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為什麼劉邦用7年就統一了?

小眼睛啊董


這個問題非常好,不僅涉及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形態還涉及到了秦漢時期的國家認同。為何秦朝耗盡六代君主勵精圖治的結果才得以統一的國家,而到了劉邦時期卻只用了7年時間就實現了統一。

第一,社會均勢平衡。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霸實際上是在一種動態平衡之中,秦國春秋初年才剛剛成為諸侯國之一,發展的時間比楚國齊國之類的老牌國家短了很多。秦國的東面有三晉大地的韓趙魏,北方有義渠部落等少數民族,南方是巴蜀崎嶇之地。這些國家和部落已經在當地深耕熟耘多年,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根本沒有辦法在短期內一舉攻克。所以秦國北討蠻夷,南平巴蜀,再使用鯨吞蠶食、遠交近攻等多重策略才最終得到成功。

第二,秦統一後時期國家認同並沒有很快地建成,所以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加上項羽一共分封了十幾路諸侯,每個諸侯的實力就變得非常的分散。劉邦正是採取了逐步蠶食的策略才真正快速統一天下。換言之,秦國面臨的是七個具有相當勢力,百姓同仇敵愾,內外實力充足的強國。劉邦面臨的是十八路力量分散,不得民心的諸侯,只要打敗了項羽,天下即告統一。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 所處時代不同 :自從春秋時期開始,秦國建國之初就四面楚歌,強敵環繞 ,東鄰春秋第一強晉國,南有強楚,西有西狄,這時候保住根基已是頭等大事,想要稱霸更是難上加難!在戰國時代,經過一代代國君的奮發有為,秦國已今非昔比,三家分晉大大削弱了東進阻礙!楚國日落西山,腐朽沒落!西邊少數民族更是向強秦俯首稱臣!各諸侯國後來被秦國遠交近攻,利用各國矛盾,逐個擊破!

而漢朝的統一就相對簡單的多!

2 文化認知: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所以這時候武力統一併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秦始皇統一後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進行多項變革,其中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以此來加強國人對文化的認知,穩定社會發展,從而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而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在秦統一的文化思想上建立的!

3 民心所向:春秋戰國時期大大小小几十個諸侯國都形成了類似西方城邦國家的形態,各自為政,那時候的百姓只認同自己的城邦國家,秦國僅憑一己之力要戰勝東方各諸侯國強於自己幾十倍的人口,這讓秦國統一之路變得異常艱難!而到漢朝時期,百姓只有一個國家概念,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是每個平民百姓晝思夜想的事情,這時候只要能統一百姓就會全力支持!






鹹魚放映室影視剪輯


秦國統一花了多久?

關於秦國統一六國的最著名論斷,當屬漢代賈誼的《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如此看來,秦國的確花了數百年時間去積累實力,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但是,這裡頭還存在一個認識誤區,積累實力階段能不能算進統一六國的時間?廣義上來講,當然算了,畢竟秦國立國數百年後才昇華為秦王朝的,沒有秦穆公的稱霸,沒有秦孝公的變革,沒有秦昭王的南征北戰,秦國很難以一敵六。

但如果從狹義上來講,是不能算的,因為在秦始皇之前,天下還沒有形成“大一統”思想觀念,這個時期秦國的對外戰爭都屬於爭霸戰爭,即秦國對某國的軍事行動,主要目的是獲取城池土地,甚至有時候會處於外交考慮,經常把已經攻佔的城池割讓給某方。

比如著名的完璧歸趙故事,秦昭王為了得到和氏璧,不惜以15座城池來交換。從這一點來講,秦始皇之前的時代,是不存在所謂的統一戰爭的。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秦國統一六國其實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與劉邦從公元前209年起兵再到公元前202年統一天下耗時7年,時間上差不了太多。

