤山機械農場”、“盤山國營農場”。


《盤錦50年》 (盤錦市統計局編印)記載:1949年,盤錦全境的耕地總面積1284600畝,其中旱田1153890畝、水田130710畝。


三、水田大規模開發


1956年6月,盤錦農墾局成立,隸屬國家農墾部。隨著盤錦國營農場群的建立,開始對盤錦境內大窪縣的榆樹鄉、趙圈河葦場、新開鎮、新立鄉、新建鄉;盤山縣的壩牆子、新生農場、東郭葦場、羊圈子葦場等地的荒地、沼澤、蘆葦地進行大規模水田開發。1957年末,水田耕地面積達到446340畝。


盤錦農墾局的成立和國營農場群的建立,為盤錦水田系統開發,農田水利設施規劃建設,農業機械化的全面推廣,水稻優質品種的迅速更新,水稻種植生產力全面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大幅度增長提供了決策資源、人才保證,體制和制度條件。盤錦國營農場群在盤錦水稻種植髮展的進程中,發揮了歷史性的重大作用。經過多年的水利興修,旱田改水田,開墾鹽鹼地等,到1985年盤錦市水田總量達到100萬畝。1988年4月,遼河三角洲農業綜合開發,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立項。1988年8月,國家計委以農經【1988】419號批准遼寧省遼河三角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盤錦成為全國重點農業開發區之一。1989年1月8日,遼河三角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正式開始實施。


“八五”期間,中共盤錦市委,市政府提出關於實施發展盤錦農業的“五色工程”,其中的“綠色農業”工程,即“穩定發展以水稻為重點的糧食生產”。“九五”期間提出了“五色農業產業化”工程,尤其是“十五”期間“生態立市”的戰略提出後,為全市的水田開發、種植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2016年全市水田面積達1613730畝。其中蟹田種水稻75.6萬畝,有機水稻20萬畝,水稻種植向綠色、無公害、有機、富硒、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全面擴展,盤錦市成為“全國生態示範市”。


四、水稻種植的發展歷程


盤錦水稻種植是從畝產不到50公斤開始的。歷經百年,現在盤錦水稻畝產平均在622公斤以上。


1、栽培方式的發展


盤錦水稻種植的早期,採用的是人、畜力翻地,原始漫撒種子(不分壟行,每平方米300-350株),即旱直播的方式播種,依靠天然自流水灌溉或人工提水灌溉的種植方式。畝產量僅有50-75公斤左右。1928年,營田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柴油機提水後,陸續有揚水場建成,產量雖有所提高,但境內水稻生產基本處於靠天產糧的狀態,生產力水平及為低下。此種植方式一直沿用至1953年。1964年,在清水和大窪兩農場進行機械旱直播,試種3300畝,因雜草危害嚴重和成本高,而停止試驗。1969年、1974年又分別在大窪、清水、唐家、新建及駐軍工廠進行機械水直播19000畝試驗,後因產量低而沒再繼續。1979年和1980年,在清水實施飛機水直播,也因產量低而未推廣。期間,為了克服由於水直播方式帶來的嚴重草荒問題,盤錦人又試驗將水直播改成為育苗移栽。由人工手插作業。初期採用20×13釐米小壟密植,1958年推廣93%,畝產量100-150公斤。1962年將大壟雙行(40+10)×10釐米和11×3釐米的大壟單行的移插方式引入盤錦,在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實驗基地試驗並獲得成功。1964年在地區內推廣94.5%。產量比小壟密植明顯提高,經多次改進後,多運用27至33×13到17釐米的標準,此方式一直延續至今。


