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22日財經知曉

一、【新聞聯播】

1、【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深圳:改革開放造就的嶄新城市

一路風雨兼程,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從今天起,新聞聯播推出慶祝改革開放40年系列報道《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今天來看深圳的故事。

深圳是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也是我國改革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地方調研就來到深圳,並多次寄予深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創新優勢、邁上新臺階的殷切希望。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託,深圳秉承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開拓精神,不斷銳意革新,創新發展。

這是發展速度令人稱歎的深圳,建市以來GDP年均增速超過23%,人均GDP位列全國第一,經濟總量躋身全球城市30強。

這是創新動力持續增強的深圳,創新指數位列全球第二,平均每天創造60多項國際專利。

這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深圳,高樓林立,綠色宜居,吸引了來自全球的510萬各類人才,被譽為創業之都、花園之城。

而在40年前,這裡只是一個沒有工業基礎的小漁村。這4張在深圳大南山同一位置拍攝的照片,記錄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0年時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漁村發展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大都市,深圳的滄桑鉅變源自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抉擇,更是改革開放金色成就的精彩縮影和生動體現。

1979年蛇口工業區的設立開啟了深圳波瀾壯闊的改革,也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作為我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在勞動、知識、技術、資本等多個領域率先“破冰”,進行了8次機構改革,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2012年12月,就在中國進入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深圳。在剛剛起步的深圳前海,總書記要求大家,要實行比特區還特的先行政策,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從深港合作到金融創新,從產業集聚到機制改革,前海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探索,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58項,全國首創或領先133項。

短短5年時間,這片昔日的灘塗就迅速崛起為輻射粵港澳的現代服務業新城區,成為國內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質量最高的代表性區域之一。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這是總書記對深圳的殷切期望,也是深圳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就在不久前,深圳市公佈了今年的改革工作要點,涉及到9大領域52項,每一項都細化了將要實現的目標和時間表。

當好試驗田,勇闖無人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圳正在繼續探索,為全國的改革開放破局開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豐富素材和鮮活經驗。

2、【王岐山將赴俄羅斯出席第22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並訪問白俄羅斯】

應俄羅斯、白俄羅斯政府邀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於5月24日至29日赴俄羅斯出席第22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並訪問白俄羅斯。

3、【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對外開放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增加農產品進口,是保障市場有效供給的需要,也是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會為更多國家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今年以來,我國農產品進口仍保持高速增長。一季度,農產品進口達320.3億美元,同比增加10.4%,貿易逆差增加12%。而從2004年以來,我國農產品貿易持續逆差,農產品進口額佔全球農產品貿易額的1/10。

當前,我國有龐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需要進行食品進口多元化佈局,來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

擴大農產品進口,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有更多機會搭上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快車。

目前,我國大豆進口量佔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4.5%,進口來源國主要為美國、巴西和阿根廷。我國大豆進口已成為全球大豆產量和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力。

這兩天,正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上,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展商與我國開展貿易交流。

為了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我國將繼續擴大農產品進口,分產品、分行業施策。

4、【最美基層幹部】範振喜:拼出好日子 共享富裕果

繼續走進今天的《最美基層幹部》。在河北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範振喜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始終堅持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村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每個月10日,是周臺子村給老人發養老金的日子,從最初每人每月2元錢,到現在60至70歲的老人每月300元,70歲以上的500元,雷打不動堅持了20多年。

在範振喜帶領下,這些年周臺子村先後建起了78幢新民居、文化活動中心、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務設施。

範振喜說,他為村裡每做一件事,就是一份感恩。原來在1992年,村裡致富剛有了眉目,範振喜卻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前期治療費要10萬元,那個年代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但鄉親們五十、一百的,愣是給他湊齊了。

自那之後,範振喜又患上了心梗、乾眼症等多種疾病,每天靠吃藥維持,可他一天不敢鬆懈。

當書記30多年,範振喜沒安排一個親戚進村辦企業或村班子。按縣裡有關規定,這些年他應得的提成達上百萬元,可他分文沒要,全部歸了村集體。

5、【農業農村部啟動深翻整地補助試點】

今天,農業農村部在東北四省區啟動深翻整地補助試點,按照每畝不超過2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深翻整地是黑土地保護的重要舉措,今年,我國深翻整地面積將達到1.5億畝以上。

