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感覺很多人都戴過電子手環,卻感覺很少有人戴的時間超過一年?這是為什麼啊?

球探探


以前手機不帶計步,所以買個手環,現在基本都帶了吧,還有就是隨著時間流逝,不再有新鮮感了


H-yeah


也不是了看個人習慣。個人從17年5月開始鍛鍊。後來看到同事戴。也買了個。買的小米手環2。149還是蠻實惠的。當時報的想法是督促自己鍛鍊。說實在的這個價格能少一次感冒都出來了。17.5.28開始用的。老媽看著我用也買了一個。稍微晚幾天。6.1到手。

到現在已經用了兩年4個月有餘。主要用的功能就是。看時間。記步。鬧鐘。來電提醒。以及看晚上睡眠情況挺實用。已經用習慣了。待機挺好的。到現在衝一次電。仍然能用30多天。

最近打算換新手環。主要原因:1.手環記步總是不準。嚴重偏少。兩年多。沒有特殊情況每天走2萬步左右。最高一次4萬9。手環記錄的平均只有1萬6。最高3萬2。總公里顯示9400多。實際早過萬了。2.顯示屏顯示有些不清楚。尤其在戶外幾乎無法看


微笑0123456


手環買過兩個,覺得功能不夠用,第二個買的榮耀手環4,戴了兩個月吧,我同事買的小米3,也就戴了3-4個月吧,手環主要是不能離開手機,我拿著手機還要手環幹嘛,現在準備買個oppo的手錶,可以獨立上網的,這個還有點意思


Fury


沒什麼麻煩的啊。。。。最多就是手腕處帶著帶著會脫皮,發紅。至於充電,兩天在車裡充電一次,上車前插上充電,就不管了,到了公司後電充滿了,一點也不麻煩,我手機和平板,手環基本都在車裡充的。。因為平時開車多。


羽驍麟


電子手環的作用有些雞肋。

我買過兩三次電子手環,最後都放棄了。因為作用不大,而且用起來很麻煩。遠不能和手機相比。

手機雖然天天充電,但是手機的功能多,作用大是不可能離開身體的。但是電子手環不同,功能很少,而且作用不大。

比如計時功能這個功能,手錶手機都有,為什麼一定要帶電子手環呢?

還有語音功能。這個功能更嚇人,國人沒有對著手環大聲說話的習慣。

接聽電話功能。實際上用手環接個電話遠不如用手機方便。

深度防水功能。一般人誰到海底還看時間?

閱讀功能。電子手環那麼小的屏幕,閱讀體驗很顯然不如手機。

測心跳功能。實際上電子手環還沒有看到一個心跳測得準的。幾十元幾百元的一個手環能測能準你心跳嗎?特別是正常人,如果心臟健康根本沒有必要天天測心臟,因為天天都是一個數字,有什麼可看的呢?

睡眠功能。手環的睡眠功能主要是看你半夜翻身多少次。實際上睡眠很難馬上改善,測過幾次以後大概知道自己睡眠情況,就沒有必要天天帶著手環睡覺了。

根據我的戴環經驗。電子手環只適合於特殊人群佩戴。普通大眾並不適合帶電子手環。比如說老年人、心臟病患者、職業司機、登山運動員等。因為他們要面對特殊環境特殊人群,所以就是麻煩一點,也要帶上電子手環。

電子環要麼要天天充電,要麼要半年或一年充次電。有的手環換電池時要取出電池,這樣數據就會丟失,還需要重新調整數據,總之與它們雞肋作用相比是很麻煩的。

電子手環的功能還需要完善,還需要有更多的適合普通人需求的功能。在這方面電子手環做的還很不夠。


孟可的思想空間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我自己的手環帶了2-3年了。

買手環前,我是好多年不帶手錶,不習慣。買手環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下心率和睡眠情況。挑的時候,我重點了解下充電情況,我是不想要經常充電的那種。最後挑了個小品牌的。

先說電量使用,不開藍牙,可以保證有3周的使用;開藍牙,可以2周。這和宣傳的一樣,挺滿意的,我不喜歡用藍牙,所以絕大部分時間手機藍牙都是關著的,所以手機也省電些。一般1-2周開一次藍牙和app,同步下數據而已。

心率、睡眠也和其它一樣,沒什麼太出彩的。心率是半個小時或1小時才測一次,如果運動模式才會連續測,那樣當然費電。

測血壓,這個是沒有的,我也瞭解過,手環測血壓根本不靠譜,是技術上的問題,所有有也是噱頭,簡單點還好。

其它,也有什麼來電、鬧鐘、短信/微信/郵箱提醒,我試過,好用,但又不願被“頻繁騷擾”。

平時用的最多就是當表用,看時間還是很方便,比掏手機方便。這一用就3年了吧,當初才150買的。帶著個不是為了炫耀或追什麼潮流,而是是不是真的對自己有用。


IT的老司機


以前戴過小米手環,宜準運動手錶,雖然一個月充一次電,感覺好麻煩,後來直接買了卡西歐光動能電波表,啥都不用管



福哥7997


誰說的,我帶了好幾年了。早上六點上班,在宿舍用鬧鈴會打擾工友休息,手環很適合我上班用!



跳出一隻淨凡


我戴的是榮耀4running版手環,不過應該叫腳環吧。

用了兩年半了,不錯。



kuk軒轅雅伯


戴了三年了,相當的好用。記錄每天的運動成績,記錄有氧運動的心率,白天上班接個電話什麼的,還可以當IC門禁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