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彈匣只裝30發,為什麼不一次裝滿上百發呢?

張春財


目前世界上比較出名的步槍有我國的95式自動步槍(QBZ95)、美國的SCAR、M164a以及俄羅斯的AK47等,這些步槍的供彈系統均採用了主流30發的彈匣,那麼為什麼不一次裝滿上百發子彈呢?



1、30發的彈匣供彈可靠性更高

彈匣是個供彈系統,內部是依靠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地將子彈壓入槍膛,100發子彈的彈匣彎曲的弧度太大,很容易發生卡殼,戰場上對槍械的基本要求就是可靠性要高,3個30發的彈匣比一個90發的彈匣的可靠性要高得多,因此當然選擇3個30發的彈匣。

2、彈匣太長還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比如彈匣多了重量自然會增加,以AK47一枚子彈16.4g為例,多裝入得70發子彈大約重1148g,而AK本身重量也才4.1公斤,帶上這麼重的子彈必然影響射擊穩定性。

此外3倍裝彈量,彈匣的長度會增加很多,臥倒時彈匣比槍的支架還要長,影響隱蔽性。



3、一個彈匣可滿足現代作戰的需求

一個彈匣裝彈30發,一個班十名士兵就有300發子彈,如果槍法可靠,足可以應對大多數的特情,實戰中是沒有那種壓著扳機打個不停的操作的,以上提到的步槍理論射速均可以達到600發/分鐘,戰場上達到100發/分鐘也不是問題,如果是壓著扳機不鬆手的操作,100發子彈打光也就是1分鐘的事情,但自動步槍並不是這麼打的。

圖示:彈鼓

現實中為了擴大彈夾容量,有的步槍配置了彈鼓。

如我國的QBZ95還可採用75發彈鼓,其實其它步槍可以採用彈鼓供彈。

彈鼓作用和彈匣相同,一次性可供70到100發的子彈,在需要大量彈藥的情形下,使用彈鼓就可以完成供彈。

圖示:裝了彈鼓的SCAR


彈鼓的缺點就是結構比彈匣要複雜的多,含有螺旋彈簧、滑槽等,當發生劇烈碰撞或者摔在地上時容易發生故障,可靠性遠不如機槍的彈鏈供彈可靠。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