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腦洞大開》第1期|湛盧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未來會怎樣?

人類,能夠一直存在下去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或許,有人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甚至杞人憂天。

對吧?

真的如此嗎?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末日危機

世界末日,通常指的是人類文明終結。

一般情況下,有三種誘因:

一是,時間維度;表示一個次元的終結。

二是,空間維度;如地球、太陽、甚至宇宙的死亡。

三是,生存危機;包含各種形式的全球災難。

如果你不介意,我們可以將“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思考”,稱之為“危機感”。

在公眾認知範圍,人們第一次正視這種危機,源自 1980 年——一對科學家父子,路易斯和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 and Walter Alvarez);公開發表了他們的假設,即恐龍的滅絕是由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

(關於這一假設,國際科學家小組,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巨大隕石坑;被科學界視為有力佐證。)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由地質學家Glen Penfield發現於 1970 年代晚期;是一個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

這個隕石坑的名稱,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希克蘇魯伯在瑪雅語意為“惡魔的尾巴”。

根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最大型的撞擊地形之一。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規模排名第一;其規模,相當於100萬億噸黃色炸藥(10¹⁴ TNT當量)。

從岩石的同位素研究得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年代約為 6,500 萬年前,處於白堊紀與古近紀交接時期。

你能想到嗎?在 1980 年代前,人們很少去關注世界末日、人類毀滅這一類話題。

一顆小行星,從天而降;然後,地球的生物就滅絕了。

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這一切完全無法想象,簡直天方夜譚。

人類對於未來命運,沒有任何危機感。

後來,隨著工業進步,科技發展,環保危機等;人們才開始深刻認識到,物種的生存延續,極為不易。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全球災難

影響範圍巨大,可能導致文明衰落、倒退,甚至毀滅的人類生存危機;可以稱之為全球災難危機。包括,但不限於:

一、人為因素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誕生於1956年,在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個研討會;與會者包括Allen Newell(CMU)、Herbert Simon(CMU),John McCarthy(MIT)、Marvin Minsky(MIT)和Arthur Samuel(IBM)等,由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創造了“人工智能”一詞;以上幾位,是AI研究的創始人和領導人。

達特矛斯會議,即“達特矛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計劃”(英語: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約翰·麥卡錫等人於1956年8月31日發起,旨在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討論“人工智能”(此定義正是在那時提出的)。

會議持續了一個月,基本上以大範圍的集思廣益為主。這催生了後來人所共知的人工智能革命。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位於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常青藤聯盟之一,美國第9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多數人對AI的瞭解,往往都被媒體報道刻意誇大了。

其實,人工智能的相關研究;從最初“表示樂觀”、“令人驚訝”,再到“進展緩慢”,最後“聲名狼藉”;已經跌宕起伏,好幾輪啦。

21 世紀,隨著計算機功能、大量數據和理論理解的同時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再次復甦。

目前,已成為技術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輔助解決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和運籌學中的許多難題。

影視作品或文學小說裡,所描繪的人工智能;嚴格來說,屬於“強人工智能”——即,“AGI”。

現實生活中,人們廣泛接觸,用於物流、數據挖掘、醫學診斷和其他領域的“AI”;更準確地講,應該是“IA”——即,“智能代理”。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2.生物技術

人類對生物技術的使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比如,早期的種植、釀造等。

一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系統性的研究。

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培養“酶”;用以幫助工業發酵,製造更多的啤酒。

最著名的是成立於1875年的私人嘉士伯學院,該學院聘用了埃米爾·克里斯蒂安·漢森(Emil Christian Hansen),他率先開發了純酵母工藝來可靠地生產穩定的啤酒。

當時的社會,啤酒不僅是社會商品,更是重要的工業產品。

(19世紀末,德國的啤酒佔GDP的比重,和鋼鐵一樣多;相關稅收,是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在一戰期間,農業化學家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Delbrück),更開始大規模種植酵母,以滿足德國60%的動物飼料需求。

慢慢地,生物技術研究領域,開始擴展到單細胞蛋白質、乙醇項目、基因工程和生物傳感器技術;全面深入工業、農業、醫學等多個方面。

從歷史上看,恐怖襲擊很少使用生物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缺乏能力或動力而無法解決。

