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價格會在什麼價位徘徊?

山野幽谷


我地區玉米最高價(玉米經濟人收),11月中旬前是從去年秋後的每市斤6角多一直漲到11中旬的每市斤0·78元,而後又逐漸下降到現在的每市斤0·72元。(玉米脫粒的費用和運輸的費用由玉米經濟人負擔)。再根據近幾年的玉米價格規律,我分析,今年的(春節前)玉米價格應該在每市斤在0·7元到0·8元之間俳佪,如果再降,我認為也不能低於每市斤0·7元,再高,每市斤也不能高於0·8元。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對否?


牛倌17


現在農民手裡的玉米也基本上沒有了,但是玉米價格會不會漲?仍然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因為如果現在玉米價格能漲高些,今年秋季的玉米價格也不會太差,漲總比跌了好。那麼,玉米真的會大漲嗎?來看權威部門的最新消息。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近日在談及玉米市場走勢時指出,儘管當前市場購銷有所回暖,但玉米消費的基本面還有待觀察。一方面玉米深加工利潤下滑。另一方面,非洲豬瘟的影響持續顯現。考慮到國家臨儲玉米庫存已大幅下降,市場供給壓力緩解,預計後期玉米價格將保持總體平穩。

農業農村部近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一季度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解讀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並回答記者提問。

什麼工作工資高?沒有工作經驗,他們靠什麼拿到高工資!

廣告

會上有記者問:去年東北地區新玉米銷售比較慢,農民手中的餘糧比較多。現在玉米的購銷形勢是否有好轉?預計後期玉米市場走勢如何?

唐珂介紹,去年新玉米收穫期推遲,企業入市的積極性不高,東北農戶的售糧進度明顯偏慢。2018年12月底,東北地區農戶玉米的銷售進度約37%,同比低了20個百分點。春節後,隨著天氣逐漸回暖及農戶變現的需要,東北地區玉米購銷趨於活躍,3月中旬,國家啟動一次性儲備收購後,玉米價格企穩回暖。3月底,東北地區三等玉米收購價每噸1600-1700元。

唐珂透露,目前,華北的玉米比東北每噸高200多元,帶動東北玉米向華北流動,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各方較為擔心的東北部分地區“地趴糧”銷售壓力得到緩解。2019年3月底,東北農戶玉米的銷售進度為85%,比前期明顯提升。

唐珂也表示,儘管當前市場購銷有所回暖,但玉米消費的基本面還有待觀察。一方面玉米深加工利潤下滑,特別是華北的酒精企業連續三個月虧損,工業消費短期內難有大幅增長。另一方面,非洲豬瘟的影響持續顯現。2月份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大幅下降,不利於下半年玉米飼料的消費。非洲豬瘟對飼料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市場對玉米、麥麩的需求少了,價格也下來了。

唐珂表示,考慮到國家臨儲玉米庫存已大幅下降,市場供給壓力緩解,預計後期玉米價格將保持總體平穩。

另據4月23日,由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等聯合發佈的2019年《中國玉米市場和澱粉行業年度分析及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玉米首次出現年度內的產不足需。!!!!!


小怡講談


今年玉米價格會在什麼價位徘徊?

全國玉米均價1957元/噸,從一月前的低谷1937元/噸上漲了20元/噸,以半年的價位為週期趨勢分析:當前正處於階段性谷底中,但呈現出緩慢上升的態勢,這就是未來趨勢性向好的變化,後期的價位將會越來越高。


說到今年的玉米價格,這需要分時期進行綜合考量,並非一成不變的趨勢:

比如一,上半年1-4月期間玉米的價位一路下跌。

此前19年初時玉米的價位減少,這歸功於玉米的收購計劃順利進行拉高了玉米價位。隨著後市玉米的收購陸續回落,以及臨儲玉米拍賣預期的增強,在多方一致唱多看多的情況下價位一路回落。期間的價位從高峰值每噸1960元下跌至每噸1890元,四五個月內的降幅為60-80元/噸,摺合降幅3.5%。


比如二,年中時期的5-9月期間,玉米的價位隨臨儲玉米拍賣而上漲。

於5月23日今年啟動了臨儲玉米拍賣,起初的庫存玉米成交率高,每週幾百萬噸的玉米出庫供應市場,緩解了市場中玉米的緊缺局面,不可思議的是玉米價位非但沒有回落反而上漲。