漢統一天下與秦統一天下的區別。

萬事開頭難,自古以來創業者的難度是遠高於追隨者的。秦、漢同樣如此,在秦以前,天下從未經歷過一位君主能夠自上而下管轄到邊遠的一個郡縣,從未有過天下使用同樣的度量衡和文字,所以,秦統一的難度除了軍事上的考驗外,還需要面臨人心的整合。但到了劉邦的時代就不同了,在秦朝有過大一統實踐的前提下,劉邦的統一路線完全可以照搬秦朝,在漢軍的陣營中,既有來自原韓國的貴族,也有來自原楚國、魏國的士兵,而百姓因為有過十幾年的統一經歷,對於統一併不排斥,甚至能夠切身感受到天下一統之後戰亂的減少,生活的安定。

所以,自秦以降,人心的整合已經不是統一的阻礙,難度遠遠降低,只要君主具備實力,能夠知人善任,統一天下並不是問題。


秦皇漢武


首先說說這個命題,還是有點瑕疵的。

太史不過說了句“五百年而霸王出”,你就以為秦國用了五百年時間來統一天下?

其實,咱也不能從它建國時候開始算起吧。那會兒,秦襄公可只想老老實實做個諸侯,周平王剛東遷洛陽,就憑秦國那點隊伍焉敢造反?


因此,如果從秦獻公動了心思開始算起,秦國統一天下大概耗時150年左右吧。即便如此,劉邦所花費的那7年時間,也不過它的零頭。

那麼,劉邦真得有如此厲害嗎?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哈。

秦國在挖樹,劉邦在割韭菜

兩者的難度是什麼樣的差距呢?打個比方吧,如果說秦國在挖樹,那麼劉邦相當於割韭菜。

一、秦國的對手:800年曆史的戰國六雄

回到秦獻公那時,當時魏國風頭正勁,率先完成了李悝的變法和建立了一支橫掃千軍的魏武卒。秦獻公,這個流浪公子兩手空空地回到滿目瘡痍的國內,河西之地被魏國奪取,再無天塹可依的秦國已然岌岌可危。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秦獻公遷都到前線櫟陽,向國人顯示要奪回河西之地的決心。憑藉著自己多年在魏國偷師的那點東西,欲重振秦國的昔日雄風。

其他六國,南楚北燕東齊皆是建國700多年的資深大國,就是中間的趙韓魏,雖然新成立不久,可他們本來就是春秋最牛霸主晉國分裂而來,實力個個不容小覷。

話說平王東遷之後,不久東周列國便開始了大魚吃小魚的遊戲,能存活到戰國時期的諸侯,必然都有幾把刷子。那時的秦國想要動那些根基700多年的大國,猶如蚍蜉撼樹。

二、劉邦的對手:項羽和立足未穩的17路諸侯

反觀秦朝末年,那時的朝政落入宦官趙高手中,濫殺無辜,構陷忠良,可謂是大廈將傾。那時的秦朝如同爛了根的大樹,大夥兒聯合起來,歷時3年多便將其推倒。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後,諸侯各歸其國。那時,綜合戰鬥力排行老二的劉邦剛回到漢中,便聽取韓信的東略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秒殺眾多諸侯。

  • 實力最強大的項羽位於東方,且困於齊國戰場。

  • 其中實力稍強的章邯根本沒時間給漢中百姓修生養息,劉邦便帶著漢軍精銳殺過來了。

  • 項羽分封諸侯時,重武將而棄舊主,因此,許多諸侯正忙於處理家事,趙國、齊國家中打成一片,即便懂得唇亡齒寒,當時也無法顧及。


  • 家裡還算太平的諸侯,卻因根基太淺,實力完全無法與劉邦抗衡。

  • 劉邦雖被封在偏僻之地,卻誤打誤撞得了巴蜀之地的糧倉,解決了糧草的後顧之憂。

  • 劉邦擁有史上最強智囊團張良、陳平等人,軍事天團韓信、彭越、黥布等人,最終能反敗為勝,聯合拔掉了項羽這棵剛愎自用的大韭菜。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秦國從一個小白成長為帝國,並非一撮而就,是幾代明君和賢相的宵衣旰食換來的。因此,如果說秦國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那麼,劉邦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秦朝便是那個巨人。

