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真的害怕!”這場疫情之下,聽聽這些幼小心靈的呼聲...

焦慮、煩躁、苦悶、害怕......宅家防疫的這段時間,大夥是不是都有過情緒波動的時候?

說實話,居家幾個月不能隨意出門,是個普通人就耐不住,更何況是心理狀態尚在成長期的孩子們?

媽媽,我真的害怕!”這場疫情之下,聽聽這些幼小心靈的呼聲...


有的孩子,每天看著電視、網上的疫情新聞,內心會本能地害怕、恐慌;

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卻因為疫情,不能和心心念唸的小夥伴們玩耍嗨皮;

媽媽,我真的害怕!”這場疫情之下,聽聽這些幼小心靈的呼聲...


有的孩子,由於父母奮戰抗疫一線,只能自己孤單地守在家裡,期盼著父母能回家多陪陪自己;

有的孩子,不適應網課的教學方式,學習狀態低迷,沒有了往日課堂上的自信與激情。

面對這些情況,咱們做大人的,真心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媽媽,我真的害怕!”這場疫情之下,聽聽這些幼小心靈的呼聲...


那麼,居家抗疫期間,當孩子的心理狀態不佳時,作為家長和老師,咱們該如何做好調整與引導呢?

媽媽,我真的害怕!”這場疫情之下,聽聽這些幼小心靈的呼聲...


為了幫助廣大青少年緩解心理壓力,在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下,專委會委員周宗奎教授領銜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和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多位專家教授,策劃編寫了《中小學生居家抗疫心理導引》一書。

本書涵蓋了情緒調節、學習效率、生活適應、親子關係等四大塊和孩子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針對孩子在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給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請記住,孩子的心理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諄諄引導,也離不開家長的悉心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