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植株越高越好還是越矮越好?

高枕隱士


這個要分品種,不一定是越高越好,也不一定是越矮越好。

在農村生活過的都知道,農民們都希望自家的玉米能夠長得高高的,記得前幾年夏天,由於雨水好,再加上雨熱同期,玉米長的有2米高,我形象的說,比姚明還高。但是,玉米長的太高,也不是一件好事,容易發生倒伏現象。




決定玉米植株高低的因素

1.品種不同

鄭單958玉米,這個玉米能長到2米到2米4,前幾年我們農村連續幾年都是種植的這個品種,玉米棒子不大,又細又長,產量還是可以。如果水分,光照各方面條件有利,每株上面都是兩個棒子,畝產能達到1200斤/畝。

但是這個品種也有一個不好的方面,如果碰見大風大雨,由於頭重腳輕,會連根拔起,或者東到西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倒伏現象。



2.外部條件(光照,雨水,肥料充足)

上面的幾個條件都是玉米生長的外部條件,這幾個條件都充分的條件下,玉米植株也是能長的很高的。

但是玉米植株有的特別矮小,不是由品種決定的,有以下原因:

  • 1.玉米在生長期如果缺乏磷肥和氮肥,會讓植株矮小發黃,長勢很慢,會比別的玉米差一大截。
  • 2.當然,在犁地的時候,也要施肥,這樣會讓玉米長的更好,植株不會矮小。
  • 3.蟲害,一些玉米的疾病,也會讓玉米變的矮小,會比別的玉米長的更慢一些。

如果品種矮,那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你的品種是高植株玉米,反而你的植株很矮,那就要對症下藥,該追肥就追肥,該噴灑農藥就噴灑農藥。


三農寶哥


玉米植株越高越好還是越矮越好?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也是很多三農朋友比較關注的問題。有人說玉米要想長得好,玉米苗株一定要粗壯高大,只有大玉米杆子才能掛上大玉米棒子;也有人說玉米要想長得好秸稈不能太高大,可以採用增加苗數的方法來增加玉米的產量。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從玉米抗倒伏能力來看,玉米苗株越矮越好。

農民朋友都希望玉米棒子能夠長得籽粒飽滿而且果穗又粗又長,果穗粗長籽粒飽滿的玉米棒子也必然應對著粗壯的秸稈,從當前玉米秸稈的高度來看,幾乎沒有低於兩米高度的玉米秸稈存在。雖然很多玉米種子都標明秸稈高度在多少範圍之內,實際種植時玉米秸稈高度基本上都要超出些,果穗質量好玉米秸稈又高,會導致玉米苗株的重心上升。

玉米重心升高雖然不是玉米倒伏的全部原因,但高重心玉米倒伏几率大。但如果遇到同樣級別的自然災害,那些秸稈細弱重心高的玉米最先出現倒伏,即便秸稈細弱但如果玉米秸稈高度低玉米果穗位置偏下,也就是玉米重心偏低,玉米也不容易倒伏。同樣道理即便秸稈高但果穗位置偏下,導致玉米苗株整體重心偏低,也不容易出現倒伏。

玉米苗株越低在同樣水肥條件下就容易秸稈粗壯,如果果穗位置在偏低就會形成很好的抗倒伏能力,即便遇上風溜子出現倒伏也不一定多嚴重。但玉米苗株高度和品種有很大關係,和田間管理也有一定關係。有些玉米種植戶會給玉米蹲苗,在玉米苗期故意保持一定乾旱,也有種植戶給玉米噴施縮節胺或者矮壯素,都是在調控玉米植株高度。

敲個黑板:個人感覺玉米苗株高度越矮越好,但從實際種植經驗來看,種子市場上沒有高度太低的玉米品種,即便噴施了縮節胺等生長調節劑,玉米最終高度也相差不多。但蹲苗有利於提高玉米苗情,調控玉米植株高度。如果使用藥劑噴施的方式調控玉米苗株高度,必須注意縮節胺等藥劑的用量,防止出現藥劑超標一縮不長的問題發生。總之,玉米苗株越矮越好,抗倒伏。


海棠小醉


玉米植株是越高越好還是越矮越好?結論見本文最後一句話。

中國過去三四十年的玉米育種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從高杆到矮稈的過程。30年以前玉米的代表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中單2號”和遼寧丹東農科所的“丹玉13號”,植株都是3米左右。後來是山東的李登海的“掖單”系列,將株高降下來二三十釐米。再後來是河南的“鄭單958”,大約二米二三。

矮稈玉米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種植較高的密度。30年以前,玉米種植密度每畝3000左右,現在是每畝4000株,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也有一些品種可以種到5000株,提高了60%。



