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雪带你5 分钟了解汉中老城墙的前世今生。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汉中府城图


汉中的老城墙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了,威武的老城门定格在古城旧影中,如今雄姿难觅,只有城西边的民主街和西环路交界的那一截新修的城墙,以汉中古文化的表现形式迎风而立,它的秦砖汉瓦流落在百姓的房前屋后,人气渐浓,烟火味日盛。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1945年汉中城墙西门外(汉中市档案馆资料)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1884年一位传教士画笔下的汉中东城门(汉中市档案馆资料)


小雪今天就站在这老城墙的遗址上,思绪穿越到了公元前451年的战国时期,看见了《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汉中市志.城乡建设志》记录的那个担任左庶长职务的人,正在督建南郑城(今天的汉台区),那个时候不叫汉中,叫的是南郑,左庶长很敬业,他认真地执行了秦厉共公交办的任务,把汉中城建在了今天的新桥、二道关一带。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1944年冬汉中城墙外(汉中市档案馆资料)


到了汉代,刘邦来到汉中定居后,对汉中城进行了一次扩建,大城套小城,城周42里,城墙气势宏伟;1400多年前的隋朝又将汉中城在原址的基础上向西南扩建,临近汉水,汉中的城址定型;明清两代对汉中城有过10次的维修,特别是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650年前,又重修了汉中城,城墙高10米,城墙上面宽5米,下面宽8米,有四个城门:东南阳、西振武、南望江、西拱辰。明武宗时期又以砖砌城墙,引山河堰的水入护城河,汉中城池兼备,更为壮美。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汉中城墙


大清朝,皇上把城墙和城门楼子修葺得豪横,尤以嘉庆爷时期为最。除了沿用明城墙作防御之用外,还在商业繁华的东关修了围城,城门外有瓮城,四大城门出口城墙上均有高5米,宽4米的城门楼子,城墙上有炮台炮楼,城门外有吊桥有护城河。东城门有三道城门,其余均为二道 ,东、西 、北三个城门皆是正向,唯有南门的外门朝东南,就是今天的么儿拐。传说是先人们惧怕汉江泛滥,找了个风水先生看的城门朝向。南城墙角下的饮马池是人们嬉耍、乘凉的好去处,热闹非凡,只是后来,随着城墙的败落,饮马池早已沉默不语,只有那副古楹联,无言地诉说着繁华往事。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有城垛的汉中府城墙,右侧有一座望塔,拍摄于1875年(汉中市档案馆资料)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饮马池 1948年拍摄于饮马池 李魁元(汉中市档案馆资料)


随着社会进步,火器兴盛,长矛入库,老城墙日趋衰败。

抗日战争时期,为防空袭,政府在南北两段城墙上开了豁口,建了新南门和新北门。解放后,为贯通文化街与北团结街的交通,于1950年至1951年,拆了东门、北门,建了新东门。1953年先后拆了南门、西门及瓮城。1956年在县街西端(今民主街)拆了西城墙打通了西环路,随后,东、北城墙陆续被基建和居民用土挖掉,南和西城墙在文化大革命中相继被一些单位基建占用,居民修建拆取,护城河也填平了,汉中老城墙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访古城旧影,探前世今生----汉中老城墙,往事知多少?

汉中市民主街和西环路交界处的西城门旧址上重建的一段城墙


汉中老城墙辉煌过,华贵过,但终究败落消亡了。现代的人们重建它来体现汉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年轮,彰显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如今能窥探一二汉中老城墙的真容,要感谢那些把汉中老城墙“定格“的能人异士。伙伴们,你们也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汉中老城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