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兒童心理專家孫雪瑞曾說:愛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你的愛讓他知道他自己是誰。愛是身體的、心理的、精神的、靈魂的感覺。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花無缺真的無缺嗎?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即便是花無缺,也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友情"。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缺點東西,有人缺錢,(廢話,誰不想錢越多越好);有人缺伴侶(單身狗);有人缺少朋友(宅男);也有人缺心眼,哎呀,幹嘛打我!就連天上的月亮都陰晴圓缺,何況人呢?當然,有人又要說了,有缺憾的人生才更能驕傲地稱之為人生。時光匆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遺憾。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同事萱萱經常在辦公室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優秀,如何多才多藝、乖巧懂事、優雅得體。前幾天萱萱的孩子參加市裡舉辦的兒童歌唱大賽得了獎,邀請我們週末去她家做客,盛情款待我們。有蹭吃蹭喝的機會,我們怎麼能夠錯過呢?到了週末,我們一行人來到萱萱家。"哇!萱萱,你真的是土豪啊,家裡裝修地這麼豪華!"我環顧房間四周,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萱萱卻謙虛的說都小錢。


一群人在客廳喝酒交談的時候,萱萱為了給大家助興,就讓孩子給大家演唱了一首歌。孩子的唱得比原唱還要好聽,萱萱的臉上也洋溢著自豪和得意之色。演唱結束,我們熱烈鼓掌,孩子也大大方方地鞠躬感謝。我告訴萱萱:"你家孩子將來絕對是樂壇的音樂才子。"萱萱謙虛地笑了笑,說孩子都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接著萱萱又讓女兒坐在我身旁,和我交談。孩子當真是懂事有禮貌,"名不虛傳"。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再吃飯的時候,為了表示主人的熱情和自己的家教之好,萱萱讓孩子給我倒酒。孩子倒酒的守護,不小心碰到了一個酒杯,酒杯打碎在地。萱萱卻立刻變了臉,對著孩子訓斥到:"你真是笨得跟豬一樣,還好意思吃飯嗎,回房間自己玩去!"孩子面露惶恐之色,不停地和媽媽道歉,擦著眼淚回到了房間。我突然恍然大悟,難怪萱萱的孩子看似情商高,懂事有禮貌,其實都是萱萱過度"驅使"。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其實,萱萱的孩子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高情商、講禮貌,其實這些都是缺愛的表現!不敢相信吧,這樣的孩子怎麼會缺愛呢?如果孩子有以下這3種特徵,就說明孩子缺少缺少家庭的關愛。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一:總是對別人好,無條件答應別人請求

缺愛的孩子,會逐漸形成"討好型人格",簡單來說就是還是會加倍地善待別人,也不會熱對方生氣,甚至是百般討好。別人有事相求,他們都是無條件答應,不管自己是否會吃虧、難堪,他們很難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立場也非常地不堅定,時常讓自己產生被動的局面。他們希望用這樣的行為引起別人的關注和關心。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二:乖巧懂事

就像剛才說的萱萱的孩子,乖巧懂事,其實這也是他們焦慮不安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內心敏感脆弱,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他們擔心父母不高興就會打罵,甚至是拋棄自己。於是他們在家長面前總是盡力地通過懂事聽話討好父母。其實這也是缺愛的表現之一。只是表現地沒有那麼極端。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三:善於看大人臉色

有些孩子有著察言觀色的能力,你如在課堂上老師的一個動作和表情,孩子都可以準確地猜到到老師想法和接下來的行動。在家中的時候,孩子也會看父母的臉色,比如媽媽突然在廚房眉頭緊皺,他們會迅速拿出掃把去廚房幫助媽媽打掃廚房。看似懂事獨立,其實是孩子過度缺愛的表現。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長期缺愛的孩子,會對自己造成怎樣的影響呢?家長一定要重視!

一:生活和家庭產生障礙

年幼事情就長時間缺愛的孩子,他們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溫暖。這樣的孩子會逐漸對親情和友情冷漠疏遠,心理產生極端反應。有些人甚至看到別人恩愛幸福就會產生嫉妒,還會想要破壞別人的幸福。如果他們有了家庭,在處理家庭糾紛時,他們會變得束手無措,或是用極端的處理方式。他們習慣了冷漠孤獨,心理陰暗,有的甚至會塑造成"反社會型人格"。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二:性格發生扭曲

長期缺愛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有兩個極端。一種會通過對別人好,陽光開朗,外向活潑來得到他人的認同和關愛,同時也能麻痺自己忘記內心的痛苦;還有一種行為更加極端,他們變得孤僻、內向、自言自語,喜歡呆在陰暗的環境感受已經麻木的自己。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社交恐懼症,不敢和別人交談。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三:感情上受到挫折

有些從小缺愛的孩子,在戀愛方面會有很強的佔有慾,他們希望對方能夠永遠愛自己。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他們會變得自卑和無所謂。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情,他們對愛情的觀念也就愈加偏激,有時會成為所謂的"渣男渣女"。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人格是很奇妙的事情,可以出現不同的極端。尤其是年幼孩子的心靈,更加敏感脆弱,人格塑造很容易被扭曲。家長要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健康得成長。

在平常的時候,家長沒有給與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一些舉動和要求,讓孩子誤認為獲得父母的愛是需要交換的。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多一些無要求的陪伴,多一些發自內心的讚賞,再多一些愛的表達,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最堅實的後盾,懷抱也會永遠向他敞開,讓他能有底氣去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code>我是淘氣鬼,一名高級育嬰師、也一個是3歲寶寶的媽媽,我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code>

幫寶寶養成正確的高情商品格,小編推薦《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來幫忙書中故事契合兒童天馬行空的想象世界。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們收穫品格的薰陶與成長,教會孩子們成長之中最重要的“十個品格”,讓孩子成為能收穫友誼、自信聰明的“高情商”。

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的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家長該反省

每個孩子都有幸福的權利,不要讓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心裡感到缺愛,孩子的童年生活本應該是幸福而溫馨的,別讓孩子的童年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而過得小心翼翼。但願每個孩子都能有開明的家長,擁有一段幸福的童年時光。

所以做父母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