矮稈玉米的另一個好處是抗倒伏。如果是都種植相同的密度,現在的品種明顯抗倒伏。但現在品種在4000株/畝和當年品種在3000密度下相比,倒伏程度差不多。現在的代表品種先玉335、鄭單958,都還要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倒伏問題。但因為密度增加了,產量也增加了,這是無可爭議的。

矮稈玉米也有一個問題,畢竟玉米的產量來源於玉米的葉片的光合作用。所以要有一定量的葉面積,稱為“葉面積指數”。葉片需要空間,需要有植株支撐。植株太矮,不利於葉片在空間上的合理分佈,不利於形成很高的產量。我曾經看過內蒙一家育種單位,育成了“超矮稈品種”,大約一米六七,(約等於普通人的身高),而正常品種二米二三,(同姚明的身高)。最後這幾個品種也沒有成功:耐密的問題解決了,倒伏的問題解決了,就是不高產。另外一個例子,北京農林科學院的“京科968”,比鄭單958高20釐米,產量也比鄭單958高。

結論:玉米植株矮稈好,但不是越矮越好。


種田博士後


玉米植株矮,但只要健壯,是自然生長而成的,而不是因為缺肥少水,或者病蟲侵害而造成,這樣的玉米苗,是老農夢寐以求的。它可能是玉米的基因如此,也可能是底肥控制得好,營養沒過剩,剛好夠玉米正常生長。

玉米根鬚粗壯發達,吸收能力強,只要你不是特別虧欠它,隨便淋點農家糞,它都會一個勁往上長。種玉米就象養孩子,只要你給他吃飽喝足,不愁他不長。
經常種玉米的老農,種玉米時,底肥都儘量少下氮肥。就怕玉米瘋長起來,無法控制。玉米長太高,有許多弊端,還沒長玉米棒,就已遮天蔽日,既影響光照,又密不透風。你若是在行間治蟲或者鋤草,都很難走快。

大風一來,首當其衝,不是倒伏在地,就是從中折斷。收穫的時候,若是人工掰摘,,倒還好,如果是機械收播,那倒伏的和折斷的,會全部遺留在田裡。玉米又不象麥子和稻子,赤裸裸一眼就能看見,你還要去田裡逐行翻撿,好麻煩的。不撿了吧,眼看到手的糧食又不捨。
玉米控旺很重要,都是噴施藥液控旺,我們這兒是噴施‘縮節胺’,各地都有不同的控旺藥物。

噴施控旺藥液時,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能圖省事,,用藥過量,一下就把玉米苗打定住了,玉米苗不朝上長,就橫長,它吸收的營養要消耗,根部就到處發芽,長出多根玉米兒,玉米苗很難恢復正常生長。

正確的施藥方法,應該是少量多次。首先少放點藥,再看它的長勢,依然長得快,再噴一道藥。所謂的控旺,並不是讓玉米苗定住不長,而是要它放緩生長的速度。

玉米看似種植簡單,管理粗放的作物,可真要把它種好,也還是不容易的。

這是村婦瓊姑,多年的種植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村婦瓊姑


農村老人在子女搞對象時,常說的一句話:高矮、胖瘦、醜俊莫其害,只要能過日子就行。所以玉米植株高矮沒關係,只要有產量就行。

現在種植的玉米品種,大多植株高在2.65-2.80米之間。這是玉米最佳高度。也是制種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實踐,得出適合玉米生長的理想高度。

一、玉米植株過高,超過3.2-3.3米以上,玉米植株想必照正常玉米植株細,且接棒部位也要相對提高。這使本來支撐正常玉米植株的根部壓力過大,抗倒伏能力下降。就好像拳擊運動員 ,各越高的,底盤越不穩。很容易被打倒。再一個,玉米植株過高,產量也會下降。因為玉米根系所吸收的水分養分,大部分都供給瘋長的玉米植株了,那你想玉米棒能大嗎?

二、玉米植株過矮的話,玉米通風效果想必會差。也影響玉米產量。因為玉米植株過矮,正常水分養分的供應下,玉米植株會比正常的玉米植株粗,葉子長的又長又寬。會嚴重影響玉米通風。由於玉米不通風,光照不足。玉米產量就會下降。

總之,世界萬物都有它一定的生長規律。如果改變這種規律,那出現怎樣的後果,很難想象。還是順其自然為好。


耕耘路上


說實話,不能太高,因為高了,“倒伏率”和“倒折率”就會大幅度提升,由此造成的減產是慘重的,特別是某些〔高杆紅軸品種〕的莖稈折斷問題,更是直接造成絕收。

同等條件下,矮稈品種的〔抗倒伏〕和〔抗倒折〕能力,是優越的。比如,你經常聽說〔高杆紅軸玉米品種〕的倒伏或倒折,應該很少聽到〔矮稈國產白軸玉米品種〕倒伏或倒折的問題吧。

