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給乳企帶來哪些新機遇?

疫情期間,營養健康、提升免疫力等話題受到消費者關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及4家協會發布的《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裡,將奶製品攝入放在了重要位置。這些倡議被乳製品行業視為利好信號,將促使更多企業投身大健康領域。

疫情會促使乳企未來研發中有哪些轉變?乳企進入大健康領域需要注意什麼?圍繞這些問題,新京報食品新聞部邀請伊利、光明、澳優、君樂寶、味全、養樂多6家企業以及行業專家,進行了一次“雲圓桌討論”。

【圓桌嘉賓】

劉學聰 澳優乳業中國區副總裁、豐華生物科技董事長

楊洪濱 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低溫事業部總經理

雲戰友 伊利集團總裁助理

謝宗鵬 味全總裁

平野晉 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振民 光明乳業研究院主任、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徐華鋒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核心觀點】

1. 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乳品對提升免疫力、促進健康的重要作用,飲奶習慣將進一步養成,膳食結構將更加合理。

2. 中國的益生菌原料更多被國外廠家和菌種佔據,嬰幼兒可用菌株更是全部為國外所有,這是行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和痛楚。

3. 乳品、益生菌產品是否對人體有健康作用,必須嚴謹地開展科學研究來證明。

4. 國內關於益生菌的計數、益生菌功能性的檢測以及生產規範等方面的法規,尤其是益生菌功能性檢測方面的技術尚不完善。

5. 技術與研發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如果脫離這一硬實力,只在健康概念上做文章,不利於企業的長久發展。

6. 當前乳業正在整體向高質量更健康轉型,不能因盲目跨界而顧此失彼;如果創新能力不足,也不能把握“大健康”發展的未來。

【業界對話】

新京報:疫情期間幾大權威部門的飲奶建議對乳品行業有怎樣的意義?

劉學聰:奶及奶製品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權威部門及時發出相關建議,對乳品行業既是積極利好,也要求我們不斷追求更高品質的發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楊洪濱:近幾年中國人均飲奶量大幅提升,但較發達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飲奶建議將促使國民對乳製品的需求由休閒食品變為日常營養,提升中國的人均飲奶量。

雲戰友:一方面,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乳品對促進健康的重要作用,飲奶習慣將進一步養成,膳食結構將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國民的健康需求也將激發行業繼續提升品質、加快創新,以更好的產品呵護國民健康。

謝宗鵬: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是未來國人飲食攝取選擇方面最大的變化與趨勢,比如牛奶營養攝取是否足夠、每天補充多少活性益生菌等,這或許對中國乳製品消費升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平野晉:奶及奶製品營養豐富,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疫情期間,相關部門建議進一步強調了奶及奶製品的重要性,對於培養國民食用奶及奶製品的意識和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引領乳企必達的使命。

劉振民:疫情期間,消費者對低溫乳製品尤其是鮮奶的需求激增,更多人認識並肯定了鮮奶的價值,並把鮮奶劃入了日常消費的範圍,乳品消費或將迎來拐點。

徐華鋒:疫情防控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民健康教育,勢必帶動龐大的健康產業消費,預測包括乳製品、益生菌在內的健康產業將出現新的商業態勢和增長勢頭。

新京報:疫情會促使乳企未來產品研發重點發生哪些轉變?

劉學聰:經歷過疫情,消費者比以往更瞭解營養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尋找滿足特定飲食需求及更多科學支持的產品。同時,根據消費者基因、腸道菌群等個性化定製的營養解決方案將受到更多關注。

楊洪濱:過去,大部分乳製品更重視產品風味,從口感出發做產品。如今消費觀念逐漸從關注“好喝”到關注乳製品營養價值。這就促使乳企迴歸初心,在健康功能研發上下功夫,特別是益生菌領域和活性蛋白領域。

雲戰友:疫情中,我們看到人的體質不同,健康需求有差異等,這就要求乳企在未來產品研發中要更精準地把握多元化需求。一直以來,伊利利用大數據等創新手段,精準洞察消費,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已成為產品品類最全的乳製品企業。

謝宗鵬:中國市場低溫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8%。味全的產品研發一直注重營養成分和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也將繼續拓展和佈局冷鏈乳製品品類。

平野晉:養樂多的企業核心不會因疫情改變。我們認為,對產品的理解和認知比產品的開發更為重要。未來養樂多將繼續發揮特長,洞察消費者對不同營養補充的需求,提供更好喝並能夠每天飲用的益生菌產品。

劉振民:健康意識的進一步提升,為乳品加速增長帶來契機。乳品與補充營養、均衡膳食、腸道健康等多方面有很高契合度,疫情後這些研發都有可能增強。

新京報:乳企在益生菌領域有哪些佈局和應用?

