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疫情已持續一個多月了

乖乖家裡蹲的你

已經快發黴長草了吧?

是不是特懷念

那些茶餘飯後瘋狂蹦迪的日子呀

等等~這是別的城市小青年兒

在哏都,青年們最愛的消遣都在茶樓裡呢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在普遍大眾的印象裡

茶樓似乎就是個喝茶聊天的地方

但天津的茶樓卻別具一格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這裡最大的賣點不是品茶

而在於高水平的曲藝表演

以前最火的是看戲

現在主要是聽相聲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臺上一塊醒木、一把摺扇、一條手絹

演員穿著長袍馬褂,口若懸河、妙語連珠

臺下上百位觀眾咂著蓋碗茶、嗑著瓜子

笑聲不斷,掌聲不絕……

這一幕幾乎每天都在天津的各大茶樓上演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眾多曲藝界大腕兒

從老一輩的馬三立、高英培、楊少華、魏文亮

到年年在春晚上“想死你”的馮鞏

再到從天津走到北京的郭德綱

都是從這些小茶樓裡說起來的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天津的茶樓自清道光年間出現

雖歷經波折,卻生生不息

在歷史洗禮中留下了許多鮮活內容

它記錄著中國近代曲藝在天津的發展

是曲藝界與各界人士演出、交流的沙龍

併成為天津百姓情有獨鍾的文化空間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天津百姓對茶樓有著特殊的感情

很多人是從小跟著父母到茶館聽相聲長大的

天津觀眾在曲藝方面的鑑賞力冠絕全國

天津人對新藝術形式的包容度和接納度

也遠超其他地方

這些都離不開茶樓文化的滋養

目前,天津市區大約有幾十家茶樓

下面帶你認識幾家有代表性的


『名流茶館』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天津人沒有不知道名流茶館的

它在天津首倡“相聲大家說”

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將相聲重新引進的茶館

為相聲迴歸小劇場開闢了先河

也是天津目前演藝茶館行業中

唯一連鎖經營的茶館

天津走出去的北京茶館相聲領軍人物郭德綱

在事業初創期也曾長期在名流茶館演出


『謙祥益文苑』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姜昆先生曾為謙祥益文苑題字“相聲之家”

天津眾多相聲名家均在此茶樓演出

被譽為“天津第一茶館”

茶館內還有相聲主題郵局和相聲博物館

博物館館內藏品達千餘件

在非演出時間供遊客和相聲愛好者免費參觀


『中華曲苑相聲會館』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這裡完全顛覆傳統

已形成帶有獨特文化符號的“津味相聲”

聽聽他們的宣傳語:

聽我們說相聲大家不樂,我們跳海河切!

大家不減壓,我扛磚頭切!

大家不合適,我們去濱江道扔房本兒切!

『中國大戲院』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這裡可是“津門老字號”

有著七十餘年的風雨變遷

是戲曲界的一方福地,戲曲名流必到之地

也有相聲專場

表演者都是清一色50歲以上的老演員

比較擅長說傳統段子

每對演員演完後都會再加說一小段

有時即興發揮比精心準備的段子效果還好


『西岸相聲會館』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演員由 “80、90後”高學歷、高素質的

大學生們組成

不但繼承了傳統津味相聲的藝術精髓

且極富創新精神

融合新派相聲、脫口秀、網絡語言等

演繹出一個個幽默的新段子新作品

還開創了天津市相聲茶樓無煙場所之先河

『元升茶樓』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元升茶樓”是天津市僅存的一處

在原清代茶園舊址上覆建的仿古茶園

青瓦樓臺、朱廊畫壁,古香古色

頗具清末民初戲曲茶園特色

每天都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相聲、鼓曲、單絃等演出

2009年,有著近150年曆史的元升茶樓

被認定為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就去這地兒!幾位裡面請

“一壺熱茶、一碟瓜子

長衫大褂、扇子醒木

拉長了音調的‘咦’‘嗨’叫好……”

這片輕鬆隨意的相聲茶館氛圍

便是天津人最愜意的休閒方式

也是獨具魅力的天津茶樓文化


等到疫情過去,春天與平安一起到來

我們再去茶館裡

跟著捧哏逗哏,重拾那片歡聲笑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