這是一個〔大概率〕和〔小概率〕的問題。

中國農大著名育種家宋印明教授說——關於莖稈矮生物產量低,迄今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矮稈品種由於生物產量的較低而使得產量水平不及高稈品種。

另外,品種的產量高低和“天氣”和“種植者的素質”有關,因為,真正好品種關鍵的關鍵在於綜合抗性。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


玉米是糧食作物之一,同時也是最佳的飼料主糧。它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胡蘿蔔素以及微量元素。它的蛋白質含量在百分之八左右,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九左右,常食玉米可以健康長壽。

玉米是個好東西,如何種植呢?到底是植株越高越好,還是越矮越好?

種植玉米無非是想得到高產量。

高產品種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抗旱抗倒抗高溫,活杆成熟不倒伏,棒大棒粗籽粒長。

同樣的產量水平還是矮杆佔優勢,更抗倒伏不招風。

本人看好的品種就是2米5以上至2米8以內為最好。當然必須具備超高產性能。產量高,品質好,才是硬道理。

本人今年種植的就是矮桿品種珺玉9號和丹玉405,檢驗以下這兩個品種的廣適性穩產性。

結論:同樣的產量水平還是矮杆的更好,抗倒伏更有優勢。





智慧老農


玉米植株的高矮是玉米種子的特性之一,也是玉米育種專家研究的一個課題,它不僅決定著玉米的產量,還制約著玉米的抗逆性等等。玉米種植產量的高低,取決於玉米產生的整個生物產量的多少,也就是說一個玉米穗子的大小取決於玉米秸稈的大小,棒子越大,它的母體身量就越粗壯高大。但是,由於玉米秸稈高大,造成抗禦自然災害倒伏的可能性就大,因此,科學家又進行抗倒伏研究,讓玉米秸稈變矮化或者粗壯來解決玉米產量高的問題,所以,玉米植株的高有它高的優勢,但又有其缺點,玉米株矮也有矮的優點,但也有其短處。對於玉米育種專家研究的對象來說,正向植株變矮,產量又高產方向發展,這也是農民所歡迎的品種!





alhqqcom我是揚


實話實說,具有相當多年實踐的老人告訴你,過高過矮對產量都沒有任何好處,只能起反作用,使產量有可能降低,這是因為,過高容易倒伏,過矮不能充分發揮植株優勢,通風,受光都受到限制,進而影響產量。

玉米秸稈一般高度以兩米左右為最好,這樣的高度不但透光通風好,而且還能充分發揮秸稈的優勢,能夠孕壯穗,結大穗,提高產量。

在玉米生長髮育前期,一定要對植株進行控制,防止瘋長,控制時間為十葉期間,這時控旺不但限制了植株瘋長,而且還對孕穗起了關鍵作用。



痴騎朽翁


玉米,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它是我國第二糧食作物,它含有維生素E、玉米黃質、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脾胃虛弱等有一定功效。那麼種植玉米高杆好呢,還是矮杆好呢?

我們種植戶往往注重的是糧食產量高低,因此玉米種植也要看其產量如何。

玉米要想得到高產、品質好,首先我們要選擇有高產潛力、抗病性能強、抗倒伏、發芽率高的種子。並且為了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要使用玉米專用拌種劑拌種處理。

種植密度要合理,建議25公分株距,行距70公分左右。密度過大,透氣性差,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影響。使玉米不能正常生長。過於稀疏,又浪費土地資源,也同樣相對來說減少了產量。

玉米地塊儘量多使用腐熟的有機肥料做基肥,由於有機肥養分較全面且肥效持久,不但可以提高玉米產量,而且可以提高玉米品質。

在玉米開花、抽穗是玉米肥、水需求最多的時期,因此要做好玉米追肥工作,每畝可以追施50公斤左右的複合肥料,同時做好防旱,防澇。

在玉米田間管理中,防止玉米倒伏是最關鍵的一步。玉米整個生長期基本都處於高溫多雨時段,如果遇到大風,很容易倒伏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尤其是高杆玉米更容易傾倒,因此我們往往都選擇矮杆玉米來種植,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對於高杆玉米,我們可以噴施矮壯素等調節劑來控制其秸稈高度。矮壯素等調節劑不但可以防止秸稈過高,而且有利於玉米後期籽粒的飽滿,提高玉米產量。

對於你所提到的高杆好,還是矮杆好?依我看,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無論高杆還是矮杆,只要管理得當,都可以選擇!

以上是本人之見解。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共同討論!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