劉學聰:2019年,澳優入主在益生菌及發酵相關應用產品方面有豐富經驗的錦旗生物集團,這符合澳優擴充營養品業務的發展戰略,是澳優擴張全球戰略版圖及延伸產品線的重要部分,增強了澳優在營養品領域的研發實力及上游供應能力。

楊洪濱:自1995年創立,君樂寶乳業就將乳酸菌產品視為發展戰略核心,目前已建立成熟的乳酸菌開發及產業化模式,覆蓋從菌種選育、研發應用、檢驗檢測直到市場推廣的全產業鏈技術集成。早在2016年,君樂寶免費向社會開放益生菌資源庫,自主採集篩選的副乾酪乳桿菌N1115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雲戰友:益生菌最大的應用領域就是乳製品,如酸奶、乳酸菌飲料、部分冰淇淋及益生菌固體飲料,嬰幼兒配方奶粉也有適用的菌株名單。除了益生菌,乳品中還有益生元的配合使用或單獨使用。伊利很多明星產品都有益生菌的應用,去年我們的專屬菌株“乳雙歧桿菌BL-99”受到了業界關注。

謝宗鵬:味全用60年以上的時間鑽研乳品科學,同時重視益生菌的研究和使用。2017年,味全將乳酸菌產品中的活性益生菌含量升級為600億/100mL。2018年,味全酸奶與歐洲百年菌種公司丹尼斯克聯合開發專業HN-345乳雙歧桿菌,並計劃在全線酸奶產品中添加該菌種,滿足消費者補充優質營養與益生菌的健康需求。

平野晉:益生菌能調節人體腸內菌群平衡,維持腸道健康。養樂多始終致力於益生菌領域探索,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有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原味和低糖)可供消費者選擇,同時擁有6處生產基地和46家分(子)公司。中國幅員遼闊,我們還需要下沉到更多地方。

劉振民:疫情之後,企業會更加註重益生菌資源的挖掘和收集,如研究益生菌與消化道健康、緩解焦慮、某些代謝病和對腦腸軸的調節等。光明乳業很早建立了菌種庫,今後會進一步完善菌種庫,篩選功能特性的菌株用於乳品生產,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產品。

新京報:乳品與益生菌的結合有哪些增長潛力?哪些技術難題需克服?

劉學聰:未來,更多安全性、功能性兼備的益生菌與乳品的應用,將為乳品插上騰飛的翅膀。整體來看,中國的益生菌原料更多被國外廠家和菌種佔據,嬰幼兒可用菌株更是全部為國外所有,這是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和痛楚。鼓勵和打造更多更適合中國人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產品,是緊迫且重要的任務。

楊洪濱:尼爾森調研顯示,疫情下消費者對酸奶特別是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消費選擇大幅上升。我國常用乳酸菌大部分被認為是益生菌,每種益生菌有不同的功效特點,有的產酸能力很強,在貨架期內酸度上升很快;有的氧耐受力很差。在實際工作中,要依據每種菌的特性開發出能夠讓消費者接受的口味,並在貨架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菌株數量。另外,需要大量的研發經費及研發人員投入,篩選益生能力更強的菌株,以及相應的益生功能驗證工作。

雲戰友:隨著食品用乳酸菌種類不斷拓展,益生菌包埋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定量蓋等分隔包裝技術的開發應用,在純牛乳、乳飲料、奶酪等長貨架期和高水分活度乳品中添加益生菌已成為可能。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活菌數的保持、口感優化會更加容易實現,益生菌應用範圍將進一步拓寬。

謝宗鵬:乳品與益生菌的結合會加速功能型市場的崛起、細分品類的不斷湧現,創造全新健康需求。益生菌的菌種、數量都直接關係到功能效果,而菌種從發現到商品化需要反覆論證和實驗。

平野晉:益生菌並非普通菌種可以勝任,而是要具有耐受力、安全性和功效性。在選擇益生菌時,也不能只看菌種,必須深入到菌株層面,不同菌株發揮的健康作用有所差異。而在說明功效時,對該菌株的科學性進行實驗論證就顯得至關重要。

劉振民:益生菌的功能研究與乳品結合時,需重點開展產品發酵特性研究、益生菌的增殖和貨架期穩定性研究、益生菌乳品功能性驗證研究等。另外,國內關於益生菌的計數、益生菌功能性的檢測以及生產規範等方面的法規並不完善,尤其是益生菌功能性檢測方面的技術,因此在產品開發中還應考慮產品法規標準的突破。

新京報:“大健康”是許多乳企的發展方向,企業有哪些成果及戰略規劃?