然而,考慮到當前的發展;未來,來自新的工程病原體的風險將會增加。

目前,在生物技術領域,已觀察到指數增長;並且,Noun和Chyba(知名生物學家)預測,這將導致未來幾十年,生物技術能力的重大提高。

他們認為,生物戰和生物恐怖主義,所帶來風險與核威脅和化學威脅不同;因為生物病原體,更易於大規模生產且其生產難以控制(尤其是隨著技術發展,甚至對個人用戶而言也變得可用)。

2008 年,人類未來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估計到 2100 年,流感大流行,造成人類滅絕的可能性為2%。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3.網絡攻擊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方方面面;網絡攻擊,可能摧毀與此相關的所有事物;包括,控制系統、能源、金融、電信、供水等;造成難以想象的災難。

4.環境災難

安全飲用水下降,過度捕撈,大規模砍伐森林,荒漠化,氣候變化或大規模的水汙染事件;都有可能,給生態鏈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2017 年 10 月,《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一份報告指出,有毒的空氣、水、土壤和工作場所;在 2015 年導致 900 萬人死亡(例如心臟病,中風和肺癌)。

該報告警告說,汙染危機已經超出了“地球所能攜帶的汙染總量的界限”;並且,“威脅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生存”。

5.實驗事故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人類可能會無意間,創造出多種帶來自我毀滅的事物。

核能、高能物理、納米技術等,每一次研究和突破,都是在鋼絲上跳舞。

如果發生意外,無論是故意還是偶然;後果,難以想象。

6.全球變暖

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是有差異的。

前者,通常表示,由於天體相關或地殼運動,造成地球溫度、降雨、氣流等改變;時間長度,可以是幾十年到數百年不等。

後者,一般研究,受人類活動影響,地表溫度持續上升,與此相關的各種連鎖反應;比如,海平面上升、降水區域變化、極端天氣頻繁、沙漠擴張和海洋酸化……生物多樣性消失等。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7.資源枯竭

不加遏制的資源過度消耗,終將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彼時,整個世界經濟將走向不可避免的崩潰,從而導致人類文明本身的滅亡。

8.戰爭毀滅

每一次戰爭,都會造成大量平民和非戰鬥人員的傷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核戰爭。

根據現在的數學模型分析,到 2100 年人類因戰爭滅絕的可能性為4%,其中核戰爭滅絕的可能性為1%。

儘管,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從長遠來看——除非概率為零;否則,一切結果,很難避免。

畢竟,在種族延續的問題上;寄希望於“概率”,實在過於兒戲。

9.人口危機

20世紀,由於醫學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

在1950年至1984年之間,隨著綠色革命改變了全球農業,世界穀物產量增長了250%。

然而,萬事過猶不及。

康奈爾大學,生態與農業教授David Pimentel和美國國家食品與營養研究院(INRAN),高級研究員Mario Giampietro認為:“要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和避免災難,美國必須將其人口至少減少三分之一;而世界人口,將必須減少三分之二。”

科學家們預計,農業危機自 2020 年後,開始對世界產生影響;並將在 2050 年後,變得更加嚴重。

由於,供需失衡和產量降低(農作物病害);未來幾十年,可能出現糧食價格暴漲;甚至,前所未有的饑荒。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二、非人為因素

1.小行星撞擊

理論上來講,足以造成人類毀滅的小行星撞擊;至少,也得 50 萬年才會出現一次;結合人類繁衍史,大家可以高枕無憂啦。

真的這麼樂觀嗎?

2018年,物理學家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他的最後一本書《大問題的簡要答案》中;將小行星碰撞,視為對地球的最大威脅。

B612基金會等多方機構,也都對此進行了示警;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制定併發布了《國家近地物體防備策略行動計劃》。

根據,2013 年美國國會的專家證詞; NASA將需要至少五年的準備時間,才能發射出攔截小行星的任務。

2.宇宙威脅

長期行星運動模擬表明: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水星軌道有1%的概率變得不穩定。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有可能造成水星和地球的碰撞;其他結果是,水星與太陽碰撞、與金星碰撞或完全從太陽系中彈出。

如果水星與地球相撞,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將被徹底消滅:據信,一個 15 公里寬的小行星,導致了非禽類恐龍的滅絕,而水星的直徑為 4,879 公里。

3.外星人入侵

聰明的外星生命,可能會入侵地球;滅絕和將人類,奴役在其殖民體系下;竊取地球的資源,或完全摧毀地球。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4.全球瘟疫

