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孙子兵法:其上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这一点,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官渡之战, 中国历史上著名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发生于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于官渡(今中牟东北),进行大决战。

三国时期,谋士众多,各大势力的领导者也都很重视谋士们的各种建议。在战役过程中,各方阵营中的谋士各显其能,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地主豪强争相割据。在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决战之际,各方势力都在审时度势,选边站队。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张绣割据南阳,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张绣的谋士贾诩,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不决,而曹操志向远大,胸怀宽广,必成大业 。劝张绣再次归降曹擦,张绣接受了建议,曹操更是高兴,不计张绣夜袭宛平大帐之前嫌,亲切地拉着张绣的手,大摆宴席欢迎庆贺。

张绣果然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中建立了大功 ,为曹操的胜利增加了胜算。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郭嘉是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曾为袁绍部下,后来转投曹操。史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早在官渡之战前,他就针对曹操不够自信的心理,提出了著名的十败十胜理论,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袁绍与曹操的优劣对比。尖锐指出,袁绍有十条必败的理由,曹操则有十条必胜的依据,从而打消了曹操的顾虑,坚定了战胜袁绍的信心。

官渡之战前,曹操想先除掉徐州的刘备,以解除后顾之忧,可又担心袁绍趁机袭击许都,便问计于郭嘉。郭嘉分析,袁绍优柔寡断,刘备立足未稳,机不可失。曹操闻计起兵,大破刘备,逼降关羽。袁绍果然毫无反应。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正在曹操与袁绍对峙,形势严峻之时,又传来消息,江东孙策准备偷袭许都。此时,战情根本不容曹操分兵回防。若许都失守,曹营必乱。看到曹操焦头烂额,郭嘉经过分析,献上了一个神预测:不用担心,孙策轻率而不善防备,必将死于刺客之手。

巧合的是,孙策刚到江边,就被仇敌许贡的门客刺杀。这下,郭嘉更成了神机妙算的化身。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四月,为求得初战胜利,曹操亲率大军北上去解救白马之围。谋士荀攸,建议声东击西,佯装渡河攻打袁绍后方,诱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再派轻骑突袭,进攻白马的袁军。曹操采纳了荀攸的计策,派张辽、关羽率军前往,关羽万马军中取颜良首级而还,曹操指挥徐晃乘势跟进冲杀,袁军溃败。

袁军虽初战失利,但实力尚在。集结大军于官渡附近,准备南下进攻许都。双方对峙三月有余,屡有交战,曹操败多胜少。加之粮食紧张,士气不振,后方不稳,曹操就给谋士荀彧写信商讨,想要退守许都。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荀彧迅速回信 ,劝他一定要再坚持一下。

荀彧信里写道:您用袁绍十分之一的兵力,在有限的范围内据守着,扼住袁绍的喉咙使他寸步难进,已达半年之久。从情理上看,他的势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正是用奇谋的关键时刻,一定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审配是袁绍的总幕府,他所做的一件事,可谓是对曹操的神助攻。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许攸作为重要谋士,正陪着袁绍在前方打仗,恰好有许攸的家人贪污犯法,审配立即将其抓了起来。许攸深怕袁绍治他的罪,马上去投奔了曹操。

许攸跟曹操是老相识了。一听许攸来投,正在洗脚的曹操高兴极了,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

许攸是有备而来,深知双方的底细。在许攸的再三追问下,曹操最后道出了缺粮的实情。许攸献上了一条妙计:烧毁袁绍的粮食基地乌巢。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曹操即刻以计而行,乌巢在浓浓黑烟中化为灰烬,袁绍顿时兵败如山倒,曹操以两万人战胜了十万之众的袁绍,创造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三国时期,不仅英雄豪杰辈出,而且智谋之士十分活跃。三国的历史多彩纷呈,经典故事脍炙人口,也与谋士们贡献的奇谋妙计密切相关。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他们择主而事,相机而动,审时度势,纵横捭阖,深刻影响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

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官至军事祭酒,封洧阳亭侯。公元207年,在随曹操征乌桓返回的路上,因水土不服,染疾而逝,年仅三十八岁。曹操痛苦地连声呼喊:“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官渡之战背后,谋士们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战局
  •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