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生推薦你去看《友情之上》是想表達什麼?

黃應秋


電影《友情以上》確定在9.20在中國上映,這部男閨蜜轉變成男友的浪漫愛情電影也是早早吸引觀眾的興趣,電影在泰國上映時處於票房冠軍,相信故事情節應該是很好看的,一起期待電影的上映吧。

最近發出的電影海報算是又一個很別出心裁的設計,因為兩張定檔海報中都提出了“我的糖準備好了,你的ta就位了嗎?”的問題,還拋出了扎心的問題:你真的有勇氣約上你的異性好友來看《友情以上》嗎?這樣的電影確實會借給有喜歡的朋友,但不敢表白的觀眾們以勇氣衝破尷尬,尋找到幸福。

其中故事情節大概是高中時期潘本想鼓起勇氣向他最好的朋友琴告白,但因為擔心告白被拒連朋友都做不成,所以潘決定以好朋友的身份默默地陪在琴身邊。當琴愛上音樂製作人泰德以後潘卻不再滿足“好朋友”的身份,開始新的求愛大作戰。

希望在9.20之前還沒有找到真愛的朋友們加緊努力,在電影上映那天勇敢追愛,儘早找到自己的幸福,相信這也是電影最大的期盼。


螞蟻影吧


電影《友情以上》講述了潘和他最好的朋友琴陷入友情以上的關係長達10年。潘和歷任女友分手,琴都會開導他。每次琴和男友吵架的時候,無論她在緬甸、馬來西亞還是香港的哪個地方,她都會給潘打電話,然後潘就會利用自己當空少的特權坐飛機去陪她。有一天琴突然問潘:“你想沒想過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一起會怎麼樣?”潘知道這可能是他越過那條界限唯一的機會,但是他無法知道,如果這次脫離了友情以上,他們是將開始一段浪漫戀愛還是徹底友盡……

  中國影視粉對於女主角並不陌生,這次被稱為泰版“沈佳宜”的平採娜攜手泰國當紅小鮮肉Nine“小九”奈哈聯合演繹“愛情”的另一種模樣,依舊上頭無限極,讓多少人再次找到自己。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究竟有多少人在糾結無限極?無論如何,願所有的“喜歡你”都能換來“我也是”!

這就是一部“作女和備胎男曖昧十年終成正果”的故事。然而曖昧十年終成正果,真的還能找到當年的感覺嗎?彼此成為對方的最後選項,又能維繫多久呢?《友情以上》告訴男性作為一個備胎,你需要傾盡所有的去付出,說不定某一天你就被她看上榮幸轉正了,同時也在告訴女性,談朋友你要為自己準備好一個備胎,說不定某一天你就用上了。如此冠以愛情之名的演繹,不經讓人感嘆真是好一齣渣男配渣女



relover


會去看《友情之上》很大一部分緣由是影片中那段長達10年的曖昧,讓我有一種觸景生情的感覺。唯一和影片的大圓滿結局不同的是現實中的自己因為不願去承受那種看不到結果的期待,選擇了放棄,如是而已。

友情之上,戀人未滿,說穿了不過是兩個人的彼此曖昧罷了。

經歷過的人都懂那是一種何樣的煎熬,明明彼此的距離是那樣的靠近,近到幾乎一睜眼就能碰到對方的睫毛,然而我們卻真的只是朋友。

看著對方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你始終是對方的無可替代,然而卻終究不是那個能夠光明正大陪著她肩並肩的人。

就像楊丞琳歌詞裡唱的那樣: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何時該前進, 何時該放棄,連擁抱都沒有勇氣……

不是多麼新奇的題材,卻無比的貼近每一個曾經曖昧過的男男女女的心境,曖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承受的情感,沒有之一。


曖昧,不過是一個人的肆無忌憚和另一個人的小心翼翼

在《友情之上》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男主角和女主角長達10年的曖昧關係。在這場曖昧關係裡,他們是彼此最為重要的朋友,從學生時代的潘陪著琴見證了琴父親的出軌,到成年後的潘陪著琴去尋找琴的男友Ted的出軌事實,無論琴在哪裡,一個電話,一句我需要你,潘都會拋下一切,漂洋過海去陪伴在她的身邊。

潘會故意把巧克力抹自己滿臉,只為逗失戀的琴開懷一笑,而腿部骨折的琴也會在潘等車無聊的間隙,坐著酒店的行李拖車來送潘,如此甜蜜而又溫馨的互動,卻偏偏只是朋友。

然而潘真的只想和琴做朋友嗎?當然不是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潘是深愛著琴的,比琴的每一任男友都愛她,只是受限於朋友的身份,只能一直這麼曖昧著。

而琴也是清楚地知道潘對她的深愛的,因為清楚,所以才會肆無忌憚。因為她清楚無論怎樣潘都會陪在她的身邊,只要一個電話,他都會放下一切飛奔到她的身邊,所以她才能夠那樣肆無忌憚地享受著他的呵護卻不用付出絲毫。

她總是過分地強求對方在她需要的時候陪在自己的身邊,而一旦身邊有了新的對象時,潘又只能一個人默默離開。當然,你可以稱之為是功成身退,只是恐怕潘並不喜歡這樣的功成身退。

