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孫子兵法:其上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這一點,在官渡之戰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官渡之戰, 中國歷史上著名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發生於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峙於官渡(今中牟東北),進行大決戰。

三國時期,謀士眾多,各大勢力的領導者也都很重視謀士們的各種建議。在戰役過程中,各方陣營中的謀士各顯其能,在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地主豪強爭相割據。在袁紹和曹操兩大集團決戰之際,各方勢力都在審時度勢,選邊站隊。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張繡割據南陽,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張繡的謀士賈詡,認為袁紹外寬內忌,好謀不決,而曹操志向遠大,胸懷寬廣,必成大業 。勸張繡再次歸降曹擦,張繡接受了建議,曹操更是高興,不計張繡夜襲宛平大帳之前嫌,親切地拉著張繡的手,大擺宴席歡迎慶賀。

張繡果然在後來的官渡之戰中建立了大功 ,為曹操的勝利增加了勝算。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郭嘉是曹操帳下的著名謀士,曾為袁紹部下,後來轉投曹操。史稱郭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早在官渡之戰前,他就針對曹操不夠自信的心理,提出了著名的十敗十勝理論,鞭辟入裡地分析了袁紹與曹操的優劣對比。尖銳指出,袁紹有十條必敗的理由,曹操則有十條必勝的依據,從而打消了曹操的顧慮,堅定了戰勝袁紹的信心。

官渡之戰前,曹操想先除掉徐州的劉備,以解除後顧之憂,可又擔心袁紹趁機襲擊許都,便問計於郭嘉。郭嘉分析,袁紹優柔寡斷,劉備立足未穩,機不可失。曹操聞計起兵,大破劉備,逼降關羽。袁紹果然毫無反應。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正在曹操與袁紹對峙,形勢嚴峻之時,又傳來消息,江東孫策準備偷襲許都。此時,戰情根本不容曹操分兵回防。若許都失守,曹營必亂。看到曹操焦頭爛額,郭嘉經過分析,獻上了一個神預測:不用擔心,孫策輕率而不善防備,必將死於刺客之手。

巧合的是,孫策剛到江邊,就被仇敵許貢的門客刺殺。這下,郭嘉更成了神機妙算的化身。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四月,為求得初戰勝利,曹操親率大軍北上去解救白馬之圍。謀士荀攸,建議聲東擊西,佯裝渡河攻打袁紹後方,誘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再派輕騎突襲,進攻白馬的袁軍。曹操採納了荀攸的計策,派張遼、關羽率軍前往,關羽萬馬軍中取顏良首級而還,曹操指揮徐晃乘勢跟進衝殺,袁軍潰敗。

袁軍雖初戰失利,但實力尚在。集結大軍於官渡附近,準備南下進攻許都。雙方對峙三月有餘,屢有交戰,曹操敗多勝少。加之糧食緊張,士氣不振,後方不穩,曹操就給謀士荀彧寫信商討,想要退守許都。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荀彧迅速回信 ,勸他一定要再堅持一下。

荀彧信裡寫道:您用袁紹十分之一的兵力,在有限的範圍內據守著,扼住袁紹的喉嚨使他寸步難進,已達半年之久。從情理上看,他的勢頭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正是用奇謀的關鍵時刻,一定不能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

審配是袁紹的總幕府,他所做的一件事,可謂是對曹操的神助攻。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許攸作為重要謀士,正陪著袁紹在前方打仗,恰好有許攸的家人貪汙犯法,審配立即將其抓了起來。許攸深怕袁紹治他的罪,馬上去投奔了曹操。

許攸跟曹操是老相識了。一聽許攸來投,正在洗腳的曹操高興極了,鞋都顧不上穿,光著腳就跑出去迎接。

許攸是有備而來,深知雙方的底細。在許攸的再三追問下,曹操最後道出了缺糧的實情。許攸獻上了一條妙計:燒燬袁紹的糧食基地烏巢。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曹操即刻以計而行,烏巢在濃濃黑煙中化為灰燼,袁紹頓時兵敗如山倒,曹操以兩萬人戰勝了十萬之眾的袁紹,創造了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三國時期,不僅英雄豪傑輩出,而且智謀之士十分活躍。三國的歷史多彩紛呈,經典故事膾炙人口,也與謀士們貢獻的奇謀妙計密切相關。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他們擇主而事,相機而動,審時度勢,縱橫捭闔,深刻影響了三國時期的歷史發展。

郭嘉,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大功,官至軍事祭酒,封洧陽亭侯。公元207年,在隨曹操徵烏桓返回的路上,因水土不服,染疾而逝,年僅三十八歲。曹操痛苦地連聲呼喊:“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官渡之戰背後,謀士們的表現從各個方面影響著戰局
  • 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