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派下来下棋的人“许仙”许银川~~

上帝派下来下棋的人“许仙”许银川~~


上帝派下来下棋的人“许仙”许银川~~


上帝派下来下棋的人“许仙”许银川~~

一时兴起,发表了我对许银川棋艺的看法,没想到那么多热心的棋友回复。首先多谢各位的参与。(详情请参看我的第一帖: 简论许银川的境界及其他)

之所以另外再开一贴,是因为在原贴的回复容易被棋友漏过,也免得我重复作答,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

第一,不少网友主要是不认同我最后这句话:“我可以说,如果下慢棋,天下没有一个棋手可以赢许银川哪怕一盘,包括我们的“洪天王”。”

如果我们容忍所谓“洪天王”的粉丝来说那些不负责任、自欺欺人、为洪智一次次开脱的话,为什么不可以容忍我来稍微夸张的赞美一下许银川的实力呢?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但是我说下慢棋无人能胜许银川的话,也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计算,许银川很难被击败。就算是在快棋赛中,就算是执黑后手,许银川的胜率和不败的记录都长期占据第一位(请查相关的可靠资料,如东萍象棋网等等)。这个事实已经说明了许银川“第一人”的地位。

如果各位确实是对此言如此敏感或者反感,你们可以帮我改为“许银川慢棋无敌”,估计不会有太多异议。说到底,我认为这话本质上是成立的,虽然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给予不懂棋的洪智粉丝一个小小的反击。(大家再从头到尾看看这句话,难道看不出一点嘲讽的味道?)

第二,再说说中前盘的问题。

我说过,许银川的中前盘,同样天下一品,只是他无双的残局功力更加突出而已。为什么更加突出?因为这世上的顶尖棋手中前盘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高手对局,能多出一个大子进入残局的情况极少),但最难、最考功力的残局无人能达到许银川的水准,就那么简单。他能将几乎均势或微弱优势的残局赢下(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是他作为第一人的区别。注意了:许银川经常都能以“均势”或“微弱优势”进入残局,这说明了什么?大家自己想。再给大家一个提示:请多看看许银川的历史对局,包括跟“洪天王”的,仔细体会下有多少次许银川中前盘是劣势进入残局的。我总觉得用事实来说话比较有力,也免得无谓的争辩。

另外,把下棋分成两段,用洪智前半段搏杀能力强于许银川来说事的人,正如我所说,是根本不懂棋的,所以才有这种荒唐可笑的说法。棋局是一个整体性、有头有尾的过程,而终极目标是在不败的基础上制胜,许银川非不能为,是不为也,因为他为了最终的取胜,会理智地通过计算来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这一点在第三节将进一步阐述),并不需要中前盘搏杀多么好看。这也就是他胜率极高,败局极少的秘密。

如果让他中前盘杀得凶横、漂亮,以许银川的功力非常容易,然后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掉入这种低一层次的境界的,如果他也这样,他就不是许银川,而成了第二个洪智,第二个大赵,第二个小赵,第二个xxxx了,中象第一人从此消失,转为真正的战国时代。

第三,我想再次重申和确认我的观点,许银川跟洪智不是相差无几,而是高一个档次,这个档次是全方位的差距。

首先,这是很多棋友都认识到的:境界不同。许银川的境界已经达到“化境”,可以一点点地积累他的优势,最后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地把你折磨致死,甚至感觉是无疾而终。而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你都感觉不到自己哪步棋走错了,甚至感觉有时还“占优”(如同洪智还有其他很多棋手对局许银川时良好的错觉)。许银川先正确地让自己立于不败,然后攻击你的弱点,或者用他点滴累积的优势来盖过你的优势,这样的境界,洪智这种好战棋手是无法理解的,就像是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掌之中一样,看似跳来跳去非常得意,却永远也跳不出去。


