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場冠狀病毒疫情最先熬不住的就是房奴,你同意嗎?

quwulc


疫情期間最先熬不住的是小個體商戶。他們可能來自外地,在一座城市租著房子和鋪子,平日裡勤勤勉勉也就夠房租、鋪租以及日常生活與子女教育所需。疫情爆發時,他們剛好放假回家過年。人在家裡,疫情期間沒有開工做生意,每個月扣房租、鋪租的時間依然準時。

還有一些人囤了一些貨物,等著過年期間開門大紅。但今年,他們失望了。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疫情期間,還有人願意出來賣東西?不怕死嗎?他們也怕的,但是疫情沒有任何收入,最先搞垮他們的不是疫情,而是貧窮了。

其次,中小企業的老闆。中小企業可能平日看著不錯,結果一個持續較長時間的疫情把問題暴露出來了,抗風險能力弱!資金流對中小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因疫情的停工停產,最先扛不住的就是企業的資金流。

至於那些扛不住的房奴,如果疫情持續時間三四個月,通過信用卡借貸,親戚借錢等方式也能短暫度過這個風險期。至於熬不住的房奴們,只能說這是一場賭注。你高估了自己全盤的能力,你低估了世界的不確定性。提前預支未來收入的時候,你並沒有做好風險評估!


糖果媽媽育兒筆記


很同意這個觀點。我在三縣小城市,表弟買的是精裝修房,他是一個跑業務的,老婆全職太太,每個月4000多房貸,生活費2000多,平時一個月的工資緊緊巴巴,都沒有多少存款。二月,三月兩個月沒得工資,只有底薪800左右,現在3月11號了還沒上班,即使月底能上班,也得5月有工資發了,三個月房貸還有生活費也得兩萬吧,煎熬!


夏凌子


我就是一個房奴,只要老闆能發基礎工資,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宅在家裡,基本上沒有什麼生活花銷,只是買菜,只怕他不給發,這樣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其實我有些存款,但是疫情不能結束,復工日期一推再推,遲遲不能復工,長時間沒有進賬的話,有些存款也無濟於事。現在好想搞個副業,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建議。



多糖多醋多麻油


不只是房奴,所有收入有影響的人,閒不住的人都會熬不住。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還能安心有閒心宅在家的,要麼有積蓄,要麼不敢挑戰自己。

舉例來說,餐飲業的私企、私營的老闆們,應該是這次疫情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不管他們有沒有還房貸的壓力,他們的門面房是要交租金的,能夠安閒地宅在家裡,一味感嘆“完蛋了,遭殃了”有什麼用?只要願意動腦筋,肯吃苦,賺錢的門路真多著。

以我們小區為例,這一個月,我被拉進了數不清的群,各種團購,雞蛋鴨蛋雞啊肉啊,到奶啊水果啊鮮花啊,你簡直想象不到家庭主婦的戰鬥力,有人買十斤二十斤螺絲在家燒,賣燒烤的把所有的烤串穿好配好佐料送到小區門口,還有有渠道送烤鴨的送烤雞翅的,數不勝數,你看,餐飲業貌似不能開業,沒有顧客,有人就能挖出一片生機!

所以,沒有熬不熬得住,只有你想不想熬,願不願意熬,承擔風險的素質和身體力行的幹勁是相輔相成的!何況,網絡這麼發達,可賺錢的思路這麼廣,就看你在不在意,用沒用心啊!






秋水溢馨


也許吧,得看這個房奴的總欠款了,一般有固定工作的房奴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國家規定,疫情期間,工資照發。但是如果是個體,甚至無業的人就難說了,還有多套房的貸款,壓力會比較大。

看過一個報道,一個商鋪老闆,自己貸款的鋪子自己開店,每個月的流水足夠還房貸了。可是疫情來得太突然了,店開不了,沒有收入,房貸卻得照常還,老闆已經開始崩潰了。

我有一個朋友,也算是一個個體老闆,不僅有辦公室的房租,員工們工資,還有家裡的房貸,車貸,還要養活一家老小,本來有商業計劃,2月3月是有業務的,疫情期間,什麼業務都開展不了,上面說的支出卻是一個不能少,可以說收入為零,支出卻跟以往一樣,目前已經極度崩潰了。

所以,熬不住的不一定是單純的房奴,最主要的是那些既是房奴車奴還是小老闆的人。


九日如月


這個不是很同意。以我和我朋友為例:我們差不多會在還貸款的卡上存上三個月到一年的錢,一般半年的最多。因為中國大多數還是儲蓄習慣為主,未雨綢繆的思想觀念為多。比如我現在的店,幾乎沒有收入,現金流有點壓力,但我也沒有想把存在貸款卡里取出來。所以壓力最大的是小微企業,而不是房奴,炒房的我就不知道了。個人淺見。


吾易學


肯定是的大部分買房的都是窮鬼買的 而富鬼都是炒賣循環,富鬼貸款買房沒有幾個都是貸款做生意要麼炒樓盤,只有窮鬼貸款買房呀 不說了說了都是眼淚 我這3.5號的房貸又快來了 工資才發個基本底薪哪夠打房款的生活費不用了都不夠給銀行的,這次疫情給我也帶來很大的財產衝擊呀 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拿著基本底薪


檳榔哥


感謝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個人目前也是每個月還房貸,在瀋陽買的房子相對來說並不像一些一線城市那樣需要負擔那麼多,但是從1-3這三個月來看著實緊張一些。

