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導言: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但夷陵之戰的劉備慘敗,

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導致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劉備為了重新佔領被關羽丟失的軍事要地荊州,在蜀漢章武二年(222),親自帶領軍隊征戰孫吳。於是,就有了吳蜀在夷陵展開的大戰,史稱"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但這場大戰卻以發起者劉備戰敗而終。據《三國志》等史記中記載:"劉備奔走","夜遁","僅以身免"。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劉備兵敗武夷呢?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兵敗可能出現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都對此事件進行了研究探討和總結,總之談論來討論去,不過是如下原因:(1)劉備在戰略決策方面的判斷錯誤,不符合當時連吳抗曹的國家策略;(2)蜀漢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3)沒有充足的戰前備戰;(4)蜀漢的糧草、武器等後勤保障工作不到位;(5)卻反統領將軍隊,指揮作戰的有才將領; (6) 在戰爭中,其戰線長達七百里,本來兵力就不充足,此戰線使得兵力過於分散,更加缺少兵力; (7)劉備本人的盲目輕敵,過於自信;(8) 劉備本人缺乏傑出的軍事家才能,其舍船就步,戰略上的失誤;(9)戰爭持續時間長,使兵將都疲憊不堪;(10)吳軍當時的統帥陸遜是有勇有謀,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戰略部署。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上述的分析也都是有理有據,比較全面的分析了武夷之戰,劉備慘敗的其本身因素與外在因素,但這些都不是導致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根本原因。

這裡針對上面提出的原因進行反駁:

劉備征戰吳國雖然有違當時想要聯合吳國對抗曹國的國策,但在關羽被孫權滅掉之後,孫權妄圖通過武力收回荊州,這也是非常契合當時諸葛亮提出的"跨有荊、益"來爭奪霸主的總戰略部署。所以劉備伐吳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蜀漢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也是在做出重大決策時理應出現的,這根本就不能成為導致夷陵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在史記中也沒有記載軍師諸葛亮在劉備伐吳時的反對的表態,這恰恰表明了諸葛亮當時更加主張劉備伐吳

從孫權謀殺關羽到劉備出兵伐吳這一段的時間有兩年之久,在兩年期間雖然其為戰爭做的準備工作不能稱之為完備,但也不能說其是臨時決議

在後勤方面,蜀漢水軍控制了在夷陵城以西的水上通道,利用水道來供應其糧草等後勤需求,所以說其後勤保障工作做的還是較為充分的;況且蜀漢的主力部隊是從江南出發,這就使軍隊距支持蜀漢的蠻夷部落很近,其在後勤方面也是一大保障,至少是在糧草的供應方面

在夷陵之戰中是缺乏遠近聞名的名將,但東吳參戰的將領在此戰之後幾乎都赫赫有名,從吳班、馮習等人征戰巫縣等地與其他戰役看來,蜀漢將領的表現都可謂是值得稱讚

再說"七百里連營"只是劉備在去夷道縣的路途近七百里,而且劉備在關隘處設立軍營哨卡也不是其把兵力都分在了這些關卡處。根據《三國志·孫桓傳》雲:"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與《三國志·陸遜傳》亦云:"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可知,劉備沒有像學者分析那樣分散兵力,其還是集中了優勢兵力。《三國演義》中將劉備描繪的傲嬌自滿,但在其的七百里

"連營"證實了其在事實中的小心謹慎與心思縝密,根本沒有輕視敵軍。劉備後來放棄水陸,確實是較大的策略上的失誤,但這也是因為水軍部隊太過於脆弱,劉備不得已而為之。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分析中,戰爭時間過長,導致兵將都疲憊不堪,但其實吳國也受此問題,雙方都面臨的難題所以無法左右戰爭的結局。至於吳軍統帥陸孫的才幹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但

無論何等戰役都不能把取勝的關鍵寄託於敵方的無能上,再者說劉備若是具有比陸孫更高的才幹,這場戰役的勝負還說不定呢。

那麼,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才是導致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夷陵地勢險要、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劉備出武夷奪荊州,有三條可走;一、利用夷陵江河縱橫的優勢,從水路;二、從江北的夷陵道 三、從江南的夷道。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蜀漢都在長江的上游位置,這與處在下游的東吳來說無疑是一大位置優勢。

