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發動機俄羅斯的好還是美國的好?

用戶4034456241


世界航空發動機四巨頭:美國普惠和通用、英國羅羅、法國斯耐克瑪,可沒有一家是俄羅斯的,這是最明顯的差距。有業績才有錢,有錢才能開發最先進的新產品,俄羅斯已經在這方面越走越遠了,差距也會越來越大。目前俄羅斯發動機很大程度上吃蘇聯的老本,發動機領域是一種高投入、高科技、高風險、高壁壘項目,蘇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加上發動機領域難度更大,因此俄羅斯在這個領域吃老本,要比其他行業多吃很多年!

首先說說民用領域航空發動機,基本被英美法三國壟斷。美國通用是老大,其次是英國羅羅,之後法國的斯耐克瑪,排最後的美國普惠,四巨頭佔據了90%的民用航空發動機份額,包括中俄這樣的大國等瓜分另外的10%。而這10%的份額中恐怕俄羅斯的份額很小,可能沒有我國比例大,蘇聯時期俄羅斯軍民就2條體系,不搞軍民融合讓俄羅斯在發動機領域吃了大虧!

民用領域美國普惠在四巨頭最弱,但在軍用發動機方面卻最強,比如F-15、F-16的標配動力之一F100就是普惠的,F22的F119也是惠普的,F35的發動機F135同樣是惠普的。甚至普惠曾經是美國指定唯一軍用發動機供應商,居然養成了店大欺客的習慣,在F15發動機F100的毛病問題上拒絕改進,氣得美國國會直接引入競爭,由通用公司進行F110的研發,同時作為F15、F16的發動機供應商,瓜分了普惠的利益蛋糕。因為這個事普惠意識到了自己不是唯一的選擇,在四代機的F119、F135的發動機競爭中,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贏得了訂單,也不敢在與國會扳手腕了。

而俄羅斯在軍工戰鬥機領域的發動機技術可以說也不弱,蘇聯時期和美國軍用航空發動機性能不逞多讓(除了壽命要短一些外),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崩潰,和美國拉開了差距,甚至越走越遠了!

但目前俄羅斯在軍用發動機領域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比如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就領先美國,在戰鬥機發動機領域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但都是繼承蘇聯的遺產。毛熊非常善於搞“蠻力”,能夠讓全球最大的戰略轟炸機圖160達到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得不說蘇聯時期的專家們還是很有辦法的,俄羅斯繼承了這個遺產,仍然在這個領域保持著領先優勢。但是俄羅斯發動機與美國發動機相比,在精確控制和壽命方面還差這一個量級,壽命短,維修工作量大,不夠穩定等特點,造成俄羅斯發動機可靠性差一些和平均使用成本更高,油耗也比美國發動機更大,總體來說差距比較明顯!

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我國起步較晚還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改革開放前沒錢沒技術研發,改革開發後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觀念影響,很多領域都是拿來主義,正好80年代和西方關係好,買來了很多先機裝備,後來與俄羅斯關係也不錯,還買來了AL-31發動機,自己的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嚴重不足。當年的我們還很弱小,別人不拿我們當回事,也能引進很多裝備技術自己生產,但在高科技領域別人基本都不賣技術只賣裝備,發動機領域就是如此,造成我國起步很晚研發遇到各種難題,想引進購買又買不進來,因此這些年一直在補課!

不過和俄羅斯相比,我們的一大優勢就是有錢有人才(俄羅斯是有人才沒錢),WS-10B代表著我們的發動機水平已經開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WS-15如果研發出來,將是我國發動機領域一個徹底的翻身仗,相信總有一天,發動機生產商的巨頭中,會有我們自己的品牌的!


