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四已在實習,但是沉溺遊戲,擔心不融入社會怎麼辦?

歐陽秋妍


判斷個體是否沉溺遊戲,是要從其生活、工作、社交、精神狀態等多方面去衡量的。如果您正在實習孩子只是每天玩遊戲的時間長了一些,但是在工作、學習培訓、社交、吃飯等方面比較正常,精神狀態也比較好,您留不用過於擔心。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沉溺遊戲的標準及判斷

1.遊戲時間過長

一般指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甚至除了吃飯睡覺都在玩遊戲。

2. 投入金錢多

把有限的金錢用於買遊戲裝備、服裝,甚至延伸到現實世界中,如購買手辦及相關產品等。

3.社交能力變差

一般表現為在遊戲中,或藉助遊戲載體交流無障礙,但現實中,與人和社會接觸少,甚至牴觸,退縮,恐懼。

4.精神出現問題

主要表現為精神恍惚,性格變化。特別是不注意生活環境的衛生,不按時吃飯、缺少與人交流,心情低落等,要更加註意,此時考慮有抑鬱的可能。

成年人沉溺遊戲同時還有以下危害:

1.影響學習、工作

2.影響家庭成員、夫妻關係

3.影響親子關係,特別是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4.浪費時間

5.浪費金錢

6.身體損害

7.誘發犯罪

具體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坐一下判斷,希望能夠幫助您。


輔導員範兒


這種情況孩子比較難改啦,我在大學工作直接接觸同學有一位湖北的同學在12年考到清華大學因為沉迷玩遊戲被勸退14年又考到我們學校毛病不改繼續玩以至父親停薪來學校陪伴就這樣都不改最後大三下學期就再沒有見到他還有個母親在樓道里直接就打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哇哇大哭都是應為孩子玩遊戲功課掛了4門,老師您說怎麼辦呀?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對這種事感處太深了,真的希望孩子們理解父母的心情,誰家的父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建康成長學業有成將來為社會做出貢獻。在校的同學們三思。


如初71181


首先還是找個時間好好的跟孩子溝通一下,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很容易跟父母之前有隔閡,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對於當代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遊戲是一種消遣時間的方式,但是沉溺於遊戲就不同了,最重要的還是要跟孩子多交流,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嘗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一下問題。


小靈故事匯


1.我認為可以從遊戲入手,著手從興趣找工作

2.當斷則斷,不要沉溺於遊戲多看寫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