劉學聰:中國食品營養產業將進一步井噴,優質化、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營養食品和健康服務將進入尋常百姓家。澳優正在向綜合性營養公司努力,以個性化的營養服務體系構建與客戶的終生營養關係,用全週期營養品及營養服務讓消費者生命更美好。

楊洪濱:首先是研發重點的調整,推出更高營養價值的產品,如漲芝士啦酸奶、悅鮮活牛奶等;第二,重視新的消費渠道轉變,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進一步升級供應鏈與物流系統,保證乳製品的新鮮度;第三,提升消費者對“健康與營養”的關注。

雲戰友:伊利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企業,並不斷拓展健康食品領域版圖。目前,伊利的多元化佈局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植選豆乳”等植物蛋白產品、能量飲料產品“煥醒源”、乳味飲料“乳礦輕飲”、“inikin伊刻活泉”等。

謝宗鵬:味全乳品在乳品行業的佈局與定位,是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乳製品產品。味全工廠已獲得了國際SQF認證,2020年將全面啟動牧場的SQF認證項目,以嚴於歐盟標準的生乳標準進行收乳供應。這些高成本的投入彰顯出味全公司對供應高品質乳製品的用心與堅持。

平野晉:養樂多的“戰略”就是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向公眾傳遞健康。我們遵循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原則,通過在中國大陸建設工廠、各地成立分(子)公司,全程冷鏈管理以確保產品的安全、高品質。此外,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者教育活動,促進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讓更多人瞭解益生菌和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劉振民:圍繞消費者健康,光明乳業將加強活性或健康組分的研究,開發更多營養與健康的產品。比如,光明優倍鮮牛奶採用75℃巴氏殺菌工藝,保留更多牛奶中原生的活性蛋白活性酶;光明健能JCAN“清潤高手”中富含HOWARU乳雙歧桿菌BL-04菌種等。

新京報:疫情是否會促使更多乳企進入大健康領域,應注意什麼?

劉學聰:即便沒有疫情,更多乳企進入大健康領域已是發展必然。面對商業模式的快速迭代,唯有擁抱變化、快速響應,方能讓企業始終保持良好競爭力。普通乳製品、嬰幼兒奶粉、營養保健食品在營銷模式、商業策略上有很大差異,及時調整管理心智模式,突破差異化創新,是企業要重點考量和注意的問題。

楊洪濱: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大健康領域。但我認為,技術與研發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如果脫離這一硬實力,只在健康概念上做文章,不利於企業的長久發展。

雲戰友:是否會進入大健康領域,要看每個公司的既有實力和遠景規劃。我認為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要穩固基礎,當前乳業正在整體向高質量更健康轉型,不能因盲目跨界而顧此失彼;二是如果創新能力不足,就不能把握“大健康”發展的未來。

謝宗鵬:面對疫情帶來的競爭格局與戰略節奏變化,乳企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核心業務與發展模式。味全一直堅信創新力才是實現差異化、贏得品牌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

平野晉:更多的乳企走進大健康領域是必然趨勢,但確保產品品質是先決條件。乳品、益生菌產品是否對人體有健康作用,必須嚴謹地開展科學研究來證明,相關部門也應制定法規條款來進行市場規範。我還想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要更加尊重和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考慮環境、社區、健康等因素。這些都是乳企進入大健康領域的機遇和挑戰。

徐華鋒:營養品、保健品行業必須與時俱進,炒概念、一招鮮的時代過去了,重視研發質量穩定、功效明確的產品才經得起各種驗證。在現有法規下解決同質化問題,應從產品的科技、專屬原料、知識產權等核心要素突破。此外,營養保健產品應杜絕虛假、誇張宣傳。渠道創新應不拘泥於模式,要線上線下互聯互通、融合創新。

作者:XXX;來源:新京報;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