狼煙火燎


在蘇聯解體之前來講應該說差距並不大,而且各有特色,在當時美國在渦扇發動機發動機有優勢,而俄羅斯在火箭發動機,渦軸發動機上一些優勢。但總結的說美國稍勝一籌。

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難以對軍工企業投入資金,導致其技術發展緩慢,下面對各個時期的戰機做一番對比。


J57發動機是F4戰機發動機,加力推力達72.57千牛,而米格21的發動機則是R25_300發動機,加力推力為71千牛。差距很小。

在sR_71偵查上所用的J58渦噴發動機,是世界上第一款變循環發動機,推力達14.7噸,由於特殊的設計,讓sR_71可以在開後燃器情況下持續飛行。而對應的米格25所用的是R-15-300渦噴發動機,加力推力112千牛,據說可以在加力情況下飛一個小時,但我估計不可能,飛一個小時這發動機就直接報廢了。這是J58渦噴發動機採用超時代發動機所超越前蘇聯。


在第二代大推力發動機上是J75發動機,推力為117千牛,而蘇聯的第二代大推力發動機為AL21F,推力為110千牛。

在第三代大推力發動上美國代表為F100,推力為106千牛,而當時仍不成熟,而AL31F則於1985研究成功。推力125千牛,在1985年代F100已經改進到和AL31F相當。而且推重比比AL31好一點。基本相當。

而隨著蘇聯解體,美.國與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開始拉大,美國的F119發動機於1997就可以在F22上試飛了,但俄羅斯的AL41發動機由於蘇聯解體,已經做不出來,在2000之後重啟五代機計劃後重新研究發動機,至今還沒有定型生產,差距可見一般。

現在說俄羅斯的發動機已經落後美國至少15年,在壽命上,可維護上,推重比上都比美國差一點,現在這是設計思想造成的。


墨天工


各有各的特點,以至於美俄之間在發動機方面也是惺惺相惜,這一點也是有證據支持的。比如米格R-15B發動機、米格31的D-30F發動機,這些型號在同時代的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更比如RD-170是世界上最大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RD-180更是讓美國人愛恨交加,一方面它便宜,只有1000萬美元,美國人買了RD-180之後就產生了依賴感,以至於自己的同級別發動機都不想用了,去俄羅斯採購就好。

美俄鬧出矛盾之後要停止購買RD-180,可是發射聯盟方面的主力Atlas V火箭已經離不開RD-180。俄羅斯的產品特點在於便宜,但可靠性也不錯,對於美國而言,發射聯盟如果去搞本土同型號的火箭單價就更高,還不如直接買俄羅斯現成的。在航空發動機方面,俄羅斯的AL-31系列也足夠和通用F110加力渦扇發動機媲美,但在蘇聯解體20年後,俄羅斯的航發技術就有點力不從心了,2003年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開始服役,然後是2011年F-35使用的F135-PW-600服役。

但俄羅斯同期沒有相對於的產品出現,可以認為在2010年代之後,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落後了一些。蘇聯本來撐了二十年也算是可以了,如今俄羅斯最先進的航發依然是117S,如果讓俄羅斯重新研發一款可以用於F-35的發動機,有前置風扇的,估計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研製出來。論現在的美俄航發,美國的應該稍微強一些,但領先的不多,俄羅斯只要繼續養精蓄銳,那麼還是可以重新與美國的發動機平起平坐。


兵器瞭望臺


發動機是戰鬥機的“心臟”,也被譽為“工業之花”。全世界能製造飛機的企業有幾十家,但是能製造航空發動機的不到10家,其中,美國的普拉特·惠特尼集團公司,簡稱“普惠”,是美國最大的兩家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制造商之一。

不久前,該公司就研發出了全世界最強的發動機F135,推力高達23噸,成為世界上第一款,推力突破20噸的戰鬥機發動機。而之前的蘇-57隱身戰鬥機,安裝的是最新發動機“產品30”,推力達到18噸左右,這下又被美國反超了。而我國殲20裝備的是渦扇10發動機,最大推力僅為14噸,備受期待的渦扇15發動機,推力也才18噸,相對於美俄來說,還有一定差距。


但是,回顧中國發動機發展的歷程,發現差距在逐漸縮小。21世紀初,我國就將航空發動機列為重點科研項目,當美國研發出五代機的時候,我們還在研究四代機,而美國如今還停留在五代機的時候,我國已經追了上來,我們要相信,假以時日,中國肯定會造出國產性能出色的發動機,讓國產戰機從此不再受“心臟病”的困擾,真正的實現強國之夢!