劉邦入關中之後,蕭何便趕到相府、御史府等秦朝政府要地,取其律令、圖書,掌握天下的山川險要以及郡縣戶口。

就當時而言,這些東西可是秦朝的絕密資料,給劉邦之後奪取江山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 韓信能輕易打過黃河,穿越太行山,想必有一半是地圖的功勞。那些被曝光了家中關隘險要地形的諸侯,在韓信面前,就如同在裸奔,哪有不敗之理。

  • 蕭何有了詳細的郡縣戶口資料,可以從容為劉邦招兵買馬,使得劉邦從無後顧之憂。

  • 蕭何將秦朝的軍功賞罰制度推行到漢軍之中,鼓舞了漢軍的鬥志,提高了凝聚力。

  • 蕭何採用商鞅的農戰制度,使得漢軍無糧草供應之憂。

縱橫家

一、戰國中期是縱橫家的天下

縱橫家大概興起於戰國中期,蘇秦、張儀等人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攪動了戰國的池水。


而這些縱橫家並非只效力於一個主子,如同商鞅所言,他們唯利是圖,誰出的價格高便幫助誰。打個比方,秦國多次攻打中原,卻又被其他幾國聯合將其擊退,這些都得歸功於那些穿梭於各國的縱橫家。

正因為如此,戰國七雄雖然紛爭不斷,卻又能共處數百年,誰也沒有辦法將其他各國吃掉。

直到戰國末期,縱橫家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秦國才摧毀了困擾他上百年的合縱抗秦之盟。

二、楚漢時期:縱橫家已失去市場

反觀楚漢相爭時期,再也沒有蘇秦、蘇代這樣的縱橫家可以憑一己之力聯合諸侯,對抗楚、漢。

唯一有點縱橫家意思的是蒯通,他是韓信帳下的謀士,曾勸說韓信接受項羽的三分天下之計,卻被韓信謝絕了。我想,如果是當時的三蘇或者是張儀在世,興許韓信能回心轉意吧。

結語

同樣是統一天下,為何秦國用了150多年,而劉邦僅用短短的7年時間?

  • 兩國所面對的對手不同:秦國的對手是歷史800年之久的老牌六雄,而劉邦的對手是立足未穩的17路諸侯和剛愎自用的項羽;
  • 秦國是摸石頭過河的開路先鋒,而劉邦是借用秦國的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呼風喚雨的縱橫家使得戰國時期沒有哪家諸侯可以一家獨大,當他們離場之後,秦朝迎來了統一,劉邦亦是如此。

讀春秋思無忌


劉邦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建立大一統的王朝,與其出身息息相關。當過秦隸,見過秦王尊駕,立志男兒當如此。深知基層百姓之苦,知道他們想要什麼,充分利用百姓的力量。真正上兵伐謀,不戰而驅人之兵,所到之處,往往開城相迎。這就是民眾可怕的力量,而很多統治者卻忽略這巨大的力量,後悔不已!


誤入地質的男孩


我們常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話回答題主的問題也是不錯的。

我們先看看六國反的是什麼?

不少朋友會說:當然是暴秦了。為何反暴秦?因為百姓需要休息,而始皇帝不允許。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老百姓早厭煩了。好不容易天下一統,七國歸一,能歇歇了吧,始皇帝卻忙著修馳道、打南越等等。

始皇帝做的事情,我們後來人是最大受益者,所以我們可以說功在千秋!畢竟站著說話不腰疼。

老百姓既煩戰爭,又煩秦,也許更煩秦。

於是六國聯合起來推翻大秦。

七國難一統,除各國國力外,主要的原因便是之前沒有一統的勢力,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會怎麼樣,未知最可怕。

秦始皇讓天下百姓過了十年的和平日子,沒對比就沒傷害:原來這就是統一的滋味啊,真香!

爭權奪利是上層的事,底層百姓考慮最多的還是怎麼生存。

普通老百姓想什麼,還有比劉邦他們更清楚的嗎?