6、【海南啟動自貿區“大招商”】

今天,海南啟動自貿區“大招商”,此次招商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此外,海南省還決定把海口市和三亞市作為重點發展區域,發展總部經濟。

二、【宏觀要聞】

1、【解析二三線“搶人大戰”: 只靠釋放福利走不長遠】

記者梳理了搶人大戰中各大城市採取的主要政策,主要為簡化落戶手續、提供住房補貼、對創業者提供資金補助等。面對各大城市間展開的搶人大戰,李蘭冰注意到其中存在的“同質化”傾向,“搶人從某個側面反映對人才的重視,本來是好事,但過度競爭的話就容易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她說。

2、【國家開展統計調查 告訴你“時間都去哪了”】

“時間都去哪了?”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一項調查將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記者21日從國家統計局瞭解到,從時間維度全面反映我國居民生產生活狀況的時間利用調查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5月份起進入現場調查階段。據介紹,該調查以自然人為調查對象,通過連續記錄被調查者一天的活動,獲得居民在工作學習、家務勞動、醫療衛生、健身鍛鍊、旅遊文化、休閒娛樂等活動上花費的時間。

3、【上市公司現六大問題 “三高”併購後遺症引關注】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及審核相繼收官。在對滬市上市公司的“體檢”中,“三高”併購後遺症凸顯等六大問題引發監管和市場參與各方關注。

4、【3月末全國產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9186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21日發佈消息稱,截至3月末,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已脫貧人口貸款餘額6353億元,產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9186億元。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國共有83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獲得信貸支持,帶動8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和產業發展;國家級貧困縣有12家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政策上市。

三、【產業動態】

1、【2017年民航運輸超5.5億人次 客運航班平均延誤24分鐘】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消息,5月21日,民航局發佈《2017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公報》指出,2017年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55156萬人次,客運航班平均延誤時間24分鐘,服務質量穩步推進。

2、【杭州計劃培育超千億規模生物醫藥產業】

杭州市政府21日發佈《促進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計劃到2022年,杭州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高地,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

3、【全球首個行業IPv6根服務器系統在杭州啟動上線】

全球首個行業IPv6根服務器“廣電根+華數根”21日在杭州舉辦的“2018全球下一代互聯網峰會”上啟動上線。該IPv6根服務器系統面向廣電網絡,由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與華數集團聯合建設運營,將深入推動廣電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

四、【企業動態】

1、【傳化金融發佈“物流錢包”APP 物流上市公司加速佈局金融業務】

5月21日,傳化智聯旗下傳化金融聯合中國銀聯、陝西富達等發佈了行業內首款為物流企業量身定製的移動端產品“物流錢包”。現場,陝西富達與上千家商貿客戶、物流企業成為“物流錢包”的首批用戶,共同體驗並完成了上千筆交易的下單發貨、運輸跟蹤、結算對賬和提貨服務等。裝上這款APP的商戶,今後的收發貨完全由自己“掌”控,付款更加便捷。

2、【田中精機:一致行動協議到期 公司目前無實控人】

5月21日晚公告,鑑於公司原4名實際控制人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已於5月18日到期終止,到期後原4名實際控制人將不再續簽一致行動協議,屆時公司股權較為分散,公司任何股東均無法單獨通過可實際支配的公司股份表決權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以及其他重大事項。經諮詢律師意見,公司目前無實際控制人。

3、【中國民企自主研製通用飛機GA20首次下線滑跑】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由冠一通用飛機公司自主研製的單發四座固定翼螺旋槳通用飛機GA20首架機在江西南昌順利總裝下線、並完成滑跑演示。未來五年,冠一通飛將在江西南昌航空城建成集研發中心、製造基地、試驗試飛中心、客服中心和飛行培訓中心五大功能為一體的通用飛機產業基地。至2022年,將實現年產200架飛機整機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