為了維持這段好朋友的關係,潘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心中的最愛。在琴的感情一地雞毛的時候,陪在她身邊的人是潘,在她為愛傷心的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依然是潘,為了這個所謂的好朋友,潘隨時隨地都可以放棄身邊的女伴,只為了以最快的速度陪在琴的身邊。

如此的小心翼翼,不過是成全了對方的肆無忌憚。所謂曖昧,從一開始就不是那麼的平等,註定了有一個人會愛的更多,也就傷的更深。

曖昧關係中的德西效應

一段曖昧關係中,總會有一個人付出的更多,就像是潘和琴兩個人之間的相處一樣,這個多是超出了朋友這個概念的。

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德西效應,即適度的獎勵可以有利於激發個體的內在動力,但過多的獎勵則會降低個體對於事物本身的興趣。用在男女關係中也同樣適用,當你給與對方適量的好時,這種好能夠吸引到對方,然而給的過量了,對方反而不會受到吸引。

很顯然,潘和琴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因為給的太多,予取予求,所以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琴反而會對那些給的不是太多的人所吸引。

其實在現實中這種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個人越愛對方,越是為了對方付出,最後反而變得可有可無。因為給的太多,在對方眼裡也就不再稀奇了,自然也就不會去珍惜。

生活中那些感情的備胎大多是這樣出現的。曖昧關係裡同樣也講求德西效應,給的太多,超出了對方想要的,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彼此的曖昧。

在另一部描述曖昧的影片《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裡的李寧和李彩華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一種關係。

李寧喜歡美術,李彩華就陪她選修美術課,李寧為社團做佈景設計,李彩華即使再忙也會挺身而出幫助她進行設計,無論在任何時候,只要是李寧需要,李彩華都會出現在她的身邊,然而這種好到了李寧的眼裡反而成了一種“講義氣”的象徵。

李彩華給的太多,多到她反而對他產生不了興趣,只能做朋友。

給的太多,過猶不及,自然也就無法吸引到對方了。

如何正確應對曖昧關係裡的德西效應?

兩個人的曖昧,總有一個人是痛苦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正確應對曖昧關係裡的德西效應呢?

很簡單,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遵循適度原則。該給的給,不該給的就先別給。

那麼什麼是該給的,什麼又是不該給的呢?

很簡單,既然是朋友,那麼就做一個真正的朋友,只給他作為朋友該給的,至於其他,那早已超出了朋友的範疇,早已跟你無關。

影片的最後,潘放棄了努力做回真正的朋友,並且只是朋友。到了這個時候,反而迎來了琴的反追,因為也是到了此刻她才知道,原來她是如此的需要他。

從前因為給的太多,所以早已成了習慣,一旦對方不再無所保留的付出,那個失去的人才會懂得去珍惜,去挽回。

所謂的曖昧,很多時候,不過是一種自我選擇的後果。從下定決心結束的那一刻,一切也都開始走上了正途。

真的朋友,亦或者是終成眷屬,當改變開始,一切總好過從前看不到希望的曖昧。


小智戲說


《友情之上》是一部泰國愛情,喜劇電影。該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潘和琴的關係以及他們之間的一些故事。潘和琴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介於朋友和戀人之間,其實也可以算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閨蜜”。而在他們之間的故事裡面,潘只要和歷任女友分手,琴都會安慰,鼓勵和開導他。琴只要和男友吵架,無論琴在哪裡,潘都會馬上買機票去找她,也是這樣的一種關係,最終在他們10年的友誼之間,琴主動的邁出了第一步。潘內心很激動,但是他沒有太大的勇氣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其實他真的希望可以和琴在一起。

如果有一位男生推薦我去看《友誼以上》的話,老實說,我個人認為他可能會有兩點想法。

第一,也許他只是單純的覺得電影的劇情不錯,想推薦給我看一下而已。

第二,如果我們真的是這種關係的話,也許他想間接的表達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假如我也有這個想法的話,或許我會主動說出來的。





Movie之旅


首先,

《友情之上》是一部泰國愛情,喜劇電影。該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潘和琴的關係以及他們之間的一些故事。潘和琴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介於朋友和戀人之間,其實也可以算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閨蜜”。而在他們之間的故事裡面,潘只要和歷任女友分手,琴都會安慰,鼓勵和開導他。琴只要和男友吵架,無論琴在哪裡,潘都會馬上買機票去找她,也是這樣的一種關係,最終在他們10年的友誼之間,琴主動的邁出了第一步。潘內心很激動,但是他沒有太大的勇氣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其實他真的希望可以和琴在一起。

這個男生可能想通過這個電影來影射他內心的想法,藉此機會告訴你,他想和你在一起,但是可能有沒有勇氣去說,希望你可以自己發現一些,或者再試探你的想法


記錄真實事件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友情之上這個片子,這個片子大概的含義是在朋友的上邊,我們常常說友情有餘,戀人未滿,所以說,你這個朋友如果是異性的話,他應該是想和你發生一些關係的,例如情侶。

怎麼做,要看你的心情,和你的感覺,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一個巴掌也拍不響不是,希望大家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