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发动机俄罗斯的好还是美国的好?

用户4034456241


世界航空发动机四巨头:美国普惠和通用、英国罗罗、法国斯耐克玛,可没有一家是俄罗斯的,这是最明显的差距。有业绩才有钱,有钱才能开发最先进的新产品,俄罗斯已经在这方面越走越远了,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目前俄罗斯发动机很大程度上吃苏联的老本,发动机领域是一种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高壁垒项目,苏联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留下了庞大的遗产,加上发动机领域难度更大,因此俄罗斯在这个领域吃老本,要比其他行业多吃很多年!

首先说说民用领域航空发动机,基本被英美法三国垄断。美国通用是老大,其次是英国罗罗,之后法国的斯耐克玛,排最后的美国普惠,四巨头占据了90%的民用航空发动机份额,包括中俄这样的大国等瓜分另外的10%。而这10%的份额中恐怕俄罗斯的份额很小,可能没有我国比例大,苏联时期俄罗斯军民就2条体系,不搞军民融合让俄罗斯在发动机领域吃了大亏!

民用领域美国普惠在四巨头最弱,但在军用发动机方面却最强,比如F-15、F-16的标配动力之一F100就是普惠的,F22的F119也是惠普的,F35的发动机F135同样是惠普的。甚至普惠曾经是美国指定唯一军用发动机供应商,居然养成了店大欺客的习惯,在F15发动机F100的毛病问题上拒绝改进,气得美国国会直接引入竞争,由通用公司进行F110的研发,同时作为F15、F16的发动机供应商,瓜分了普惠的利益蛋糕。因为这个事普惠意识到了自己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四代机的F119、F135的发动机竞争中,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赢得了订单,也不敢在与国会扳手腕了。

而俄罗斯在军工战斗机领域的发动机技术可以说也不弱,苏联时期和美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性能不逞多让(除了寿命要短一些外),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崩溃,和美国拉开了差距,甚至越走越远了!

但目前俄罗斯在军用发动机领域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就领先美国,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都是继承苏联的遗产。毛熊非常善于搞“蛮力”,能够让全球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图160达到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得不说苏联时期的专家们还是很有办法的,俄罗斯继承了这个遗产,仍然在这个领域保持着领先优势。但是俄罗斯发动机与美国发动机相比,在精确控制和寿命方面还差这一个量级,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不够稳定等特点,造成俄罗斯发动机可靠性差一些和平均使用成本更高,油耗也比美国发动机更大,总体来说差距比较明显!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我国起步较晚还走了不少弯路。比如改革开放前没钱没技术研发,改革开发后受“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多领域都是拿来主义,正好80年代和西方关系好,买来了很多先机装备,后来与俄罗斯关系也不错,还买来了AL-31发动机,自己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当年的我们还很弱小,别人不拿我们当回事,也能引进很多装备技术自己生产,但在高科技领域别人基本都不卖技术只卖装备,发动机领域就是如此,造成我国起步很晚研发遇到各种难题,想引进购买又买不进来,因此这些年一直在补课!

不过和俄罗斯相比,我们的一大优势就是有钱有人才(俄罗斯是有人才没钱),WS-10B代表着我们的发动机水平已经开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WS-15如果研发出来,将是我国发动机领域一个彻底的翻身仗,相信总有一天,发动机生产商的巨头中,会有我们自己的品牌的!


狼烟火燎


在苏联解体之前来讲应该说差距并不大,而且各有特色,在当时美国在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有优势,而俄罗斯在火箭发动机,涡轴发动机上一些优势。但总结的说美国稍胜一筹。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难以对军工企业投入资金,导致其技术发展缓慢,下面对各个时期的战机做一番对比。


J57发动机是F4战机发动机,加力推力达72.57千牛,而米格21的发动机则是R25_300发动机,加力推力为71千牛。差距很小。

在sR_71侦查上所用的J58涡喷发动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变循环发动机,推力达14.7吨,由于特殊的设计,让sR_71可以在开后燃器情况下持续飞行。而对应的米格25所用的是R-15-300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112千牛,据说可以在加力情况下飞一个小时,但我估计不可能,飞一个小时这发动机就直接报废了。这是J58涡喷发动机采用超时代发动机所超越前苏联。


在第二代大推力发动机上是J75发动机,推力为117千牛,而苏联的第二代大推力发动机为AL21F,推力为110千牛。

在第三代大推力发动上美国代表为F100,推力为106千牛,而当时仍不成熟,而AL31F则于1985研究成功。推力125千牛,在1985年代F100已经改进到和AL31F相当。而且推重比比AL31好一点。基本相当。

而随着苏联解体,美.国与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开始拉大,美国的F119发动机于1997就可以在F22上试飞了,但俄罗斯的AL41发动机由于苏联解体,已经做不出来,在2000之后重启五代机计划后重新研究发动机,至今还没有定型生产,差距可见一般。