很多棋友有个错觉,觉得洪智下棋跟许银川差不多,可以说各擅胜场。你们没有理解,看起来表面上差一点点,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你看看这世上多少棋手跟许银川就“差一点点”,但是可惜,就那一点点就决定了胜负,决定了高下。这一点点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为什么洪智和许银川对弈绝大多数落败,在国际和国内赛场也屡次被许压住的原因。大家每次觉得洪智都好像可以赢下来,但最后总是功亏一篑,觉得很奇怪,也为洪智觉得不平。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那看似“一点点”的距离,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在上篇文章中我说了,计算是象棋的关键,谁计算力更强,谁就更厉害。所以许银川的境界之高,也是建立在举世无匹的计算能力上的,这也是差距的主要来源之一。比如赵国荣也很强,但洪智就能以攻对攻,找到对手的破绽,这是因为赵国荣的计算力相对来说还是不够。而洪智对许银川就没办法了,对方的计算力太过强大,他找不到破绽,而自己出现破绽,所以再什么“霸气”,看似凶猛,也总是无法持久 – “霸气”输在了一道道数学题的面前。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就按照本次比赛决胜局(第三局)来说,郭丽萍解说时说的洪智中盘时可以一手炮9退1稳稳保住优势,但好战的洪智没有那么选择,却凭着“棋感”,凭着好战的“风格”,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大举双炮联攻,最后发现对手不仅可以解围,而且还能反杀,当然“霸气”就一泄千里。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霸气”、“气势”、“勇猛”、“棋风”等抽象的东西在精准的算度之下,不堪一击。当然了,洪智遇到算力低一等的棋手,可以做到霸气十足,因为对方算不精确。如果换成许银川来下洪智当时的局势,以他的境界是绝对不会走洪智的招法,而肯定选择其他更优化、经过精密计算的走法,从而稳稳当当地把棋局导向胜利。这就是差距。

在《银川棋路》中,许银川谈到一个高手下棋的核心:攻守平衡。什么意思呢?就是该攻的时候攻,该守的时候守,每步棋都应该追求最有效、最科学的着法。而李小龙在美国电视台采访时解释其截拳道所说:“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When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a cup. Put it into a bowl, it becomes a bowl… Be water, my friend.” (没有形式,没有形状,像水一样。你把水注入杯子,它就变为杯子。注入碗,它就变成碗。做水吧,我的朋友!)又说:“I no longer believe in any style, because style is a kind of crystallization.”(我不再相信风格,因为风格让人拘泥于一种固定模式)。他的截拳道就是这些道理的最好注释:没有风格,如同流水,无孔不入。李敖在谈及写作水平评判标准的时候,也说道:“很简单,第一,你要表达什么。第二,你表达得好不好。”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虚多于实,喜欢谈论流派和风格等玄虚的东西,所以也影响了对象棋这一科学运动的正确评价。以上例子都说明,风格(如北方棋手大刀阔斧,南方棋手细腻小巧,洪天王霸气十足,赵天王攻杀犀利等等)都是假的,如同我们常常看到的“假棋”一样。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该攻的时候攻,该守的时候守”,“没有风格,如同流水”,“你要表达什么(这盘棋总体战略是什么),你表达得好不好(是否采取了最合理有效的着法)”。很多人描述许银川下棋善于“见缝插针”,“抽丝剥茧”,也是同理。

而这一切,在象棋而言,都建立在强大的、如同电脑般的全局计算力上。抽象的“棋感”让人目盲,具体的“算度”让人清醒,不犯错。这就是“棋感”派的高手无论如何也越不过许银川这座高山的最重要原因。

我想这些已经足够说明第三个论点:许银川跟洪智不是一个档次的棋手。差距看似一点点,其实很大(有双方历史对局成绩为证)。

另外,我总觉得似乎该让“洪天王”先多赢许仙几盘棋,把彼此对局的比分差距弄好看点,同时再多赢几次国内和国际的冠军,我们再来讨论谁强谁弱的问题,这样比较公平些。大家认为呢?


最后我想说:许银川的境界,大家想想围棋石佛李昌镐就明白了。两人有很多共通之处,可见棋艺之道,包括万事万物,都可以打通的。这都看你愿不愿意抛开主观的感情和喜好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论证了。


上帝派下来下棋的人“许仙”许银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