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在《紅樓夢》中有什麼作用?

茶馬古道研究


紅樓夢第一回就有:“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句話。同樣,在第百十六回,又出現了一次。至於這句話在紅樓夢中起到的作用眾說紛紜。

我是沙灘陽光飛,一個寫字小白,對於紅學沒有什麼研究,只能淺談一下自己的拙識。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富有佛家禪語的描寫,道出了生活的真蒂,同時也是貫穿整篇《石頭記》的靈魂。

對於這句話的釋義是:假的,當作真的時間久了,假的就被認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為假的了;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更顯得真實。紅樓一開始就寫太虛幻境,適時提醒世上一切都是幻果,一切都是幻影,勸世人懂得掙脫。

再有 ,就是文章一開始寫賈寶玉是青埂峰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石頭,賈寶玉在賈府是寶玉,其實它就是一塊被女媧丟棄的石頭。文章後來又寫了出現的甄寶玉,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正好印證了 “假做真時真亦假” 這句話。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作者寫的這首詩很好地照應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這部經典之作,讀者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心得,紅學研究者的成果也是有待考證。


沙灘陽光飛


這副對聯在《紅樓夢》中曾兩度出現:第一回是甄士隱在夢幻中所見,第五回是賈寶玉在遊太虛幻境中所見。可見作者對這副對聯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這副對聯看似簡略,然道理相當深刻。從人物的遭際、命運來看:甄士隱一生曾享盡榮華,最後家道變故,遁入空門,這是甄士隱一生的最終歸宿。

  作者借賈寶玉見到這同一對聯,在某種意義上說來,這是隱示著他一生道路的縮影。從作品的創作手法上來看:所敘述的人事、情節,真假具兼,頗令讀者品味、猜詳。王希廉《紅樓夢總評》雲:“讀者須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

  明此數意,則甄寶玉賈寶玉是一是二,便心目瞭然。”這副對聯可謂是總括了《紅樓夢》創作手法上的某些規律。 對聯所言,把假當真,則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沒有的視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沒有的了。這副對聯闡釋了“假”“真”“有”“無”的哲理,似是對讀者在讀《紅樓夢》時的一種提醒,切忌穿鑿;同時,給人們認識和思考複雜的人生以深刻的啟迪。


水滄浪99


這副對聯,在《紅樓夢》出現在第一回。後來,在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也看到了這副對聯。曹雪芹這樣重複設置,意在提醒世人,一切都是幻景,一切都是幻影,勸世人懂得掙脫。

同時,也是雙線設置隱喻,說明甄士隱的遭際,也會是賈寶玉的遭際,賈寶玉會重走甄士隱的路徑,將“真事”隱去,冠之於賈寶玉這個虛構的人物之上。

在《紅樓夢》裡,不但有個賈寶玉,還有一個人叫甄寶玉。(甄寶玉是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應嘉之子)。甄寶玉和賈寶玉長的一樣,不同的是性情迥異,賈寶玉不諳世事、不知進取,甄寶玉卻是一個好學生,走的是仕途路線,中舉後娶李綺為妻,重振家業。所以在世人的眼中賈寶玉自然是——假寶玉,甄寶玉就是——真寶玉。

這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真正含義,說的是當假寶玉(賈寶玉)明白了做人的真正含義後,要做一個真人(返本歸真的人)的時候,真寶玉(甄寶玉)和他比起來,就不如他了,這時甄寶玉反倒成了一塊不值錢的破玉。


精衛填


《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和在第五回中賈寶玉神遊太虛景,警幻仙曲演紅縷夢中都看到了這副對聯。作者這樣重複設置其刻意在提醒讀者,這一切都是幻景,一切都是幻影,勸世人懂得掙脫!同時也是亦真亦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

這是一種軸式情節寫作設置,先從甄士隱的遭遇暗遇這結局也會是賈寶玉的遭遇!主人公賈寶玉會和甄士隱走上一樣的路,其中將“真事”隱去付託到賈寶玉這個虛構的人物身上重新演繹!同時在《紅樓夢》裡,不但有個賈府裡的賈寶玉,且在江南還有一個人叫甄寶玉的人存在。書中交代甄寶玉是金陵體仁院總裁甄應嘉之子!甄寶玉和賈寶玉長相一樣,只是性情不同,賈寶玉不思學業不知進取,而甄寶玉卻是個上進的好孩子,後來也是仕途順利中了進士!所以在讀者眼中賈寶玉自然是假的寶玉,甄寶玉才是真的寶玉。

可能作者就是想通過“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真正寓意!當假(賈)寶玉明白了做人的真正意義後要做一個真人(出家為僧)時,這時真(甄)寶玉和他比起來就不如他了有境界了!