现在说俄罗斯的发动机已经落后美国至少15年,在寿命上,可维护上,推重比上都比美国差一点,现在这是设计思想造成的。


墨天工


各有各的特点,以至于美俄之间在发动机方面也是惺惺相惜,这一点也是有证据支持的。比如米格R-15B发动机、米格31的D-30F发动机,这些型号在同时代的美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更比如RD-170是世界上最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RD-180更是让美国人爱恨交加,一方面它便宜,只有1000万美元,美国人买了RD-180之后就产生了依赖感,以至于自己的同级别发动机都不想用了,去俄罗斯采购就好。

美俄闹出矛盾之后要停止购买RD-180,可是发射联盟方面的主力Atlas V火箭已经离不开RD-180。俄罗斯的产品特点在于便宜,但可靠性也不错,对于美国而言,发射联盟如果去搞本土同型号的火箭单价就更高,还不如直接买俄罗斯现成的。在航空发动机方面,俄罗斯的AL-31系列也足够和通用F110加力涡扇发动机媲美,但在苏联解体20年后,俄罗斯的航发技术就有点力不从心了,2003年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开始服役,然后是2011年F-35使用的F135-PW-600服役。

但俄罗斯同期没有相对于的产品出现,可以认为在2010年代之后,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落后了一些。苏联本来撑了二十年也算是可以了,如今俄罗斯最先进的航发依然是117S,如果让俄罗斯重新研发一款可以用于F-35的发动机,有前置风扇的,估计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研制出来。论现在的美俄航发,美国的应该稍微强一些,但领先的不多,俄罗斯只要继续养精蓄锐,那么还是可以重新与美国的发动机平起平坐。


兵器瞭望台


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也被誉为“工业之花”。全世界能制造飞机的企业有几十家,但是能制造航空发动机的不到10家,其中,美国的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简称“普惠”,是美国最大的两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制造商之一。

不久前,该公司就研发出了全世界最强的发动机F135,推力高达23吨,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推力突破20吨的战斗机发动机。而之前的苏-57隐身战斗机,安装的是最新发动机“产品30”,推力达到18吨左右,这下又被美国反超了。而我国歼20装备的是涡扇10发动机,最大推力仅为14吨,备受期待的涡扇15发动机,推力也才18吨,相对于美俄来说,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回顾中国发动机发展的历程,发现差距在逐渐缩小。21世纪初,我国就将航空发动机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当美国研发出五代机的时候,我们还在研究四代机,而美国如今还停留在五代机的时候,我国已经追了上来,我们要相信,假以时日,中国肯定会造出国产性能出色的发动机,让国产战机从此不再受“心脏病”的困扰,真正的实现强国之梦!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


科技公元


民航机发动机不说了,俄毛差十万八千里,我们说战斗机。个人感觉至少差了一代,美帝领先多了,最大推力大了快30%,而且美帝的最大推力是可用的,俄毛最大推力2分钟后报废。再说寿命,美帝一般在6000小时左右,俄毛1000-1500小时,很多朋友说战斗机作战就几分钟的时间,寿命那么高有鸟用,我帮你算个账。美国航母每时每刻至少保持4机2组F18在天上,一前一后,4机一共8台发动机,24小时一天就要消耗掉近200个飞行小时,一艘航母一年光最低的巡逻就要消耗掉7万小时发动机寿命,11艘航母只有6艘执勤,就要42万小时,如果是俄军按照AL31的平均寿命900小时算至少一年要吃掉420台发动机,俄罗斯一年顶多生产200台,它根本达不到美军的高度,按照美军6000小时寿命算一年只要70台发动机,然而美军的训练强度和作战强度远大于此,我估计一年需要500+,这样的强度如果发动机寿命低的话谁都受不了!一个合格的飞行员至少需要100小时飞行训练,舰载机飞行员要翻倍,美军海军的标准是一年至少100小时,飞几百小时以上的老鸟多了去了,真打起来,飞行员经验和素质没人比得过美国!


黑山老妖37625003


毫无疑问,是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更为强大。

几十年来,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是美俄英三国牢牢的占据着领先地位。包括我国在内,任何国家短时间内是无法超越的。

就美国而言,我们不说上世纪的黑鸟侦察机的J58发动,就拿现在的F35战机身上的F135发动机来说,就是所有国家都无法企及的存在。

F135发动机,是美国专为F35战机量身定做的一款大推力发动机,推力有多大?其推重比10.5、加力推力达到19吨、最大推力(无加力)13吨,其19吨的加力推力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装备战斗机的加力涡扇发动机能够企及。而且F35B型号的发动机尾喷管可向下弯曲90度,达到垂直起降的功能。



