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修惠:雙管齊下,2020一汽-大眾產品矩陣和體系後盾齊發力

2019年的收官,可以用“幾家歡樂幾家愁”來形容,縱觀整個車市,整體銷量同比下滑8.2%,而一汽-大眾終端銷量212.99萬,實現逆勢增長3.8%!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2020年的攻堅戰,一汽-大眾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修惠更加有信心。

銷量提升源於"持續進化"

2019年,一汽-大眾旗下三大品牌均取得突破,累計實現終端銷量212.99萬輛(含進口車)。其中,大眾品牌終端銷售139.8萬輛,同比增長0.5%;奧迪品牌終端銷售超過68萬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高達4.2%;捷達品牌在車型推出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銷量達到43,000輛,月均數據突破萬輛,一炮打響。在生產端,一汽-大眾達成全年產量203萬輛,成為2019年唯一產銷均突破200萬輛的車企。

董修惠:雙管齊下,2020一汽-大眾產品矩陣和體系後盾齊發力

好的產品需要強大的研發體系作為支撐。2019年,一汽-大眾建成了全亞洲最大的汽車試驗場,總投資9.6億元的新技術開發中心開工建設,業內首創、規模最大的智能網聯汽車模擬仿真研發中心落成,一汽-大眾的本土化研發能力進一步加強。同時,全年累計開發9款中國專有車型,更好滿足中國客戶多元化需求。

董修惠:雙管齊下,2020一汽-大眾產品矩陣和體系後盾齊發力

在2019年,一汽-大眾既推出探影、全新奧迪Q3,捷達VS5等多款高品質傳統能源車型,同時也在新能源方面發力,推出寶來•純電、高爾夫•純電、奧迪e-tron和奧迪Q2L e-tron,新邁騰GTE等搶眼的新能源新品。

面對"新四化"重塑汽車產業格局的浪潮,一汽-大眾主動積極探索新業務,已開展 "雙摩"佈局。其中,大眾品牌首個共享出行項目——"摩捷出行"已在長春、成都等城市落地,運營車輛超過5000輛。由一汽-大眾與大眾中國合資成立,一汽-大眾控股的摩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也於去年3月成立,為一汽-大眾自2019年起生產的所有大眾品牌車型提供數字化服務,包括自2020年起基於MEB打造的車型。摩斯智聯也將成為一汽-大眾探尋智能交通等新興領域的拓路先鋒。

三大品牌"更顯其能"

伴隨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興起,對於車企而言需要儘快適應與調整。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迪亞德表示:"未來,一汽-大眾將建立全價值鏈開發能力,致力於建立中國最優秀的汽車研發機構。依託生產數字化的普及,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並在12大領域實現零排放,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加速新能源、車聯網、自動駕駛的研發與佈局。"

作為綠色生產的樣板,佛山MEB工廠已經完成改造,可實現年產電動車60萬輛,2020年啟動生產,新的MEB電池車間也將同步建設。基於全新的發展需要,一汽-大眾將在2020年推出企業社會責任戰略2.0。在新聞年會上,一汽-大眾正式發佈"環境保護白皮書",集中展示了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措施與成效,以及未來規劃。

近兩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已從短跑衝刺期進入了長跑耐力期。一汽-大眾將"創變"作為2020年的全年基調,旗下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將聚焦"經營、戰略、體系"三方面,力爭在新一輪變革中繼續領跑,同時繼續強化高質量發展。同時三大品牌也根據各自定位,制定新發展策略。

大眾品牌將推出"相生共贏3.0"戰略,聚焦客戶生命週期管理、推進營銷數字化轉型、精進高質量銷售管理、助力渠道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方向,加速推進營銷變革。與此同時,大眾品牌將在2020年聚焦"精本立新",核心圍繞"營銷管理、夥伴共贏、客戶運營及數字變革"等方面開展工作。

雖然2019年的仗打得漂亮,但是一汽-大眾並未驕傲滿足和固步自封。早在2020年1月18日,一汽-大眾就制定了全年232萬輛銷量的新目標。董修惠表示:一汽-大眾計劃將再推出29款新車;同時一汽-大眾還將對生產、質量、研發、採購、人力資源、組織流程等各領域繼續優化,構築堅實的"體系後盾",全面保障和支撐年度目標的落地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