1987年,又發明緩苗快、分櫱多、稻莖壯、產量高的自由落體式的拋秧移載方法,並在清水、新興、石山等地推廣使用這種方法。


2、育苗方式的發展


盤錦水稻育苗經歷多次變更和改進,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為水稻優質高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盤錦水稻育苗方式有史以來主要有六種方式:(1)“溼潤育苗”。1957年試驗,1958年大面積推廣。(2)“油紙育苗”。1958年日本農業專家到盤錦教授,首先由盤錦農墾局農業試驗站進行1093畝試驗,1959年大面積推廣。(3)“塑料薄膜保溫育苗”。參照國外經驗,以溼潤育苗為基礎,加蓋塑料薄膜,提高地溫。首先在大窪西安農場的窪邊子村和榮興、清水等11個場鄉8.7萬畝中使用該方法,1964年全面推廣。(4)“隔離層育苗”。1970年新開農場曲家大隊用草袋片做隔離層進行客土育苗試驗,1971年大面積推廣。此法不傷根系,便於運輸,比溼潤育苗增產46%。此後,又試驗成功,用稻殼、稻格蕘、稻節、爐灰渣子替代草袋片,以節省成本。(5)“旱育苗”。1975年,在盤山縣甜水鄉的鹽鹼地上,進行塑料薄膜保溫旱育苗試驗獲得成功,1978年大面積推廣。1981年以後在全地區普及。在長期的實踐中,旱育苗已發展到營養土旱育苗、隔離層旱育苗、庭院旱育苗、田園旱育苗、開閉式旱育苗、高臺旱育苗等多種形式。(6)“軟盤旱育苗”。為了便於機械插秧和運輸,1987年首先在新興農場試驗“軟盤旱育苗”,獲得成功,1988年開始在所有適應於機械作業的地區推廣。


上述育苗方式的改進與實施,為增溫壯秧、提前育秧、保證有效生長時間、保護秧苗根系、降低成本等均起到決定性作業,並對中國北方水稻種植起到示範作用。


如今盤錦市大力發展水稻工廠化育苗,為盤錦市機械化插秧插上騰飛的翅膀。盤錦市水稻工廠化育苗經過幾年的實踐應用,證明它是水稻機械化插秧快速發展的重要育苗措施,水稻工廠化育苗的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作業,為育苗科學化管理、企業化經營、規模化生產,為土地合理流轉、實現機械化集約化種植提供了強有利的基礎。同時,水稻工廠化育苗可以有效避免春季氣溫多變對育苗的影響,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秧苗質量,保證農時,快捷地向種植戶提供適宜不同機械化期的合格秧苗。2012年開始,遼寧省政府及財政對水稻工廠化育苗給予了大力扶持,盤錦市作為水稻重點種植地區和水稻機械化插秧快速發展地區,遼寧省確定盤錦市為全省五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內開展水稻工廠化育苗示範區。盤錦市各級政府及涉農部門高度重視,全市農機合作社、農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計劃建成38個育秧中心,新建標準育秧大棚2630餘棟,水稻工廠化育苗大棚總數達4000棟;新購置催芽設備22套;新購硬盤1024.1萬盤,硬盤總量達1400萬盤左右。省財政補貼每棟工廠化育苗大棚補貼7500元、硬盤每盤補貼3元,催芽設備每臺(套)補貼20—40萬元,總補貼扶持資金約6000萬元。工廠化育苗使全市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插秧機購置戶,提高了為水稻種植戶提供代育代插的服務能力。全市水稻工廠化育苗4000棟大棚,育苗面積300萬平方米,可實現機械化插秧面積60萬畝;加上常規軟盤、硬盤育苗,全市2012年機械化插秧可突破100萬畝。


3、優質稻種的發展


盤錦水稻種植品種歷經百年,多次更新,在盤錦人鍥而不捨的探索中,最終找到了適宜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


據《滿洲開發四十年》記載:1913年“滿鐵”農事實驗確認,日本內地的“早生大野”和“魚尾”適應南滿地區種植,並依靠純系分離培育出“大原”和“萬年”兩個品種。1929年,經熊嶽試驗場繼續人工雜交出“京租”、“嘉笠”兩個品種,盤錦開始按配額使用其中的“京租”品紅。


1935年,盤錦開始使用日本培育的“信友早生”(小白芒)品種,該品種成為本地水稻的主裁品種,佔播種總面積的85%。1953年引進“陸羽132”和“農林1號”,播種面積佔16.5%,因其不耐鹽鹼而被淘汰。


1953年,遼西第一道田農場有計劃地選留10%的水田面積做種子田,所產稻種留做自用。1955年引進“衛國”品種,播種面積佔89.4%,取代了“信友早生”。


1956年,為了貫徹國家提出的種子“自繁、自留、自用、輔之以劑”的方針,盤山縣和盤錦農墾局相繼成立種子管理站,對種子繁育進行管理。1958年大面積使用“農墾19”、“農墾20”、“農墾21”、“農墾糯46”,尤以“農墾21”表現突出,增產10%。1963年“農墾21”取代了“衛國”品種。


