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摘3)

人生而有好惡,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審好惡,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審好惡,好惡者,賞罰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祿而惡刑罰,人君沒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夫民力盡而爵隨之;功立而賞隨之,人君能使民信於此如明則兵無亂矣。

人天生就有好惡,所以利用他能夠治理民眾,因此君主不能不瞭解清楚民眾的好惡,民眾的好惡是進行獎賞和刑罰的根本,人之常情是喜歡爵祿而討厭刑罰,所以君主設立這兩樣制度駕馭民眾的思想,而設立民眾想要的爵祿,民眾盡了力那爵位也隨著得到了

人君有爵行而兵者,有祿行而國貧者,有法立而治亂者,此三者,國之患也

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徳

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根據民眾為國出力的多少加以任用,而不是根據私人恩德使用

法戰必本於政,政勝,則其民不爭,不爭則無以私意,以上為意

軍事策略必須以政治為根本,政治上有優勢,人民才不對抗,才不能逞個人意思,而以君主的意志為意志

見敵如潰,潰而不止,則免。故兵法:“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小戰勝,逐北無過五里”

看見敵兵像決堤一樣逃走,那就放過他們,兵法說:“大勝,追趕敗軍不要超過十里,小勝不要超過五里”

兵起而逞敵,改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敵盡不如,擊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謹,論敵察眾,則勝負可先知也

軍隊行動要先衡量敵國的力量,政治上不如敵國時,不要和他作戰;糧食不如敵國時,不要和他相持;敵兵比我們少時,我們就要進攻;敵國一力都不如我們,我們就不猶豫的攻打它,所以說:用兵的重要法則在於謹慎,研究敵情,對比雙方的兵力多寡,那麼勝負是可以預知的

王者之兵,勝不驕,敗不怨

其過失,無敵深入,依險絕塞,民倦且飢渴,而復遇疾,此敗道也

用兵的錯誤是輕敵冒進,使軍隊背靠險地,越過關隘,兵士疲倦而飢渴倍加,加上疾病流行,這是敗軍之道

兵出於治而異;俗生於法而萬轉;過勢本於心而飾於備勢

軍隊由政治而生,又因政策不同而不同,風俗由政治而生,由隨法制的變化而變化,運用權勢出於精心考慮,就會顯示出無往不勝的形勢

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四戰之國號興兵以距國鄰者,國危。因鄰之國一興事而己四興舉,故曰:國危。四戰之國,務在守戰

四面與他國接壤的國家,貴在防禦,背靠大海的國家貴在攻戰,四面與他國接壤的國家,發兵進攻自己的四鄰,國危。因為四面的鄰國,每興一次兵,自己就要興四次,所以說國危,四面與他國接壤的國家主要任務是防禦

守有城之邑,不知以死人之力與客生力戰,其城拔

防守帶城牆的城鎮,不懂得用民眾決一死戰的力量與敵人求生的力量作戰,城池一定會被攻下

守城之道,盛力也。故曰客治薄檄,三軍之多分以客之候車之數。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

慎使三軍無相過,壯男過壯女之軍,則男貴女,而奸民有縱謀,而國亡;喜與,其恐有蚤聞,勇民不戰。壯男壯女過老弱之軍,則老使壯悲,弱使強憐,悲憐在心則使勇民更慮,而怯民不戰。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守衛城邑的基本原則,是壯大自己的力量,因此說,要仔細整理薄冊,把三軍的兵士按照入侵者偵查戰車的數量編隊,這三軍是:壯男子組成一支軍隊,壯女組成一支軍隊,男女老弱之人組成一隊

要注意不要讓三支軍隊互相往來,壯年男子到壯年女子的軍隊中,那麼男子就會愛上女子,那些壞人就會想出淫蕩的注意,而國家就會滅亡;男女喜歡在一起,害怕有一天聽到打仗的惡消息,就是勇敢的人不願意作戰了。壯男男女到老弱軍中去,老人會讓壯年人感到悲傷,體弱的人會讓強壯的人憐憫;有悲傷、憐憫之情埋在心裡,就會讓勇敢的民眾改變心意,而膽怯之人就不敢作戰了,所以說讓三支軍隊不要互相往來,這是增加防守力量的方法

靳令,則治不留;法平則吏不奸

嚴格執行法令,那麼官府的政令便不會拖沓;執行法度公正,那麼官吏就沒有邪惡之事發生

國以功授官於爵,則治省言寡,此謂以治去治,以言去言

國家根據戰功授給爵位,那麼就會政務簡明,空談減少,這就叫政務除去政務,用空談去掉空談

六蝨:曰禮、樂《詩》、《書》,曰修善,曰孝悌,曰誠信,曰貞廉,曰仁、義,曰非兵,曰休戰

六種蝨害:是禮樂,是《詩》、《書》,是修善,是孝悌,是誠信,是貞廉,是仁、義,是非兵,是羞戰

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重賞輕刑,上不愛民,民不死賞

興國罰則民親;賞行則民利。行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輕,刑至事生,此謂以刑去刑,其國必削

刑罰重,獎賞少,這是君主愛護民眾,民眾就會得到獎賞而拼命死戰,獎賞重而刑罰輕,這是君主不愛護民眾,民眾就不會為獎賞而拼死效力

興盛的國家實行刑罰,民眾反而與君主親近,實行獎賞,民眾就會被君主所利用,實行刑罰,那些犯輕罪的人使用重刑,那麼,輕罪不會產生,重罪不會出現,這就叫以刑罰遏制犯罪,刑罰不用而大業可成,對重罪用輕刑,刑罰雖然經常使用而犯罪隨之產生,這就叫用刑罰招致犯罪,這樣的國家一定會衰落

聖君知物要,故其治民有至要,故執賞罰以輔壹教,仁者,心之續也,聖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其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徳,徳生於力,聖君獨有之,故能仁義於天下

聖明的君主懂得事務的關鍵所在,所以他治理民眾具有最關鍵的東西,所以掌握獎罰輔助引導民眾專一從事農耕和作戰,仁,是上下民心的連續。聖明的君主統治民眾時,一定要讓民眾心悅誠服,所以能調動他們的力量,實力能產生強大,強大能產生威力,威力能產生恩德,所以說恩德產生於實力。只有聖明的君主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能在天下施行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