關注自然進化的病原體,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毒力上限,二是孵化傳播率。

理論上來講,具有高毒力的病原體,會迅速殺死其宿主;如此,也就減少了將感染傳播給新宿主的機會。

高傳播率的病原體,毒性也相對較弱。

根據進化模型,通過自然選擇;最終,會降低病原體的毒性。

但是,這類模型有兩個侷限性:

第一、某些病原體,可能同時具備高毒性、高傳播率和較長孵育時間;在毒性降低之前,已經導致了災難性的大流行。

第二、由於,繼發感染,不會影響人類的致病性;因此,如果人類作為次要宿主,只需感染另一種病原體(人畜共患病);其對人類的毒力,將沒有任何限制。

還有一方面,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以上討論的危害,都是自然進化病原體。

然而,由於某些人類的無畏,讓我們還面臨著另一種更加可怕的威脅;這就是:“生物工程病原體”。

簡而言之——就是“人工合成”病毒。

這些高毒性、高傳播力的生物工程病原體,才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

從收益情況來看,生物武器根本不值得研發和使用;病毒,可不分敵我;這種不可控狀態,風險太高。

可是!!!

萬一就有那樣的瘋子呢?

5.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指地球氣候的持久變化;由多種原因,共同導致;存在一定規律性,非人力可以改變。

在地球歷史上,已經發生過許多次冰河循環。

冰河時代,將對文明產生嚴重影響;大片土地(主要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可能變得無人居住。

當前,世界處於兩個冰川事件的“冰間期”;上一次冰川擴張,結束於大約 10,000 年前;所有文明的發展,都晚於此。

想一想,海水全部變成冰,或者在南極種樹,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極致的美,或許讓地球更近漂亮;只是不知,那時候的人們,是躲入地下;還是,移民太空?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6.超級火山爆發

“超級火山”一詞,1949年首次出現;1982年以後,專門用來形容,爆發指數8(VEI)以上的大型活火山或火山群。

其噴發沉積量,大於 1,000 立方公里。

超級火山噴發,可能導致“火山冬天”——類似於“核冬天”。

根據,“鳥羽突變理論”:大約 75,000 年前,在當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多巴湖(也叫鳥羽湖);發生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大一次火山噴發。

根據氬鉀測年推測,這次噴發引發了 6~10 年的全球火山冬天;整個南亞地區,沉積了約15釐米(5.9英寸)厚的灰層;火山灰覆蓋,也沉積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和中國南海。

根據估計,此次事故,導致人類群體,可能減少到只有幾十數千人。

這個推論,從人類進化大約在 7 萬年前,出現的人口瓶頸;可以獲得一些支持。

根據遺傳瓶頸理論,在 50,000 到 100,000 年前之間,人類的數量急劇下降到 3,000 至 10,000 個倖存者。

有一些遺傳證據支持,這些證據表明當今的人類是由大約 70,000 年前存在的 1,000 至 10,000 個繁殖對的極小種群衍生而成的。

如何避免

自然界中,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類,如何才能守護棲息的港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公眾擔憂原子戰的潛在威脅;於是,成立了《原子科學家公報》,開始研究核戰爭和能源相關的風險;這是,歷史最悠久的全球風險組織之一;並且,一直維護著名的“末日時鐘”。

1986年,創建的遇見研究所,研究納米相關的風險和益處。

從 2000 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哲學家和高科技億萬富翁等,學術界內外多方人士,分別創建了、致力於研究各種全球風險的組織、機構。

(機器情報研究所,2000年;《核威脅倡議》,2001年;救生艦基金會,2009年;全球巨災風險研究所,2011年;人類未來研究所,2005年;全球挑戰基金會,2012年;存在風險研究中心,2012年;未來生命研究所,2014年;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2019年。)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包括一個“全球預警和應對部門”(GAR),負責監測和響應全球流行的危機。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助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設有一個名為“全球安全首席委員會”的部門;對生物安全和反恐等問題進行研究,以預防和從源頭上遏制,自然產生的流行病。


末世猜想|人類滅亡的幾大原因,如何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開個腦洞

如果,出現超級人工智能,真的會是人類的災難嗎?

在認知邏輯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牠的選擇,誰又能知道呢?

比如,你會專門去踩死一隻螞蟻?

或者,把蟻后弄死,你做它們的老大?

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吧!

……

呃,……

我是不是發現了什麼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