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遮蔽問題,用理性實現貪婪

標題,自以為是對現代人類社會根本特徵的總結。
批判,不等於否定。現代人類,要離開科技,已經完全不可能,而理性,應該是7萬年前人類智人種群認知革命帶來的與自然界其他生靈根本性的區隔。


因之,否定了理性,也就否定了智人人種的存在合理性。
可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人類會成也理性敗也理性嗎?無論如何,科技和理性,本身需要用理性來批判。
按理,理性應該幫助人類剋制貪婪。可是從整體看,似乎是正好相反,以理性實現貪婪。
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福利,科技的發展,也解決了很多人類過去很難解決的問題;但是,其實科技也帶來巨大威脅,原子彈如此,基因編輯技術也如此。
按《未來簡史》觀點,科技人文主義,以科技實現人文主義的“理想世界”,已經很顯見的可能導人類入毀滅之途。
問題是,現代人類,在幾乎所有領域,都在用科技遮蔽問題,把小問題拖大,把大問題拖到可能完全無解。
比如,經濟上用凱恩斯主義解決眼前困難,但就把問題放大拖後到未來可能惡性通脹;
又比如,用小小避孕套解決不想懷孕就可以不懷孕需求和性濫交帶來的衛生安全需要,可是,就製造出發達經濟區普遍非常低的生育率問題;
再比如,用現代生物製藥技術,實現某些人可以活到150歲;
種種種種。

網友 惡魔之擊 認為:技術文明從歷史發展來看,它加速了歷史的進程,加速了人類輪迴,甚至加速人類滅亡的時間。
筆者看來:技術的發展 ,對現存各大文明的倫理體系、社會組織和歷史演化有著怎樣程度深刻的影響,是需要加大探究力度的。
很多人相信技術中性,殺人的是人,不是槍。
可是,上世紀五零年代,美國就有《技術社會》一書出版,意思是人類很可能已經被技術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技術的發展進程。將近70年過去,《技術社會》給出的警告非但並不過時,問題已經更加急迫。
沒有航運交通技術的巨大發展,經濟全球一體化是不可想象的。像微軟這種一家公司壟斷全球微機操作系統,也是技術社會發展的產物。前通用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先生提出著名的數一數二理論,意思在某個細分產業,全球範圍只能有兩家跨國大企業能夠比較好的生存下來,也一再被歷史證明確實如此。
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刻改變了人類各大秩序(文明體系)的內部結構。
正如人類創造語言,本來該是人類主宰語言,但也有太多的人類被自己創造的語言主宰的觀察可見。
所以《未來簡史》科技人文主義的說法,可能是對人類現代性的非常精準的總結。

人文主義,人最大,注意是現在活著的人最大,沒有出生的孩子,即便已經在娘肚子裡,也不算數的。科技人文主義,用科技實現現在活著的人最大。就是用科技實現:“我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本樓後續,我們可以進一步來收集更多案例,看現代人怎樣用科技遮蔽問題,用理性實現貪婪。


用科技遮蔽問題,用理性實現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