不仅如此,美国最近完成了这款发动机的升级工作,升级后的F135发动机可提升F-35飞行包线内6-7%的推力,并且减少5-6%的油耗。推力由之前的43000磅,增加到45000(204.12kN),推力首次突破20吨大关:达到20.4吨。再次刷新了由它保持了多年的世界纪录。

这个数字也许并不直观,让我们与俄制发动机比较一下,20.4吨的推力是苏57战机发动机推力的1.4倍,是苏35战机发动机推力的1.44倍,是我国引进的Al31发动机的1.65倍,正应了那句话“只要推力大,搬砖也能飞上天”



不仅如此,在使用寿命上俄制发动机也远比不上美国。目前美国F22战机的F119发动机最大使用时常,已经超过1万小时,而且是普遍现象,证明其稳定性相当出色。而俄制发动机最大的使用寿命才刚刚突破3000小时。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国在全世界拥有绝对的优势。无论俄罗斯还是我国都只能是追赶,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想要什么弯道超车,根本不可能。


大宝视频


这个让人很难回答,因为美俄两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都是一流的,它们之间很难说谁更高,究其原因,它们的风格不一样,所追求的效果也不一样。故而以一方标准来评价另一方的东西真是不合适。

俄式设计往往讲究如何容易生产,强调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耗,因为在俄方看来,作战飞机属于消耗品,只要能满足一定的时限,那么就可以了。故而俄式发动机在使用寿命上,往往不如美制发动机,往往强调成本,以便更换新换新。其发动机的成本也一样便宜,与美制比几乎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美制发动相当重视性能,使用寿命自然相当长,但是它的成本也更高,不要以为使用时间长就可以省钱,从使用的综合成本上论,美式发动机一点也不省钱。所以美式省钱的说法,属于根本没看相关资料,只是简单印象。毕竟,为增加使用寿命相当长,也需要付不小的代价。

这样的差别主要技术发展方向的理念问题,单纯的说,谁更好,并不合适。更何况,发动机技术也是不断进步的,主要是消耗时间去改进,如今俄制117S发动机的大修间隔为1000时,总使用寿命为4000小时,这比以前的几百小时有不小的进步。

俄制发动机一直没有停止发展,比如:矢量推口技术方面,也确实相当不错,美制发动机也有自已的独特之处,所以不好比,谁更强。


麦田军事观察


毋庸置疑美国的发动机是世界超一流的,不光是军机,更能体现航空工业水平的大型民机、运输机、轰炸的心脏都属美国强大。看看世界航空工业公司的对比就知道,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思罗普格鲁门、西科斯基、通用动力!

在航空工业领域,俄罗斯是世界上除了美国外,体系最齐全的,从大飞机到小飞机,从军机到民机,都有能力。


四代重机


发动机这个东西是要求极高的工艺和技术储备的。而且,发动机性能高低往往不能只看发动机本身。还要求整套的动力系统。

至于说美俄,或者说西方和俄罗斯的发动机从工艺上来讲,西方的发动机确实要比俄罗斯好不少。但是工艺好不代表可靠性。美国开发的发动机确实引领了世界空军的发展,而且性能,可靠性相对俄罗斯高一些

而俄罗斯的发动机明显受到前线作战思路的影响,就是能用就好,效率之类并不是特别重要,性能达标就行。追求数量和易造的思路。但是,俄罗斯人失策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军机发展也陷入了停顿。由于产能不足,俄军飞机的更新换代大受影响。而飞机的老化等等问题让俄罗斯发动机的弊端显现出来了。

近些年来,非战斗因素坠毁的俄制战机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均是发动机停车,包括T50航展上起火。而美军的坠毁基本上出现在飞控和氧气供用上。

另外一点,就是美俄在于发动机的分歧延伸至战斗机的发展思路。俄罗斯始终是期望以良好的气动外形去实现更好的机动,而对于动力系统并不依赖。而美国则是更多的希望以新型的技术去实现。从米格29和F16的对比就能看出来,虽然说,米格29机动性似乎更好一些,但是真正去开的时候还是F16好上手一些。毕竟飞控,比机械去操作简单多了,当然飞控也不是完美的,一旦出了什么故障也很难讲。


诺顿殿下


我想这个应该是美国人的发动机技术更强大一些,因为世界上最顶尖的一些科学家都在美国,目前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与科技中心,一些特别伟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出现的,而且军迷都知道德国的发动机技术在二战时期是非常强大的,那个时候欧洲还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二战德国人战败,其国家的一些先进科技和人才储备全部都被美国占为己有,这也是美国在二战后快速崛起的基础,

我想光是人才多这个选项在发动机领域一样受用,俄罗斯地处寒带,国家人才紧张,在发动机的研发上指定会差美国一筹的,而且研究发动机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以目前俄罗斯的经济,能维持国家完整已经是一件幸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