其實縱觀全書真真假假,如真似幻,撲朔迷離還有很多,也正因為如此,才是此作更顯魅力十足,神秘莫測,讓讀者流連忘返,耐人尋味!




往視回顧重溫經典


因為作者當時所處的,身份,年代,歷史,社會侷限性,只能在一個故事裡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亦真亦假,亦假亦真。難得糊塗,糊塗難得。有時候作者會借用別人的嘴,說自己想說的話。她可能是一個瘋瘋傻傻的癩頭和尚、也可能是一個媒體見世面的鄉下人。亦或是一個燒火丫頭片子的瘋人瘋語。每一個故事都有埋下伏筆,那些包袱也是作者的藥,無需解鈴便可自愈。



三毛和遠方


是作者對自己作品的總結。也是對人生經歷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榮華富貴的財富的總結。如同朱自清在《匆匆》中所說的“我們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上,也將赤裸裸的離去。”是一樣的。











大鵬展翅高飛439


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

原文:“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

釋義:就算把假的當作真的,時間久了假的就被認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為假的了。

無為有時有還無這句話,還是非常高深的,意思就是無和有某種時候是一樣的,什麼時候呢?比如“沒有用”和“有用”,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此對聯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太虛幻境》牌匾的兩側的楹聯。顯然,欲解讀此聯需從“太虛幻境”著手。“太虛幻境”是小說中描述的一個神仙的聚集地,在常人看來就如其名既“虛”又“幻”,即不真實,也就是“假”的。

然而置身於其中的人卻會認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真的,進而否定了塵世的真實。這即“假作真實真亦假”的第一層含義;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第二層含義則是:當世人把許多真的東西當做假的來看待時,則會同時將假的東西當做真的來看待。

即一般人常把肉體上的滿足當成生命的價值所在,而忽略了生命的內在意義在於精神上的追求。就像哲學上“為吃飯而生存還是為生存而吃飯”的命題一樣。


奇正國學


紅樓夢共有108回,其中前54回與後54回形成一個大對稱結構。前半部主要講的是賞心樂事,而後半部講的是家亡人散的悲哀之事。所以,我認為前半部是“假亦真”就是把繁華似錦的假相以為真相,而“真亦假”指的是後半部。就是當賈家被抄,群芳流散時,紅樓夢中人在假象中生活太久了,一旦身陷於“忽喇喇似大廈傾”的真實遭遇時,反而以真為假。茫然失措。故曰“真亦假”。


梅煮茶香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在《紅樓夢》中有

什麼作用?

這副對聯可以說是貫穿在整個紅樓夢中的一個線索。文章開頭便寫到了飄士隱、賈雨村兩個人物,而這兩個名字恰恰是“真事隱,假語存”的諧音。

作者在開始便提到這副對聯和這兩個人物自然是別有深意的。隱晦的告訴讀者文章中真真假假難辨

有很多人認為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可以說是曹家的族自傳史,但由於當時家族因素,社會因素,政治因素,曹雪芹無法將真實的事情全部寫出來,

便按照家族歷史加以虛構,完成了《紅樓夢》這部著作,這也是《紅樓夢》帶有神話色彩的一個原因。

個人觀點,如有不當,請見諒[祈禱]





雲小音兒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紅樓夢開卷第一回中掛在“太虛幻境”牌坊兩邊的一幅對聯。和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一樣,都是告訴讀者,我寫的這些你認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你認為是假的,那就是假的。

你看過港劇吧?不管什麼題材,片頭播完一定出現一段詞: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這句話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