另外,5-10月正值玉米的種植生長期(5月各地的玉米種植期,9、10月是北方地區玉米的收穫期)沒有新玉米的收穫上市,整體有點處於趨緊的情況。所以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作用下刺激了玉米價位上調。


比如三,10月份開始玉米加速下跌,當前正處於谷底階段中。由於已止跌回升的狀態,後市的玉米行情向好將在時間的延續下衝擊今年的高點位置。

預計在今年的接下來的日子玉米行情延續緩慢上漲的態勢,12月底有可能每噸漲至2000元/噸,相當於較眼下玉米每噸上漲30元。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


小希時間


玉米作為主要的糧食品種,一般的價格穩定。根據中國商品期貨的玉米交割價格。玉米這幾年的價格在每斤0.65-1.2元價格浮動。今年玉米的主力合約價格換算下來大概每斤0.95元。



清雪冰炫


今年玉米價格會在什麼價位徘徊?
鍾情三農以為,2019年產玉米價格整體保持在1900元每噸上下是大概率的事件,也就相當於0.95元每斤。當然,這只是全國市場的均價,分散在具體的去來看,則有比較大的差別。例如,東北地區玉米均價能夠保持在1650元每噸上下浮動,也就是相當於0.825元每斤,而農民的賣糧價格則大概率是不超過8毛錢每斤。而華北地區的河南,山東等地玉米價格則有明顯的優勢,或在1950元每噸左右,摺合0.975元每斤,農民手裡的原糧價格在出售時,應該在9毛每斤上下。

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玉米均價為1830元每噸左右,摺合0.915元每斤,處於近年來的最低水平之一,甚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的1890元每噸。當下,東北玉米均價多在1600——1700元每噸之間,華北玉米均價則多處於1860——2010元每噸之間。
現在是2019年12月18號,令很多人頗感意外的是,今年的玉米價格不但沒有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強勢走高,甚至還出現了逆跌,不管是玉米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均是如此。

雖然目前全國玉米均價處於低迷狀態,而且兩大主產區現貨價格同樣低迷,但是短期內特別是在春節來臨前,鍾情三農幾乎看不到這些地區玉米價格上漲的希望,甚至還悲觀的以為,當前主產區玉米價格仍舊存在一定的下跌空間。當前的東北玉米購銷市場進入了一個“死衚衕”,具體來看買賣雙方,就賣糧者而言,一直期盼著自己的惜售將會脅迫企業或者收購庫點來高價收糧,就收糧者來說,則希望通過減少收購量以逼迫農民就範,最終實現其低價收糧的目的。展望短期內我國玉米市場行情走勢,春節前先小跌,年後再略漲將會是我國玉米市場的大概率事件。


鍾情三農


儘管目前已經進入8月份,但關於今年的玉米價格走勢,目前市場依舊存在著一些分歧。

從今年1-8月的玉米市場價格走勢來看,整體走勢可以用“憋屈”二字來形容。從年初的看漲,到後面的漲漲跌跌,整個價格空間一直維持在1.02-1.05元/斤之間波動(山東地區),東北地區則穩定在0.8-0.9元/斤,上不去,下不來。

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今年的養殖業的低迷。

從今年1-8月的玉米價格走勢來看,整體收購以深加工為主,而且深加工收購價格普遍高於養殖業收購價格——這也說明,在供給側改革下,我國玉米深加工的消費量已經能夠撐起玉米市場的半邊天,對今年玉米價格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僅僅依靠深加工,玉米價格還是走的有點難。

以臨儲拍賣為例,2017年拍賣了近6000萬噸的臨儲玉米,2018年拍賣了1億噸的臨儲玉米,而今年截至目前臨儲拍賣還未超過2000萬噸——可見,在養殖業低迷的背景下,玉米需求整體今年是下降趨勢,這也是為何今年玉米價格遲遲漲不上去的原因。