劉邦的功臣集團完全是底層出身,能做出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決定。漢朝的建立,除了劉邦等人的努力外,普通老百姓的選擇也很重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真當隨便說的?玩弄民心的,終會被他人背棄。

曹操一步步奪取漢室權柄,先是丞相,後是魏公,既而魏王。因為以前沒人玩過啊,第一次的阻礙都比較大。

司馬昭玩得比較大,想通過弒君來篡位,結果不太好。整體來說有曹操、曹丕的“經驗”,還是比較順利的。

到東晉南北朝,大家更習慣了,一代完成篡權,也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臥牛說歷史


秦國能統一六國,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的,前後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七代秦王約142年,完成統一。

秦始皇

其實,表面上看,劉邦用了幾年時間統一全國,202年建立漢朝。但是要知道當時是郡國並行制,中央並沒有實際統一。漢經過高祖平定異姓王,景帝時平定劉姓七國之亂,真正的統一是到漢武帝前127年“推恩令”,才分化王國,實現完全郡縣制的。這其實經歷了近一個世紀。

漢武帝


俞之學史


這個問題我覺得比較有意思,小黃來試著回答一下。

提問者說的秦國用了幾百年才完成統一,是從春秋開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我們要知道秦國從春秋時期就一直在打仗,但是直到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才開始強大起來,也為秦國最後一統天下創造了條件。

秦朝也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再來說劉邦那個時代,秦國二世而亡以後就一直都是天下大亂的局面。經過秦始皇的天下一統以後,老百姓都希望戰爭結束,天下統一 百姓安居樂業。

提一個觀點吧,統一速度取決於上一個王朝向地方分權的程度。

分權多,地方割據就強,統一戰爭就難打,而且越往後割據越強,越難打。

放權少,地方割據就弱,統一戰爭就好打,而且前期打得越快,留給割據勢力鞏固的時間就越少,後期就越好打。

上面這段話就是我認為劉邦只用了7年統一天下的原因


小黃論道談雙創


秦朝統一可是有一堆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抗的,劉邦的對手就少很多了,只有項羽。

秦朝統一

秦朝開啟統一之路以前,原來只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地方,因養馬有功被封為諸侯,與齊、楚、魏這些諸侯一樣。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正確的政策,讓秦國的軍隊戰鬥力和生產力逐漸鶴立雞群,但趙國、齊國、楚國實力也不差。而且那個年代也沒有這種統一封建朝代的先例,所以統一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漢朝統一

劉邦所面臨的情況就非常好了,當時國家已經統一,大家奪天下也是為了取代秦朝成為天下的主人。當時消滅秦朝的主要功勞還是在項羽,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將秦朝精銳全殲,後面只是一些掃蕩工作了。所以劉邦只需要擊敗項羽就可以立國了,劉邦也不負眾望,最終脫穎而出,建立漢朝。

一個新興的事物產生,是需要不斷演變和完善的,秦朝的統一之路就是如此艱鉅,而漢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佔了便宜。


以史知今


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為什麼劉邦用七年就統一了?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把這句話中的“世界”二字換成“歷史”,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秦統一六國之時,也漢初的天下歷史大勢有什麼不同呢?

秦統一之前,與秦統一之後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政治制度。這一點,在中學的歷史上就講得很明白了。秦之前,中國的政治制度是諸候分封制,而在秦之後,中國政治便成了郡縣制。這兩個政治術語的內涵有什麼不同呢?諸候分封制,不是天下統一的政治制度。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諸候王雖然有朝供天子的義務。但這種義務不是比較鬆散的。諸候國天子的義務不是強制性的。也沒有具體的數字規定。所以,到春秋戰國時,許多諸候國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到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實際影響力,大約也就是京城附近的一點地方。所以才有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其實就是諸候輪流做莊管事而已。那家諸候違反規則了,諸候中最強的那一方,就出來說話,維護規矩。

違護規矩,是要有實力的。所以,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等都是國力強盛的君主。但五霸中有個宋襄公卻並不是強國之主,而且,他“不擊半渡”的迂腐行為基本上成了歷史的笑話。這樣的一個宋襄公為什麼會成為“五霸”之一呢?說明一個問,五霸之所以能夠稱霸,因為講規則。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宋襄公無疑是用生命在維護規則的。所以,他也成為五霸之一。

