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想買筆記本電腦,平時打遊戲比較少,價位大概在10k到14k,人生第一次買本本,求大佬推薦?

用戶65292723


微星Prestige 15,十代酷睿i7處理器,16g內存512g固態硬盤,GTX 1650Max-Q 4g獨立顯卡,15.6寸屏幕,72%NTSC。

雷蛇靈刃13潛行版,十代酷睿i7處理器,16g內存512g固態硬盤,GTX 1650Max-Q 4g獨立顯卡,13.3寸屏幕,100%sRGB色域,不管是工作還是遊戲都遊刃有餘。

MacBook pro 13,不管是閹割版的還是完整版的,配置可能都不如上面兩款電腦。但是Mac的賣點就是MacOS,mac os和windows有很大的區別,雖然剛開始可能不太適應,習慣了之後絕對是真香!而且流暢度和p3色域也是一大賣點。觸摸板和touch bar也比別的品牌的電腦好很多。缺點就是鍵盤。





IT司令


MacBook Pro 2019 13寸,很多人的第一臺 Mac

Mac 電腦中的 Pro 三個字母除了代表性能以外,也同樣代表價格。所以自從 2016 年 MacBook Pro 全新的觸控欄設計誕生以來,這款產品的價格沒有下降到 10000 元以下。可 10000 元對於大多數筆記本用戶來說都是一個極高的預算門檻。這也讓「MacBook Pro 很貴」這個印象一直沿襲至今。

而就在 7 月 9 日蘋果更新了一款全新的 MacBook Pro 13 寸,起始配置為:

▲1.4GHz 四核 Intel Core i5 處理器;

●帶有 Touch Bar 觸控欄和兩個 USB-C 接口;

◆13.3 英寸、分辨率 2560×1600 、P3 廣色域的屏幕;

■8GB 內存、128GB 固態硬盤;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45 圖形處理器。

而以上的這些配置看起來並不驚豔,1.4GHz 的主頻和 128GB 的硬盤在 2019 年甚至有一些「不上臺面」。顯然這是 MacBook Pro 的入門級產品。

在這之前這個位置上的是一款 2017 年發佈的、沒有觸控欄、處理器老舊的 MacBook Pro,它的售價是 10200 元。而新款 MacBook Pro 13寸 的價格為 9999 元。

1.4GHz 的四核處理器,比想象的好太多

在這一次的更新以後,MacBook Pro 13寸 就有了兩個明顯的檔位,即 9999 元起和 13899 元起。

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二者處理器的頻率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全新的 MacBook Pro 13 的處理器「僅有」1.4 GHz。相比之下,價格為 13899 元的 MacBook Pro 處理器是 2.4 GHz。

也就是說,新款的主頻參數只有 13899 元 MacBook Pro 的 60% 都不到。所以這也未免讓很多人會情不自禁地問:

「這個性能真的 Pro 嗎?」

想要證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兩個直接的衡量方式。我們可以選擇「跑分軟件」。例如使用大家最為常用的跑分軟件 Geekbench 來做一個對比,此時一個有趣的事實出現了:

MacBook Pro 13寸 9999 元版本跑分為單核:4827;多核:17832

MacBook Pro 13寸 13899 元版本的跑分為單核:4943;多核:18031

二者的性能幾乎接近。

MacBook Pro 13寸 13899 元僅以很微弱的優勢保持領先。也就是說,性能在跑分上並沒有反應出主頻的反差。當然這個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者在睿頻時分別是 3.9GHz 和 4.1GHz 差別不大的原因。

當然除了關注具體的性能表現,我們還是需要回到實際的體驗。

目前來說對於 Mac 筆記本來說,相對「Pro」一些的需求在辦公軟件、圖片後期、視頻後期這幾項。在辦公軟件上,性能一定是充足的。即使我打開一個超過十幾萬字、上百張照片的 Word 文檔也很流暢。而說到圖片後期,目前大部分用戶主流使用的是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使用 Lightroom 調整過程中顏色還原反應迅速,沒有遲滯現象。連續導出 30張 4400 萬像素的 Raw 格式照片只需要 2 分 40 秒。作為參考 13899元的 2.4GHz 版本是 2 分 28 秒。