科技公元,帶你瞭解最創新的技術,最創意的產品。


科技公元


民航機發動機不說了,俄毛差十萬八千里,我們說戰鬥機。個人感覺至少差了一代,美帝領先多了,最大推力大了快30%,而且美帝的最大推力是可用的,俄毛最大推力2分鐘後報廢。再說壽命,美帝一般在6000小時左右,俄毛1000-1500小時,很多朋友說戰鬥機作戰就幾分鐘的時間,壽命那麼高有鳥用,我幫你算個賬。美國航母每時每刻至少保持4機2組F18在天上,一前一後,4機一共8臺發動機,24小時一天就要消耗掉近200個飛行小時,一艘航母一年光最低的巡邏就要消耗掉7萬小時發動機壽命,11艘航母只有6艘執勤,就要42萬小時,如果是俄軍按照AL31的平均壽命900小時算至少一年要吃掉420臺發動機,俄羅斯一年頂多生產200臺,它根本達不到美軍的高度,按照美軍6000小時壽命算一年只要70臺發動機,然而美軍的訓練強度和作戰強度遠大於此,我估計一年需要500+,這樣的強度如果發動機壽命低的話誰都受不了!一個合格的飛行員至少需要100小時飛行訓練,艦載機飛行員要翻倍,美軍海軍的標準是一年至少100小時,飛幾百小時以上的老鳥多了去了,真打起來,飛行員經驗和素質沒人比得過美國!


黑山老妖37625003


毫無疑問,是美國的航空發動機更為強大。

幾十年來,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一直是美俄英三國牢牢的佔據著領先地位。包括我國在內,任何國家短時間內是無法超越的。

就美國而言,我們不說上世紀的黑鳥偵察機的J58發動,就拿現在的F35戰機身上的F135發動機來說,就是所有國家都無法企及的存在。

F135發動機,是美國專為F35戰機量身定做的一款大推力發動機,推力有多大?其推重比10.5、加力推力達到19噸、最大推力(無加力)13噸,其19噸的加力推力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裝備戰鬥機的加力渦扇發動機能夠企及。而且F35B型號的發動機尾噴管可向下彎曲90度,達到垂直起降的功能。



不僅如此,美國最近完成了這款發動機的升級工作,升級後的F135發動機可提升F-35飛行包線內6-7%的推力,並且減少5-6%的油耗。推力由之前的43000磅,增加到45000(204.12kN),推力首次突破20噸大關:達到20.4噸。再次刷新了由它保持了多年的世界紀錄。

這個數字也許並不直觀,讓我們與俄製發動機比較一下,20.4噸的推力是蘇57戰機發動機推力的1.4倍,是蘇35戰機發動機推力的1.44倍,是我國引進的Al31發動機的1.65倍,正應了那句話“只要推力大,搬磚也能飛上天”



不僅如此,在使用壽命上俄製發動機也遠比不上美國。目前美國F22戰機的F119發動機最大使用時常,已經超過1萬小時,而且是普遍現象,證明其穩定性相當出色。而俄製發動機最大的使用壽命才剛剛突破3000小時。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所以說,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美國在全世界擁有絕對的優勢。無論俄羅斯還是我國都只能是追趕,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想要什麼彎道超車,根本不可能。


大寶視頻


這個讓人很難回答,因為美俄兩國的航空發動機水平都是一流的,它們之間很難說誰更高,究其原因,它們的風格不一樣,所追求的效果也不一樣。故而以一方標準來評價另一方的東西真是不合適。