到戰國時代,所有的規矩都打破了。君不君,臣不臣了。這也是孔子不出的原因。雖然是禮崩樂壞,但是,社會政治制度,還是諸候分封制。在周沒被滅之前,諸候和老百姓的心裡,都知道有個天下共主。天子是天下共主,諸候就是一國之主。

諸候之下,又有大夫。大夫是一地之主。大夫之下,又有家臣。諸候是天子分封的。大夫是諸候分封的。諸候大多是天子的親戚,兄弟叔伯之類。大夫也大多都是諸候的兄弟叔伯之類。大夫又有家臣或家宰。家臣又可以有自己的封地。

比方說,魯國是周公之後,周公是武王之弟。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後代。孟氏、叔孫氏、季氏是魯國的大夫。他們都是魯國國君魯桓公的後代。陽虎是季氏的家臣。魯國的後期,國君所佔的土地,還沒有季氏多。這與周天子的土地沒有齊楚等諸候國多是一樣的。

雖然戰國時期,體現出一種禮崩樂壞的情況。但是,政治權力還是由原來的分散向統一集中。這種情況就是歷史大勢。

周朝初年,武王伐紂滅商的時候,天下有八百諸候跟隨。這說明當時天下是有一個個的部落組成。天子相當於部落聯盟的首領。政治上不是中央集權的政治體系。到周朝末年,七雄爭霸的格局形成。原來眾多的諸候國都哪去了?不就是弱小的被強大的吃掉了嗎?七雄的形成,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歷史趨勢。

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難?因為這種諸候分封的政治體制,已經延續了千年了。各國的老百姓在心裡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政治體制。比如,齊國人對自己是齊國人,有身份上的認同。魯國人同樣如果。其它的韓趙魏也好,秦楚也好,都是這樣。因此,秦國併吞天下的統一戰爭並不順利,因為他面對的是全民的抵抗。趙國人只認趙王是自己的國君。趙國被滅,他們在心裡就會有臺灣省長所賣的“芒果乾”。其它國家也一樣。這個情況,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有所反映。所以,秦國要把一個一個的國家全部滅掉,建立起郡縣制。必然遭到全天下的抵抗。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任務。所以,秦國從富國強兵開始,經過六代人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個任務。

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立既對全天下進行了文化和政治上的統一工作,這就是“車同軌、書同文”以及統一度量衡。這些大一統的文化措施的實行。雖然消滅了以前各政為政的文化多樣性。但是,對社會交流和生產力的發展起到的是積極的作用。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到秦末亂起時,六國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沒有感覺了。只不過六國貴族的遺老遺少們心中不免常常懷念失去的榮光。

秦末之亂,又勾起了許多遺老遺小們心中的夢想。一些人就利用這一點開始做文章。比如項羽,就是楚國的後代做號召。但當時楚國的王族已經淪為放牛娃。沒有什麼號召力。只能成為幌子了。

(電視劇中的劉邦形象)

項羽的失敗與劉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待六國後代的態度上。有人曾勸劉邦復立六國後代。並說,這樣可以收拾人心。這個建議成立的條件是,六國的老百姓確實思想他們故主的後代。但張良勸止了劉邦,他告訴劉邦說。兄弟們給著你一起打江山,就是為了分點財富土地,現在你把財富土地都還給六國,誰還會跟著你混?於是,劉邦放棄了復立六國的愚蠢想法。事實證明,他做對了。同時,事實也證明了,老百姓根本不懷念六國之後。

而項羽在這個問題上,做的恰好和劉邦相反。他在取得勝利之後。真的復立了六國之後。但是,當時的六國之後,根本不據有老的六國那樣有群眾基礎了。老百姓們根本不認同他們是一方之主。原因很簡單。在秦始皇的手上,天下就統一。重回六國時代,就意味著,連年不斷的戰爭又要開始了。

也正是因此,劉邦在滅掉項羽之後。那些佔據各地的諸候。很快就被收拾了。

總之,劉邦的統一天下比秦國快的根本原因在於。秦之後,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再開歷史的倒車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