而說到 Photoshop,圖層數量 50 個左右時,依然保持流暢,沒有卡頓。

當然重頭戲一定是視頻剪輯。

「剪一點片子」已經開始逐漸代替「修一點圖」,成為目前很多人購買電腦的重要需求。尤其是隨著視頻內容逐漸增多,做個抖音,剪個 Vlog 已經是必備技能。所以我們這裡就使用 Final Cut Pro X(以下簡稱FCPX) 做一個舉例。

伴隨本篇文章,我還製作了一個本機的視頻評測內容。所有的評測內容都是使用這臺 MacBook Pro 剪輯完成,原始的 4K 素材預覽很流暢,導出的的速度也很快。

也就是說,入門級別的圖片處理,新款 MacBook Pro 13寸 完全沒有因為主頻「1.4 Ghz」這個數字受到影響。目前在售的 2.4GHz 的 MacBook Pro 13寸 僅僅以微弱的優勢領先。

「更有用」的觸控欄

不管你喜不喜歡,觸控欄都是這一代 MacBook Pro 的標誌性設計。

觸控欄本身「是不是有用」在剛剛發佈初期有著完全不同的聲音。但是幾代更迭以後,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小。原因在於觸控欄對於專業用戶來說不是一個剛需功能,而對普通用戶來說的確又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尤其是在一些適配情況較好的軟件,例如 FCPX 中,更是可以為非專業用戶提高不少效率。不過從發佈開始,有觸控欄的 MacBook Pro 起始售價一直都屬於高價格區間。其本身也作為蘋果區分 Mac 筆記本「Pro」的標準之一,這也讓觸控欄最能幫助的用戶無法獲得體驗。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對於「科技博主」來說,觸控欄總是想要跟效率掛鉤。但是其實很多真實的用戶對於觸控欄的印象卻是「酷」和「高顏值」。這種滑動的操作方式,讓很多沒有接觸過的用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總的來說,當我們談論起這一代 MacBook Pro 的觸控欄時,雖然它並沒有想象的成功,但也的確讓功能按鍵區域「更有用」。

本質上普通用戶很少使用「快捷鍵」,對於電腦的操作全部都是依靠點擊完成。所以使用功能鍵的幾率較低,而能讓其有更多樣的使用方式,當然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比如,我會把底部的 Dock 欄放在 Touch Bar 上,節省屏幕空間。

所以當你考慮到這款 MacBook Pro 的售價已經來到 9999 元時,那麼觸控欄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亮點。

喜憂參半的蝶式鍵盤

很明顯,在有新設計之前,蘋果不會更換蝶式鍵盤了。但好在,經過這幾年的縫縫補補,蝶式鍵盤也在慢慢變化。可時至今日,只能說:

喜憂參半。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為什麼蘋果執拗地選擇蝶式鍵盤。這種鍵盤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在飽受爭議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使用。

答案當然是「薄」。

蘋果對於輕薄的追求一直不僅僅停留在「Air」產品線,在「Pro」上也一直在以此為原則。而蝶式鍵盤可以明顯地減少 MacBook Pro 的厚度。可蝶式鍵盤設計並不成熟,結果就是它的缺點和它的優點一樣明顯,甚至在一開始缺點會更明顯。

優點是是有著很大的鍵帽面積,很好的響應速度,這讓其擁有高打字準確率。這一點在你使用蝶式鍵盤之後,再使用其他鍵盤以後會深有感受。

缺點是是極短的鍵程帶來了糟糕的手感,使用起來就像是在敲鋼板。這對一些重文字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打擊。

以我自己為例,一旦碼字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後手指就會有明顯的痠痛感。痠痛程度也取決於你打字的方式是「敲擊」還是「按壓」。如果是敲擊疼痛感會更明顯。

不過不是沒有好消息,新款 MacBook Pro 的蝶式鍵盤的鍵程已經有了明顯地增加,雖然不是本質改變,但是的確「好一點」。

手感不好可以適應,但是穩定問題才是最令人擔憂的。從開始到現在,鍵盤某個按鍵失靈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即使蘋果已經不斷地做調整,但還是無法杜絕。

好在蘋果會負責到底。目前幾乎所有的蝶式鍵盤,只要出現問題蘋果都會負責免費維修。意料之中的是,這次的新款 MacBook Pro 也是直接加入了鍵盤維修計劃,算是一個安慰。