俄式設計往往講究如何容易生產,強調大量生產與大量消耗,因為在俄方看來,作戰飛機屬於消耗品,只要能滿足一定的時限,那麼就可以了。故而俄式發動機在使用壽命上,往往不如美製發動機,往往強調成本,以便更換新換新。其發動機的成本也一樣便宜,與美製比幾乎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美製發動相當重視性能,使用壽命自然相當長,但是它的成本也更高,不要以為使用時間長就可以省錢,從使用的綜合成本上論,美式發動機一點也不省錢。所以美式省錢的說法,屬於根本沒看相關資料,只是簡單印象。畢竟,為增加使用壽命相當長,也需要付不小的代價。

這樣的差別主要技術發展方向的理念問題,單純的說,誰更好,並不合適。更何況,發動機技術也是不斷進步的,主要是消耗時間去改進,如今俄製117S發動機的大修間隔為1000時,總使用壽命為4000小時,這比以前的幾百小時有不小的進步。

俄製發動機一直沒有停止發展,比如:矢量推口技術方面,也確實相當不錯,美製發動機也有自已的獨特之處,所以不好比,誰更強。


麥田軍事觀察


毋庸置疑美國的發動機是世界超一流的,不光是軍機,更能體現航空工業水平的大型民機、運輸機、轟炸的心臟都屬美國強大。看看世界航空工業公司的對比就知道,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諾思羅普格魯門、西科斯基、通用動力!

在航空工業領域,俄羅斯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外,體系最齊全的,從大飛機到小飛機,從軍機到民機,都有能力。


四代重機


發動機這個東西是要求極高的工藝和技術儲備的。而且,發動機性能高低往往不能只看發動機本身。還要求整套的動力系統。

至於說美俄,或者說西方和俄羅斯的發動機從工藝上來講,西方的發動機確實要比俄羅斯好不少。但是工藝好不代表可靠性。美國開發的發動機確實引領了世界空軍的發展,而且性能,可靠性相對俄羅斯高一些

而俄羅斯的發動機明顯受到前線作戰思路的影響,就是能用就好,效率之類並不是特別重要,性能達標就行。追求數量和易造的思路。但是,俄羅斯人失策了,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軍機發展也陷入了停頓。由於產能不足,俄軍飛機的更新換代大受影響。而飛機的老化等等問題讓俄羅斯發動機的弊端顯現出來了。

近些年來,非戰鬥因素墜毀的俄製戰機相當一部分的原因均是發動機停車,包括T50航展上起火。而美軍的墜毀基本上出現在飛控和氧氣供用上。

另外一點,就是美俄在於發動機的分歧延伸至戰鬥機的發展思路。俄羅斯始終是期望以良好的氣動外形去實現更好的機動,而對於動力系統並不依賴。而美國則是更多的希望以新型的技術去實現。從米格29和F16的對比就能看出來,雖然說,米格29機動性似乎更好一些,但是真正去開的時候還是F16好上手一些。畢竟飛控,比機械去操作簡單多了,當然飛控也不是完美的,一旦出了什麼故障也很難講。


諾頓殿下


我想這個應該是美國人的發動機技術更強大一些,因為世界上最頂尖的一些科學家都在美國,目前美國是世界的經濟與科技中心,一些特別偉大的發明都是在那裡出現的,而且軍迷都知道德國的發動機技術在二戰時期是非常強大的,那個時候歐洲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二戰德國人戰敗,其國家的一些先進科技和人才儲備全部都被美國佔為己有,這也是美國在二戰後快速崛起的基礎,

我想光是人才多這個選項在發動機領域一樣受用,俄羅斯地處寒帶,國家人才緊張,在發動機的研發上指定會差美國一籌的,而且研究發動機是一門複雜的技術,以目前俄羅斯的經濟,能維持國家完整已經是一件幸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