《三國志·陸抗傳》記載:"若敵泛 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懸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機。"與《三國志·陸遜傳》中"臣初嫌之,水陸俱進。”

都表現了吳國對蜀國順江而下的擔憂,可見,走水路是無疑是當時蜀國的優佳選擇。但讓人可惜的是蜀國當時還不具備水上作戰的能力,本來蜀漢擁有一支較為強大的水軍部隊,那就是關羽的荊州水軍,但其因荊州之戰遭到了毀滅之災,所以,其水上作戰能力根本無法與當時水軍力量強大,造船技術發達的東吳相抗衡。

《三國志·黃權傳》雲:"(劉備)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與"《晉書·羊祜列傳》亦記三國末年西晉大將羊祜上書雲:"吳緣江為國,…… 弓弩戟楯不如中國,唯有水戰是其便。"

其中,"吳人悍戰"和"唯有水戰是其所便則"則是對東吳水軍強勁,善於水上作戰的體現。

所以,劉備無法選擇水路也是情理之中。

劉備只能選擇走陸地這一進攻方案,江南夷道被其作為主要進攻方向,江北夷陵道則為讓人起牽制作用。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章武二年)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

《三國志·黃權傳》中也有記載:"(劉備)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華陽國志向》中的"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先主連營稍前,軍於夷道猇亭。"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六十九:"漢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使督江北諸軍;自率諸將,自江南緣山截嶺,軍於夷道猇亭。"

劉備親自率軍"自在江南","自江南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用黃權為鎮北將軍率領"江北諸軍"防範魏軍偷襲與東吳江軍抄後路。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劉備選擇以江南夷道為主攻絕對是戰術上的重大錯誤。

首先,從江南進攻東吳就必會與東吳強大的水軍相對。長江的南夷道縣與佷山縣內部都是河流密佈,陸城在夷水與長江的交匯處,陸城是陸孫的大本營。從陸城往北是著名的楚國西塞,東吳水軍的重點駐兵防禦之處便包括楚西塞和夷水等地。劉備帶兵從江南攻打宜都,就必會與東吳強大的水軍相對,這分明是明知自己短板 還硬要用其與人家長處相抗衡,其結果顯而易見。

再者,江南的山路過於狹窄,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進攻,無法發揮其在陸地方面的優勢,此決定無疑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裴松之在《三國志·陸遜傳》的註釋中引《吳書》曰:"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曰:'備舉兵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勵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疲於木石之間,徐制其弊耳。'"

由此可知,陸遜非常擔心與蜀軍在"平原曠野"發生對峙。而劉備卻選擇了山地作為進攻道路,使其優點優勢難以發揮,再加上長時間作戰,將領肯定疲憊不堪,而吳軍則可以靠著險要的地勢與之周旋,事半功倍。在吳蜀猇亭一帶的蜀漢的失敗正是劉備這一致命錯誤的驗證。如果其選擇江北夷陵道作為進攻路線,方可躲開上述不利因素。


夷陵之戰:主攻方向選擇錯誤,是劉備慘敗的主要原因

但是,劉備又是因為什麼沒有選擇從江北夷陵進攻呢?可能是劉備認為走江北夷陵道有遭受到孫、曹夾擊的風險,然走江南夷道,其不單可以獲得蠻夷部落的幫助解決後勤糧草兵力等問題,還可以避免遭受孫、曹夾擊的風險。所以劉備對當時的分析有很大失誤,導致其主攻方向選擇錯誤。劉備擔心在江北進軍會遭遇夾擊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關羽被圍剿之後,削減了蜀國實力,而吳國勢力大大增強。在以利益為基礎的三國紛爭中,這不是魏國所滿意的結果。所以劉備只要不觸碰魏國的土地,曹丕不會與吳聯合絞殺蜀國的。

結語

頗為謹慎、但缺乏領兵才幹的劉備放棄從江北進攻荊州的方向,錯誤的將其主攻方向選擇在江南,導致蜀國在夷陵之戰中被精明的陸遜以火攻擊潰,兵敗夷陵,令人十分惜憾。

參考文獻:

司馬光.資治通鑑

陳壽.三國志

陳遼.簡論夷陵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