1972年引進產量高、米質好的“京引3號”和“京引35號”,但因其不抗穗莖瘟病而被淘汰。1972年,從日本引進“豐錦”,經3年試種後在本地推廣。 1976年,盤錦選派科技人員赴廣西、海南對“三系”親本種子和配製雜交稻種進行擴繁加代。1977年引進“豐優57”和“黎優57”,1978年播種面積佔80%。 1980年成為主栽品種,平均畝產突破500公斤大關。


1980年,引進日本的“秋光”。


1984年引進渾河農場培育的“遼粳5號”,在部分場鄉使用。


1989年後,大面積使用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培育出的“遼鹽2號”(曾獲遼寧省政府二等獎和國家三等發明獎)、“鹽豐47” “鹽粳48”、“鹽兩優2818”、“鹽粳68”。


目前,盤錦所使用的水稻良種,主要出自於當地,結束了稻種依靠外引的歷史。


4、土壤治理與施肥的進步


土壤返鹼是盤錦土壤條件的一大特性。而鹽鹼度過高,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1958年10月,盤錦農業科學研究所在盤錦成立,即後來的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該所通過試驗,研究、總結出了盤錦鹽鹼地水鹽運動規律、地下水臨界深度和水稻耐鹽極限,為盤錦優質水稻的生產提供了可靠的水土改造和利用的技術支持。盤錦農民據此創造了稻草還田、翻壓綠肥、壓鹽治鹼、迴歸水利用等水稻綠色、環保、無公害的種植經驗與技術。


五、盤錦水稻種植髮展的六個階段


按照盤錦水稻種植面積和畝產量的發展脈絡,可以把盤錦水稻種植的發展過程劃分為六個階段。


1、民間自主開發種植階段(1907前--1927)。這一階段,產量低下,自給不足。1921年(民國10年)以前,盤錦境內水田多為農戶自己開發,面積小,而且分散,農戶對水鹽運動規律幾無瞭解,加之受生產條件和耕作技術的制約,水稻的畝產量長期在50—75公斤之間徘徊。


1922年(民國11年)至1927年(民國16年),隨著佃農的出現和公司類開發經營性組織的出現,連片水田的開發面積有所增加,水稻產量的增幅仍然很小。


2、強勢集團與民間共同開發階段(1928-1948)。這一階段,水田總量增加,水稻種植技術有所提高,產量略有提升。1928年(民國17年),“營田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連片大面積開發水田,並且使用先進設備,水稻的產量提升到每畝100-110公斤。


1931年後,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政策,組成土地開發先遣隊,從大遼河北岸起到架掌寺,約90華里地帶內,對地區高程、土地資源、大遼河水量等情況作了詳細勘察、測量,並擬訂開發種植計劃。各開拓團共種植水稻近7萬畝。由於其採取掠奪性種植,水稻畝產仍在110公斤左右。


日本投降後,1946年境內土地絕大部分被撂荒。1947年初,國民黨盤山政權將大窪境內5萬畝土地租給當地農民耕種,由於電源緊缺,供水不足,實收面積3萬畝左右。


3、國家統一,水稻種植面積、畝產量穩中有升階段(1949-1953)。這一階段,國家統一,穩固的政權,積極組織農民修復戰爭損毀,克服連續自然災害造成的嚴重困難,努力發展水稻生產。通過調整和創建新的生產關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各方面都向好的方向迅速發展。1949年1月組建盤山農場,當年種植水稻12.1萬畝,畝產84.4公斤。1952年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13.14萬畝,平均畝產209.8公斤,比1949年時,畝產量翻了一倍,第一次躍上200公斤臺階。