兩個 USB-C 接口和 128GB 硬盤

當然,你可能會說,既然二者的性能差別不大,為什麼蘋果還會有這樣一個明顯的差價。其實答案就隱藏在兩個重要的細節之中。

在 MacBook Pro 沒有更新 9999 元這個新版本之前,MacBook Pro 的起始硬盤是 256GB。這個容量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夠用」。而新款 MacBook Pro 9999 元版本的硬盤是 128GB。而如果選擇 256GB 價格是 11499,這個價格明顯就和 13899 相接近很多。

並且,我們也強烈不建議你購買 128GB 的版本,除非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存儲」方面沒有需求,否則還是 256GB 起步。想想,你的 iPhone 都已經是 512GB。

而當二者都是 256GB 時 ,2400 元的差別中除了前面有提到的主頻以外,還有一個 USB-C 接口數量的差異。

蘋果最開始在最輕薄的 MacBook 上開始正式使用 USB-C 接口,雖然 MacBook 在這次更新中正式下架,是否有後來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 USB-C 接口至少在今天看來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其好處已經隨著 USB-C 的普及開始逐漸顯現。

而在我看來,2 個 USB-C 和 4 個 USB-C 才是 9999 元版本的 MacBook Pro 13寸 和 13899 元的 MacBook Pro 13 寸影響使用體驗的區別。

因為雖然 2 個 、4 個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卻決定了你使用的場景。

不易察覺的是雖然數值上寫的是 2 個插口,但是實際使用時電源時一定會佔據一個插口。也就是說,新款 MacBook Pro 實際上在使用時,只有一個插口可以使用。這對於很多想要外接顯示器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因為顯示器在佔據一個接口以後,就沒有多餘的接口連接硬盤、讀卡器等等。

但是如果是 4個 USB-C 接口則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因此,這就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使用場景。這對更加專業的用戶是一定的限制,雖然你可以通過擴展塢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素質高的擴展塢不僅不便宜,也不便利。

也就是說,9999 元的 MacBook Pro 價格上的超低是建立在只有 128GB 硬盤和 2 個 USB-C接口的情況下。這 2 項因素在實際使用中遠比低主頻的影響更大。

對了,還有一個區別,雖然蘋果在官網上寫的二者之間的音響都是「高動態範圍的立體聲揚聲器」,但其實聽起來,是有明顯差別的。如果你在意音質,需要自己親自試聽一下再做決定。

價格,才是它最大的亮點

回到文章的一開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MacBook Pro 依靠 macOS 的獨特優勢和出色的工業設計(除了蝶式鍵盤)一直保持著一個很高的價格區間。尤其是在觸控攔誕生以來,甚至是把 MacBook Pro 的門檻定在了 14000 元。

這讓很多真正需要 MacBook Pro 的用戶,因為價格只好選擇更低一些的 MacBook 或者是 MacBook Air。所以當他們使用時,經常會獲得不盡人意的體驗。尤其是一些剛剛進入 Mac 生態的用戶,會發出「花一萬塊的電腦沒什麼用」的錯位評價。

但這一次的 MacBook Pro 來到了 9999 元,而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這個價格將會更低。不僅教育優惠價格立刻低為 9199,還會贈送價值 2789 元的 Beats Studio 3(去年贈送的是價值 1699 元的 Beats Solo)。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耳機,目前出售的價格至少在 1500 元左右。

也就是說,最終你可以用 7700 元左右的價格獲得一臺 MacBook Pro (當然我們還是依然強烈建議你加點錢上 256GB 版本)。而當價格不再是一個門檻時,對於那些從未使用過 Mac 電腦的用戶來說:

高效安全的 macOS、專業級別的顯示屏幕、標誌性的工業設計就變得極具吸引力。

所以,9999 元的 MacBook Pro 是蘋果對 Mac 潛在用戶,拋出的橄欖枝。


李小明的vlog


你跟我的情況比較像,如果是我付錢來買,會做如下的選擇:

  1. 一直用Windows系統,不想用新的系統,平時辦公多,那麼華碩的雙屏會適合你,靈耀X2 Duo,i7款的,小屏可以掛2個微信並排,大屏開日常文件。怎麼喜歡怎麼來……不要太爽
  2. 想體驗新系統,就上17款Macbook吧,14k左右的預算可以買標配的15寸i7款,用個3~5年,保養的好,至少還可以賣個8~9K,硬通貨,絕對保值…… 而且蘋果系統的純潔無跳窗廣告,快速反饋,絲滑流暢動畫體驗是Windows系統無法比的。
  3. 不管買哪一款,買之前可以到線下門店試玩下,喜歡了,再做決定。
  4. 祝你使用愉快!