當然,除了需求是一大利空消息外,玉米市場還是有一些好消息的。

第一就是玉米的產量。天氣、加上國家加大大豆補貼等,都會對今年秋季的玉米產量構成影響。

第二是市場一直期盼的進口,可能會繼續推遲。

第三就是養殖業持續性。隨著時間的推行,養殖業的利空消息會慢慢向利多方向轉換,目前豬肉價格已經逼近20元。

最後,在玉米供給側改革下,需求的增長是大趨勢,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已經出現年度供需失衡的現象,因此,玉米價格長期看漲是一個大趨勢(前提是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市場未放開)。


每日糧油


我們農村現在的玉米價格,一元至一塊二毛錢一斤。就是現在的農村種幾個糧食是不能生存下來的,現在肥料上漲,一畝地除去生產成本之後所剩無幾,所以,農村人大部分年青人都願意出去掙錢,再就是稍微年紀大一點農民在家種地。正因為糧食很便易。農民們想辦法把玉米,和其它的雜糧,拿來餵豬,和養些雞。養這些東西總是要比玉米這些東西貴幾十倍。反正要想辦法把便易東西變的更貴一些。如,煮酒,做玉米粑粑等等,我就不一一的舉例子了。這樣農村人呆在家裡就會日子過的更好。到農村生存的人們有很多好的路子多的很。都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的經驗。為了美好的生活,大家有什麼好點子都獻計獻策吧?讓大家共享。寫的不好請多多留言批評。


懸崖峭壁上的農家人


今年玉米價格會在什麼價位徘徊?

2019年還剩最後一個多月的時間,估計有很多農戶想在下個月或者春節前把家裡存放的玉米賣掉,因此十分關心這段時間玉米的價格怎麼樣?

總體來說今年玉米收成不錯,到現在為止,華北等地區玉米大部分已經上市,而東北今年由於雨雪天氣的原因有所推遲。

我估計今年玉米價格在1~1.2元/斤左右,關內地區包括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地,估計價格能高點,也就是在1.2元上下,很難超越1.2元/斤。

而東北三省由於歷年是玉米種植大省,價格會更低一些,最高也就1元/斤左右。


影響玉米價格的因素有很多,要想知道玉米價格因為什麼原因波動,那麼就先了解玉米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一. 玉米的用途

1.玉米是養殖的主要原料

根據統計,每年我國玉米消費量的60%都用做飼料。玉米是最主要的飼料原料,它在飼料中提供能量,不管是養生豬,蛋雞肉雞等,玉米的添加量在65%以上。

2.玉米深加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近年來,玉米深加工的發展越來越快,應用也越來越廣闊。玉米主要用在玉米澱粉和食用酒精,燃料乙醇上兩個方面,然後又延伸到蛋白粉,賴氨酸,木糖醇等方面。

3. 玉米用於人們日常食用

玉米在北方地區吃的較多,山東等地的煎餅主要是玉米做的,現在超市裡一直出售的玉米麵,玉米粉,窩窩頭,還有玉米胚芽油,玉米在食用上也是應用越來越廣泛。



二. 今年玉米價格在1~1.2元/斤左右的原因

知道了玉米的主要用途後,我們分析玉米價格在1~1.2元/斤左右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分析,

一個是玉米的來源,今年的玉米大豐收,產量充足。另一個就是玉米的銷路,養殖用玉米的需求仍然少。

玉米今年產量高,但是下游用量少,所以價格不會太高。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1. 今年玉米單產總量上升,玉米豐收。

今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大幅減少,播種面積預計為4100萬公頃,比去年減少了大約110萬公頃,很多農戶改行種大豆了。

但是單產總量上升了,今年達到創紀錄的6.2噸/公頃,比上年增加1%,今年產量預計為2.54億噸。

2. 養殖用玉米總量比往年少

今年下半年有很多積極的措施,鼓勵農戶養豬發展規模養殖。根據9月份規模豬場的數據,整體的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

9月份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10%,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是要想恢復到往年同期的話,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

所以就今年來說玉米在飼料上的應用總量,還是比較少的,導致玉米價格不高。

3. 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高,終端銷售慢。

玉米深加工企業整體運行比較平穩,玉米澱粉的供應充足。

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10月底,玉米澱粉企業庫存總量為61.3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7.23%。