4、國家直接投入與直接經營,水田面積倍增,畝產量波動上升階段(1953-1966)。1953年,國營農場實行改組(變公私合營為國家經營)後,當年水田面積提高2.5%,畝產提高1.68倍,總產量提高1.74倍,根據國家《農業發展綱要》劃定的產量(即200公斤為“綱要”、250公斤為“黃河”、400公斤為“長江”)當年超過了綱要標準。1956年盤山農場改為盤錦農墾局並直屬於國家農墾部後,加大了資金、設備和人才的投入,下撥大型推土機(斯大林80號)和蘇連增援的良種馬匹等,並從各地調入、農業專家、大學畢業生、技師、技術操作工人和管理幹部,水稻生產得到了大發展。水稻種植面積、總產量、畝產分別比1949年增長2.1倍、6.19倍和1.32倍。1957年雖然遭受大旱災,海水倒灌,榮興、大窪等農場絕產,但水稻種植面積、總產量、畝產仍比1949分別提高95.9%、1.12倍和17.3%。


1958年到1962年(即“二五”期間),經過三年的自然災害,生產水平雖較1949年略有提高,但比“一五”時期(1953年-1957年)水稻種植面積、總產和畝產均大幅下降。與1956年相比,水稻種植面積、總產量、畝產分別下降1.17倍、2.6倍和0.6倍,生產形勢全面回落。


1958年公社化運動中,盤錦實行場場合並,場社合併。盤錦農墾局被下放到盤山縣。農墾局變公社,農場改為作業區,到1962年又劃小核算單位,不久又劃歸營口市領導,由於隸屬關係多變,長遠建設受到制約。其間,每畝單產119公斤。


1963年,遼寧省政府將盤錦農墾局的隸屬關係收歸省屬,並派副省長張正德、農業廳副廳長史景源等兼任農墾局的領導職務,後又派馬賦廣任農墾局黨委書記。農墾局積極引進高產水稻優良品種,組織積肥造糞、改良土壤,經過三年艱苦工作,盤錦水稻畝產量跨過“黃河”達到250公斤以上。盤錦城鎮居民按國家規定的糧食供應量可以食用到3公斤大米。


5、政策支持、技術促進高產階段(1966-1985)。1966年到1975年,盤錦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期間,盤錦接收了大批瀋陽、大連、鞍山、撫順等城市的下鄉知識青年。這些知識青年在盤錦較為偏僻的地區,設立“青年點”,墾荒種稻。水田面積增加,水稻畝產達到370公斤。


1983年開始,盤錦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水稻產量大幅增漲。1985年盤錦水稻種植總面積達100.50萬畝,畝產497-586公斤,總產量496922噸。


6、政策穩定,技術先進,全優高效階段(1986-2007)。1986年以後,盤錦水稻生產又上新臺階。大窪縣用4年時間,通過開荒、機械推土、人工起高墊窪、擴邊展沿、消除田間各種障礙物等一系列工程,建成田到邊、地成方的標準稻田,達到了境內基本無荒地。盤山縣5萬畝未墾荒地中,除開成2萬畝葦田外,其餘3萬畝陸續得到墾殖。1988年開始,盤錦連續開展“大禹杯競賽”活動,積極推進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配套工程建設。遼河三角洲開始全面大規模開發,大幅度增加了水稻耕地面積。成熟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體系不斷完善,並且得到普及。水稻優質品種不斷推出,遼粳、288、294,尤其是盤錦自主培育的優質品種遼鹽2號、鹽豐47、鹽豐49等,得到稻農的廣泛認可,優良品種種植範圍不斷擴大。無公害、綠色、有機理念深入人心,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產品產量不斷增加。2006年,盤錦水田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57.56萬畝,每畝單產622公斤,總產量近百萬噸(979978噸)。


盤錦的水稻及農業科技的發展,收到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領導人及一些國際友人的高度稱讚,稱“盤錦種稻水平是世界之首”。


六、百折不屈、開天闢地的盤錦農民


盤錦出土的石斧、細石器、彩陶片等文物,可以表明早在5000年前,盤錦境內就有先祖在此生產、生活。歷經滄桑鉅變,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盤山建廳時,農業人口13萬,耕地1.4萬公頃(21萬畝)。”境內多數土地仍為自然狀態,當其所含鹽鹼上升到地表時,壯如積雪,白茫茫一片。雖然,盤錦地域自漢朝即設有官田,移民墾殖,但作為旱作物,不耐鹽鹼,產量底下,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盤錦最早的志書——《盤山廳鄉土志》始有水稻出產的記載。正是此後的百年間,盤錦農民曆盡艱辛,百折不撓、鍥而不捨地探索與追求,終成就高產優質水稻,年產7億公斤優質大米奉獻於人類。


