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療創新谷李保衛:從園區視角剖析疫情下創新企業面臨的挑戰

2020年的春天,一場新冠疫情,讓原本高速運行的中國經濟陷入“冰封”。


作為經濟發展中的主角,不少企業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疫情已經持續了3個月的時間,何時落下帷幕還未可知。在這場抗疫戰中,醫療醫藥創新企業面臨著哪些挑戰,又將如何突圍?


近日,動脈網專訪了北大醫療創新谷副總經理李保衛,他從醫療醫藥園區運營方視角,全面剖析了疫情之下醫療醫藥創新企業的機遇與挑戰,乾貨滿滿。


北大醫療創新谷李保衛:從園區視角剖析疫情下創新企業面臨的挑戰

(北大醫療創新谷副總經理 李保衛)


李保衛,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現任北大醫療創新谷副總經理。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世博昊澤醫藥研發有些公司副總經理等。工作期間,發表專業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科研著作3部。申請專利4項,授權2項。在生物醫藥專業園區運營、醫療醫藥創新企業孵化投資、醫工研產業合作等方面有豐富經驗。


疫情利好的四大領域,短期“危機”與長期“利好”


“事實上這次疫情對醫療行業企業而言,短期有負面影響,長期來看是利好。”李保衛評價道。


他介紹,根據浩悅資本研究院問卷調研統計,疫情利好集中的幾大領域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IVD精準醫學、醫療服務及智慧醫療等。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主要表現為抗病毒類小分子藥物、疫苗、抗病毒類單抗、核酸藥物、抗細菌/真菌等感染類藥物等。


疫情來臨之際,抗疫“神藥”瑞德西韋引發了高度關注。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目前唯一可能抗擊新冠病毒的藥物,一經報道就連續多天登上熱搜。除了瑞德西韋,實際上,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研究索引已達近300項結果,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了生物醫藥目前的高關注度。


“在這場與病毒的較量中,必然會迎來生物醫藥產業的重大發展契機。”李保衛表示。


疫情利好醫療器械領域包括:消毒領域、防護器具、遠程醫療機器人、ECOMO人工肺、體外循環支持系統等。在此次抗擊肺炎的大事件中,不少器械公司積極開發,馳援疫區,備受關注。創新型醫療器械為臨床帶去了更多的“可能”。


IVD精準醫學領域在這次疫情中也起著巨大的作用。疫情利好的IVD精準醫學領域包括核酸檢測、POCT、測序儀器及試劑、CRISPR檢測等。李保衛指出,核酸檢測在此次疫情中被迅速拔高,未來將贏來一波迅猛發展。


疫情利好的醫療服務及智慧醫療領域包括遠程醫療、第三方檢測、商業健康險、醫藥電商、智能讀片等。“遠程醫療是這次疫情的‘特殊贏家’,雲端服務正在高效改變民眾的接受程度,改變了過去問診的傳統格局。”李保衛說道。


“對於醫療產業而言,危機是暫時的,這場危機過後,醫療產業伴隨著國家重視、政策傾斜,整體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李保衛評價道。


創新企業如何找到“好項目、找錢、找人、找地”


對於創新企業而言,李保衛用了這兩個比喻來比擬園區扮演的角色。“園區像一所學校,企業如學生,判斷一個幼兒園的學生能否考上名牌大學,老師看得更準;園區像軍營,企業如士兵,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封王拜相。”他說道。


從園區的視角來看,創新企業如何走準“好項目、找錢、找人、找地”這四步,是成功的關鍵。


好項目即是好的產品或者服務,以北大醫療產業園精準醫療產業鏈為例,好的項目至少要具備以下環節的任意一環。


北大醫療創新谷李保衛:從園區視角剖析疫情下創新企業面臨的挑戰


他介紹,以“從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看基因檢測服務發展”為例。Gartner技術經歷了科技誕生的促動期、過高期望的峰值、泡沫化的低谷期、穩步攀升的光明期、實質生產的高峰期等四個階段。在科技誕生的促動期,資本的進入、媒體的吹捧,使其大熱。而伴隨著供應商兼併、倒閉,負面信息頻出,該領域迅速陷入低谷期。


“Gartner技術的發展週期表明,企業何時切入?是否能堅持不放棄?商業模式能否持續盈利?這幾點須重視,捋清。”李保衛說道。


北大醫療創新谷李保衛:從園區視角剖析疫情下創新企業面臨的挑戰


此外,他指出,能否很好地生存下來,創新企業還要判別是否找準了臨床的需求。“臨床需求是創新的源泉,比如醫療器械細分領域就存在著大量小微企業創新切入口,找到一個好的項目,成功了一半。”李保衛評價道。


創新企業如何“找錢”?從園區的視角來看,有四個渠道可以參考,風險資本(VC、PE)、商業銀行(擔保問題)、政府引導基金(直投、母基金)、其他(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融資)等。


企業找地怎麼選?首先,入駐園區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園區實際上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許多問題,讓企業無後顧之憂。“產業園區常常扮演著政府部門與企業溝通的‘村幹部’角色,園區不僅僅是提供了場地,還幫助企業去第一時間瞭解政策和獲取到好的政策,為初創企業的騰飛創造先行條件。”李保衛介紹。


就這次疫情而言,不少創新企業受到了影響。北大醫療創新谷園區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了一系列服務。包括:租金減免、贈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新券、空調設施設備免費維保、免費提供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及會議室、為回京人員提供隔離觀察酒店、為企業申請扶持資金及資質榮譽等。

選擇好的園區,十分重要。那麼怎麼選?應該看準哪幾點選?


創新企業入駐園區,要全方位考慮


如何選擇園區,李保衛建議,首先創新企業要關注產業細分園區以及產業鏈。根據企業定位,找到所在的細分領域產業鏈。清晰的產業鏈,穩定了上下游的存續,降低了物流成本,快速促進產品更新迭代,構建了成熟的人員流動環境。


成本是所有企業都比較看重的一塊。在綜合成本的考量上,重技術開發,應該選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重生產,可以選擇在各方面成本較低的二三線城市。


以醫療醫藥產業“人力成本” 為例,產業一線可選擇北京、上海等地,產業二線可選擇粵蘇魯川等省份重點城市,產業三線可選擇有一定醫藥醫療、產業基礎的城市。


此外,園區提供的服務也是考量的範疇。李保衛介紹,以北大醫療創新谷為例,北大醫療創新谷為園區企業孵化,提供整整13項服務。包括:物業條件、儀器設備、政策培訓、科創服務、文獻情報、知識產權、技術服務、研發管理、創新創投、創業十課、人才招聘、融資孵化、市場對接、媒體宣傳、產業落地等。


“選擇園區不僅僅是選擇一個辦公地點,還要全方位考慮其賦予的附加值。”李保衛評價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