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級狂風,10米高巨浪,軍艦是如何安全航行的?

軍艦外出航行,除了完成既定任務外,航海安全同樣重要。一般情況下,艦隊出海前都會提前獲知任務區域的海況、氣象條件,達到航行標準後才會出發。因此,如今的航海任務,很少出現二戰時期美軍航母被颱風摧毀的那種尷尬情況。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關鍵時候,軍艦還是免不了要去一些危險區域執行任務,這就對軍艦的適航性、抗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級狂風,10米高巨浪,軍艦是如何安全航行的?


一般而言,現代軍艦都能抵禦10級大風,10米高的海浪。那在如此惡劣的氣象環境下,軍艦是如何保證自身安全的呢?以我軍052級驅逐艦為例。

由於我國周邊海域較為平穩,為驗證艦艇的抗風浪能力,通常都會去往太平洋或者印度洋。長此以往,我國對艦艇的抗風浪能力就劃分了5個等級,其中最高級別的艦艇,可以抵抗12級颱風。排水量達到2500噸以上的艦艇,都要達到最高的1級抗風浪要求,052D導彈驅逐艦排水量高達7000噸,自然要達到1級標準。那它們是如何做到在大風大浪中臨危不亂的呢?主要有3點原因:

12級狂風,10米高巨浪,軍艦是如何安全航行的?


首先是外形設計。當前的軍用艦艇,大多都採用全封閉艙室,而且甲板四周還有很多流水孔,在風浪中行進時,基本不會發生艙內進水,能始終保持浮力大於重力。

其次是壓水艙設計。不倒翁的原理大家都知道,由於重心在底部,無論從哪個方向、用多大力氣推它都不會倒下。根據這種原理,軍艦也設計了壓水艙,出海航行時,壓水艙會被注滿水,從而將軍艦的重心轉移到船底,這樣一來,即便艦體發生45度傾斜,依舊能保持不發生側翻。

12級狂風,10米高巨浪,軍艦是如何安全航行的?


第三是減搖鰭。當壓水艙的糾正力已經不足以保持軍艦平衡時,減搖鰭就要發揮作用了。減搖鰭是根據魚類的腹鰭為靈感設計的仿生學產品,它被佈置在船底兩側,遇到波浪拍打時,就能產生一個與船體運動方向相反的偏轉力,起到了糾正船身的作用,減少了搖晃。目前,減搖鰭這種靈魂設計已經成為千噸級以上艦艇的標配,我國自主設計的減搖鰭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12級狂風,10米高巨浪,軍艦是如何安全航行的?


所以說,軍艦出海一般都比較安全,即使遇到大風大浪也並無大礙。至於排水量高達數萬噸的航空母艦,抗風浪能力更強,比如我國的首艘航母遼寧艦,就能在14級大風和15米高巨浪中安然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