但是終端消費比較弱,玉米澱粉企業又不願降價,導致去庫存緩慢,從而影響了玉米的市場價。


4. 東北玉米近期大量上市,市場玉米充足,價格不會太高。

最近東北地區由於雨雪天氣等原因,導致新玉米上市較慢,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東北雨雪會天氣越來越多。

很多農戶害怕雨雪天氣變多導致玉米水分增加,不利於儲存發生黴變,很多準備年前賣糧的都會選擇下個月趕緊出手賣掉,玉米的集中上市也會導致市場價格不高。

三.總結

玉米價格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穩定的狀態,今年剩下的一個多月裡,估計價格也就是在1~1.2元一斤之間波動了。

如果農戶想在春節前賣玉米的話,最好趁現在到12月初這段時間,看著市場價格合適就可以賣掉了,不要等到年底集中賣糧的時候扎堆賣,那時候反而價格會更低。


農村養殖新鮮事


目前玉米正是青黃不接時候,總體看玉米價格也是呈現不斷上漲趨勢的,不過就當前形式看,今年玉米價格利好因素明顯多餘利空,個人預計其價格總體也將會比去年同期偏高,並呈現震盪走強趨勢。

目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扔在繼續,不僅農戶補欄意思不足,而且生豬存欄數量也是明顯不斷走低,雖然目前部分生豬價格空前高漲,但是養殖市場對玉米需求量將會明顯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弱,不過當前也有很多對價格明顯利好因素。

一是今年玉米播種面積減少明顯。今年玉米麵積減少,不僅因為供給側結構調整減弱,同時還有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及今年玉米播種適期,我國大範圍乾旱影響,導致玉米沒能及時播種,甚至播種後出現大範圍乾旱死苗等。據個人保守估計,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有可能比往年減少至少5-10 %不等。因此對減少秋季玉米市場供應,價格上漲利好。

二是今年玉米畝產會下降趨勢明顯。一個是今年玉米害蟲發生面積大,為害重。截止目前,僅就草地貪夜蛾一個害蟲全國已經有21個省份1000多個縣發生,玉米發生面積更是達到足有1000萬畝,按照其發生一般最低的10%為害損失計算,對於秋季玉米市場供應無疑也是很利好的因素。何可還有玉米粘蟲等其他病蟲為害造成的減產損失。二是天氣乾旱對產量影響也比較大。今年受乾旱天氣影響,不僅種植面積有所下降,播期總體也推遲,苗情長勢弱,加之近期玉米又普遍遭受高溫乾旱影響,對玉米高產更是不利。因此二者疊加綜合影響,玉米畝產將會下降趨勢明顯,對減少秋季市場供應,促進價格上漲無不利好。

三是國際貿易影響。受中美國際貿易摩擦影響,今年我國對進口玉米有所限制,進口關稅增加,加之貿易自我保護等因素,今年國際市場玉米衝擊對國內市場將會減弱,因此對提高國內價格利好。

四是玉米深加工需求量大,庫存不多,玉米缺口大。雖然畜牧市場玉米需求量減弱,但是近年我國玉米深加工能力日益凸起,需求量連年直線上升,結合當前市場臨儲拍賣等,我國玉米庫存壓力明顯減弱,而受種植面積減少,畝產下降影響,秋季玉米市場供應量減少,造成玉米缺口大,無疑對玉米價格提升利好。

總之,我國目前形式看,秋季玉米價格利好因素較多,雖有畜牧產需不旺因素等影響,但價格上漲支持動力足,所以個人預計其價格也會呈現上漲趨勢,並較去年同期偏高。個人分析,僅供參考。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按照數據來看,2018年年底,總玉米收購量在5500萬噸左右,到了2019年初不到4000萬噸。18年年底東北新玉米流通率佔了市場的5成,但是到了19年初已經不到3成,這其實不是說大家的糧食都賣完了,而是因為價格下滑都不願意賣了,所以,最近的行情,明顯看出惜售心理比往年都要高一些。畢竟電視上都說咱們國家玉米供應偏緊,再加上玉米產量主產區削減,部分地區天氣幹,讓總產量下滑,但各地深加工需求依舊旺盛。山東有朋友反應最近門前到貨100輛左右,大概在3000噸以上,但是跟去年比車少了很多,去年這個時候多了一天就200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