當代買房需要做大量貸款的肯定都是有買房需求但暫無購房能力的,而這一部分人恰恰都是收入相對平均的普通人。

拿瀋陽來說,普通工薪階層在二環以內就不用考慮了,均價2萬以上,就算買一個60左右的小房子,每個月至少還款5千左右,按照瀋陽平均薪資,能將將支付起,且不吃不喝不花錢的就剩下20%左右了。

再看看三環(瀋陽目前剛到三環左右),由於房市膨脹,有調控下,均價也是在1萬左右。不要跟我說有6千7千的房子,是有,但是基礎設施肯定沒有齊全的!如此換算下來,每個月也差不多3-4千的房貸。

相較於各地方房價居高不下,開玩笑的講已經可以把買房列為當代第二大騙局了(第一是鑽石)。所以必然會有人扛不住,可是根本原因還是在個人收支能力上,所以提高收入,有效支出,慢慢的就好起來了!疫情當前沒有艱難和容易,堅定自己的心和意志就能衝破難關!加油[奮鬥][奮鬥][奮鬥]





職場大劉


對於此次疫情下,最先熬不住的一定是房奴的說法,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應該明確的一點是,首先熬不住的是窮人,尤其是沒有積蓄和現金流的窮人,當然,也包括含括在內的房奴。只要你手裡沒錢,如今高昂物價,又很多企業復工無望的情況下,肯定是最先支撐不住的那個群體。

其次,就算是房奴,也分幾種情況:

1、穩定工作,穩定收入,並不受此次疫情影響的那部分人,他們旱澇保收,福利穩健,比如體制內的國企的工作等,這些人即使購房時候也選擇了貸款,依然不會受到影響,甚至放棄還貸。

2、第二種就是有穩定工作,但沒穩定收入的群體。雖然沒有失業,但是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比如很多企業就只發部分工資了,那麼這部分人的收入受到影響,還貸壓力必然增加,雖不至於立即還不起房貸,但要看疫情影響時間,太久了,這部分人也會演變成首先裡的那類人,風險很大。

3、第三種當然是既沒有穩定工作,又沒有穩定收入的群體,這部分人對風險的抗壓能力非常脆弱,一旦超過三個月沒有持續收入用於還貸,房子將面臨被銀行拍賣回收的風險,這是最需要關注的群體。

4、第四種就是租房群體了,他們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房奴。當然,他們有錢的還是會繼續租住下去,沒有了收入來源無力租房的人,就要想辦法了,要麼回老家,要麼選擇其它當時度過難關。

但是,無論哪一種情況,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畢竟誰也不知道危險會以哪一種方式降臨自己的頭上,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防患於未然,才是應對風險最好的方式。

最後,祝所有看本人回答的人都毫髮無傷,大吉大利哈,記得點贊,好評!

謝謝大家!





公子無衣2020


在這場疫情裡其實最熬不住的不是房奴,是中端餐飲行業

就比如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在北京有八個直營店,成都和北京也有正在裝修的店鋪

1月15日武漢還沒封城,北京基本上一點風聲都沒有,我們各個店都在積極更商場溝通凍庫,積極儲備春節期間的食材.尤其是王府井還有五棵松店,自己單店就租了一個凍庫.以每天六萬流水的食材來儲備

1月23號武漢發佈封城信息,大家都知道了疫情的嚴重性,我們的年夜飯陸續被客人取消,少量客戶選擇打包,王府井以往都是靠春節期間的人流盈利,但是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大部分人由於口罩,消毒用品緊張,疫情嚴重都不敢出門,以往人來人往的王府井大街基本無人可尋,店裡基本一天就四五個顧客,但是我們春節期間留下下來值守的員工每個店都有十幾個,每個都是以一週內三倍工資留下來的

2月5日,北京市發佈不允許聚集性就餐,我們北京所有的店都害怕員工上班途中感染病毒,選擇閉店留人值守,整整一個月時間,春節期間所備食材基本浪費了50%.大家都知道餐飲基本都是供吃供住的,一些價格較貴又放不了太久的食材只能給員工吃,或者店裡擺攤賣,由於雲南食材價格都稍高,而且自己買回家不好做,銷量也差,基本都沒怎麼賣出去.

而好多員工都因為封村封城的緣故不能回家,公司只能咬牙養著

3月8日,疫情有所下降,我們店選擇排班上崗做外賣不接堂食但是由於平時外賣做的較少,每日流水只能達到幾百元,而且平臺抽成較高,基本掙不了錢,只能保賣出去的食材的本.

雖然國家對租金有所減免,但是目前商城提出減免的只有2月份一個月,而且只有兩三家店鋪所在商場提出減免,其他商場均無免租的通知

員工宿舍每個基本租金都在8000左右,每個店兩個宿舍,加上員工工資,商場租金,食材浪費,員工伙食,每個店都是幾萬幾萬的在賠.就連正在裝修的店鋪,由於無法復工,沒法繼續裝修,也在付著房租.

最典型的該是王府井店,以前基本都是靠節假日,還有遊客,由於疫情,旅遊已經基本暫停,今年暑假也有可能縮短或取消,周邊都是商場復工的都是商場員工,基本都是自己帶飯.門店暫定復工已經推到四月初

就連餐飲行業最牛的西貝,賬上的資金也只能撐三個月,更何況我們這種中小企業.

所以說房奴不是最熬不住的,應該是餐飲企業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