BOB同學


如果打遊戲比較少,則可以選擇較為輕薄的全能本,我比較推薦下面這款

10代i7處理器,加上gtx1650mq的顯卡足以應付平常的工作娛樂。512+16G的搭配也恰到好處。同時重量1.6Kg,相比於一般的遊戲本要輕薄很多。

如果對性能要求高一點,也可以選擇下面這款敗家之眼。

性能上要強於上面那款,標壓的9代i7搭配1660ti,比較少打遊戲這個配置夠了。同時外形也比較好看。

上面幾款都不喜歡?那也沒關係,關注微信公眾號“數碼好物搜”,帶你找到每個價位適合的筆記本[靈光一閃]。


假本聰


CPU

Intel 酷睿i7 9700KF 1 ¥2649

主板

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 S 1 ¥699

內存

金士頓駭客神條FURY 8GB DDR4 2400(HX424C15FB/8 2 ¥255

固態硬盤

Intel 760P M.2 2280(512GB) 1 ¥669

顯卡

華碩PH-GTX 1660Ti-O6G 1 ¥2079

機箱

GAMEMAX 英雄 1 ¥159

電源

鑫谷GP600G黑金版 1 ¥289

散熱器

九州風神玄冰400 1 ¥89

顯示器

HKC GF40 1 ¥899

鍵鼠裝

黑爵機械鍵盤鼠標套裝 1 ¥142

總計: ¥7119


河南新華LYX


我給你推薦幾款

推薦一,創物者Machcreator

推薦理由:專為設計師打造的專業PC

推薦二,聯想YOGA C940

推薦理由:經典的360度翻轉和十點觸控,工藝化質感與性能的全新升級

推薦三,小米筆記本Pro 15增強版

推薦理由:IoT跨平臺聯動 媲美蘋果Airdrop

推薦五,聯想拯救者Y9000X

推薦理由:標壓芯配核顯,支持WIFI-6,配備95W Type-C PD充電器


科技犬官方


10k到14k可以買到相當好的本本了。

目前主流的系統就是蘋果和Widnows,你先決定選擇哪個系統。蘋果的話,會貴一些。但這個預算,對於13寸的MBP和MBA,任君選。

Windows的話可選的更多,品牌,種類,大小,不勝枚舉。因為你打遊戲少,所以我不推薦你在配置上要求過高。CPU選i5,好些的選i7。內存最好大些,你的預算多,我建議選擇16G。然後就是硬盤,選個500G的SSD。

還有其他的疑惑,歡迎放馬來問。


客在旅途


(6GB+128GB)1499元。

1500元以下,採用高通 驍龍 855處理器手機的唯一型號!

主要參數:

三星 Super AMOLED 6.39英寸滑蓋全面屏,403ppi;屏下指紋;後置攝像頭2400萬像素+1600萬像素攝像頭,前置1600萬像素+8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杜比全景聲,遊戲聽聲辯位很方便,電池容量3350mAh,18瓦快充。

2、海思平臺:

遺憾的是,海思平臺在1500價位下面只有麒麟 970,採用麒麟 980和990的手機價格就相對高了。而臺積電10nm工藝的麒麟 970顯然和高通 驍龍 855不是一個級別的,麒麟 970各方面都落後高通 驍龍 845,何況採用臺積電7nm工藝的高通 驍龍 855了?

3、聯發科平臺:

目前聯發科最高的是它在2019年底發佈的中端Helio G90T,7nm工藝處理器,1500元以下只有一款。

Redmi Note 8 Pro 6GB+128GB版1399元,8GB+128GB版1599元。

但是吧!作為中端處理器Helio G90T的性能在麒麟 810和驍龍 730之間。


雞爪數碼


如果不是拿筆記本玩遊戲,那可以選擇的空間還是很多的。1W左右的價位已經很不錯了。主要看處理器,儘量選擇比較新的處理器例如intel i7-9750h這樣的。內存ram選擇16GB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74986de1222404cb14dd8fac78f445e\

陸哥不愛笑


這個價位的還是要買個好的品牌的,可以看看大家的推薦來看看有沒有所喜歡的,性能方面可以看看魯大師檢測的跑分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