一百年間,盤錦農民從一鍬鍬翻地,一提鬥一提鬥提水開始種水稻,經過一年年觀察,一歲歲試驗,對盤錦的地質條件,水鹽運動規律有了不斷深入的科學認識和實踐把握。從選擇適宜的低窪地種植水稻,稻連片提水灌溉種植水稻,再到翻地、泡地、洗鹼水稻種植流程的推廣;從旱直播,到水直播,到育苗移裁,再到育苗自由落體式拋栽培方式的改變;從溼潤育苗,到優質育苗,塑料薄膜保溫育苗,再到隔離層育苗、旱育苗、軟盤旱育苗等不斷增加科技含量,符合優質高產要求的育苗方式的演進,盤錦農民成功地適應了當地水鹽運動規律,形成了“以優良品種、防治病蟲害為主要內容的兩高一優栽培新體系。併成功地將這一整套科學先進的優質高產水稻種植技術普及到了盤錦農民的每家每戶。


百多年來,盤錦農民在水田開發的同時,為改良土壤,付出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盤錦農民高度重視改良耕地品質,堅持種地養地,施用農家肥,增加土地肥力。自1954年開始,盤錦全境每年開展群眾性大規模的根肥活動。採用堆積壓綠肥、挖燙泥、稻草還田、高茬收割等多種措施不斷改良水田土壤條件。正是這些行之有效的生態改良土壤的長期使用,才有了今天盛產優質盤錦大米的土壤品質。盤錦農民在土壤改良中種稻,在種稻中改良土壤,終於馴服了鹽鹼灘。


盤錦地區自1922年開始興修農田水利設施,到2006年,“全市有水田灌溉面積近160萬畝,擁有攔河閘2座,平原水庫7座,總蓄水能力1.9億立方米,排灌站216座,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排灌流量1600立方米/秒,支以上排灌渠道3703條,各類配套建築9.3萬座,形成了遇旱能蓄能調、遇澇能治能排、配套齊全、排灌成網的水利工程運行體系,為盤錦優質水稻生產,提供了保障。


百年間,盤錦農民對優質高產水到品種的探索,更是傾注了無數的心血,表達了對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盤錦自1913年到2006年試驗的品種幾十個,成功地選育了適合盤錦地質條件、水鹽運動規律氣候和條件氣候的優質高產水稻品種。“近30年水稻品種至少更新過10代。”(《試談盤錦的稻作文化》沈家駒)水稻在盤錦的鹽鹼地上歷經百年,紮根是屬不易,其優質品質的煉成,飽含了幾代人的心血。實可說:盤錦“百年育一稻”。


如今,盤錦境內哪裡的稻米更好吃,什麼品種的稻米更好吃,什麼時候的稻米更好吃,用怎樣的方法做出的大米飯更好吃,怎樣保證盤錦大米常年好吃,盤錦農民的心中是一清二楚。盤錦農民對水稻生產、稻米加工、科學食用等諸多方面都已經駕輕就熟,揮灑自如。實可說:盤錦百年探索,水稻種植終成一“道”(科學思想、技術體系、設施系統)。盤錦農民正是尋此道路,依此道形,為人類提供了7億公斤優質大米。


百多年來,盤錦農民始終秉持自然生態的理念,與這片養生的土地和睦相處,共生共存。所以有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雙臺子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了稻田養殖,稻田養蟹,再到蟹田種植的循環生態生產模式的產生。隨著盤錦農民生態認識的不斷提高,生態生產技術的不斷升級,盤錦農民正走在從綠色由有機的閃耀者人性光輝的生產、生活的發展道路上。


盤錦百年探索與追求,終成一道(稻),成就了一方優質高產稻米,也成就了不屈不撓,積極進取,包容豪爽,志在高遠的盤錦農民。

生產、生活的發展道路上。

盤錦百年探索與追求,終成一道(稻),成就了一方優質高產稻米,也成就了不屈不撓,積極進取,包容豪爽,志在高遠的盤錦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