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政策東風 一帶一路主題基金有望再迎契機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科技股走強的示範下,公募基金掀起發行高潮,同時各類主題基金沾邊科技似乎都能表現不俗,例如上週專欄中的互聯網加主題。本週,科技板塊的風頭暫時回落,政策催化基建板塊階段性走強。就公募而言,直接對標基建主題的產品實際不多,不過一帶一路主題基金恰好也能歸屬於這一大類範疇中。

受益政策東風 一帶一路主題基金有望再迎契機

“一帶一路”概念漸淡 投資方向逐漸擴散

在當初一帶一路概念被提出後,2015年相繼成立的一帶一路主題基金一度成為市場熱點,旗艦型產品易方達新絲路募集金額達到286.63億。後來隨著主題熱度逐漸散去,加上主題基金整體業績不佳,目前這一板塊產品的規模較成立時出現大幅縮水,例如前海開源一帶一路、國投瑞銀新絲路的規模目前規模分別為2.09億和1.64億,較成立時縮水超過八成。

筆者注意到,起初一帶一路建設方案包含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等合作內容,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存在基礎設施落後的現象。在戰略推進初期,標誌性項目主要分佈於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類項目,所以不少主題基金在成立初期就將配置重心放在基建、交運板塊,也導致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近似於基建主題基金。同時在主題指基陣營中,安信中證一帶一路與廣發中證基建工程等指基也有較多相似的個股,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但是基建相關概念此前在二級市場長期表現慘淡,對應的基金也開始陸續調整思路。

以華安新絲路主題為例,其佈局逐步從基建、資源向高端製造、消費品、科技等多元化轉變,目前核心配置於內需消費、現代服務、寡頭製造等相關行業,重倉了以上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茅臺、恆瑞、平安、美的等公司。

而這種適度的“風格漂移”也讓基金收穫了不錯的業績和良好的口碑。WIND資訊數據顯示,易方達新絲路去年全年的淨值增長率超過50%,華安新絲路主題去年全年的淨值增長率超過65%,兩者成為這一主題陣營的領軍者。

基建利劍再度出鞘 一帶一路主題產品“無心插柳”

可以看出,不管基金經理的配置思路如何演變,目前一帶一路主題基金都已經進入“消費主導、品牌輸出”的2.0時代。而近期建材、機械等板塊持續拉昇,多隻一帶一路主題基金的表現也持續活躍,易方達新絲路近一月的漲幅達到11.53%。

從配置結構上,部分基金並未完全捨棄基礎建設等相關板塊,而是根據市場節奏陸續進行相關個股調整:博時思路主題就將前期漲幅較大、估值偏高的卓勝微等TMT個股減持,小幅增持海螺水泥,新進紫金礦業、中南建設等個股,板塊分佈上更加均衡;再例如大成一帶一路新進了工程建材龍頭東方雨虹、工程機械板塊的浙江鼎力。

實際上,逆週期調節是未來一段時間重要的政策基調,大基建作為經濟的重要支撐已提前發力。在最近新增的近萬億專項債中,包括軌道、產業園等在內的“新基建”約2400億。無論新基建還是傳統基建,都與建築工程施工密切相關。所以從基建主題本身改善來看,傳統基建主題會更受益,適當佈局相關細分板塊龍頭股的基金會有一定表現機會。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一帶一路主題基金的投資方式還是和基建主題有一定出入,包括上述提到的主題基金以及國投瑞銀新思路、大成一帶一路等基金,目前的佈局思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資產集中於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品種,獲取穩定與基準匹配的收益,其中包括工商銀行、工業富聯等;另一類資產集中於細分產業的成長股,以期望中長期通過優秀管理層的經營帶來超額回報,這部分資產的調整會相對靈活,博時、大成選擇加碼週期,光大、國投瑞銀等基金選擇加碼醫療板、新能源板塊。

從蹭熱點的角度看,一帶一路主題基金短期的效果並不突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國家層面一帶一路主線的轉變,主題基金的投資策略也相應不斷更新,淨值也早已擺脫成立初期的泥潭,從更廣義的角度看,這一主題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總體上,逆週期調節力度有望加碼,基建可能再次承擔穩增長重任,近期科技引領的“新基建”亮點頗多;但是傳統概念上更受益的一帶一路基金在近5年的發展後也出現了一定變化,建議投資者從更長遠的角度審視投資價值。

一帶一路主題基金表現情況

受益政策東風 一帶一路主題基金有望再迎契機

數據來源:Wind資訊,截至2020-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