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御筆”款《牡丹圖》

清代末期,尊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太皇太后”(1835——1908)的慈禧,民間百姓俗稱“西太后”,是位婦孺皆知的人物。慈禧除善弄權術、熱衷政治外,生活中還喜愛書畫,尤其愛以“自己所作的”書畫賞賜群臣,以示恩寵,籠絡人心。實際上其書畫多由人代筆,鈐上慈禧專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嚴格地說,將慈禧的書畫稱為慈禧款的書畫更準確一些。然而,也有人認為,慈禧對書法繪畫不無鑑賞力,而且偶爾興來弄筆,也並非全無可觀。傳說她善畫牡丹,能畫出牡丹的富貴之氣又不媚俗。



一年前,筆者曾在洛杉磯友人處,寓目過一幅題有“皇太后御筆”款的《牡丹圖》,此圖絹本設色,畫心縱70釐米,寬45釐米,立軸,老裱。畫面右上部豎寫楷書“皇太后御筆”6字,下鈐朱文“慈禧皇太后之寶”印章。圖工筆繪折枝牡丹二枝,花朵飽滿,枝葉婆娑,構圖別緻,設色典雅;最可貴的是花的顏色用法適中,多一分則顯媚俗,少一分則無韻味。 這件有“皇太后御筆”款的《牡丹圖》,應該是慈禧款書畫中的上乘之作,不過,是否真的出於“皇太后御筆”,還是由他人代筆,亦難考究定論。


關於慈禧書畫“創作”的代筆人,歷來都指向了一個人——清末的宮廷女畫師繆嘉蕙。據光緒皇帝的日講起居注官惲毓鼎之子惲寶惠著文回憶,慈禧身邊專門有人為她代筆書畫,其中一個名叫繆嘉蕙。繆嘉蕙字素筠,1841年出生於昆明一書香世家。繆嘉蕙自幼習書畫,由於訓練有素,勤奮好學,才華過人,年輕時她便已在雲南、四川一帶小有名氣。其作品筆墨清新、設色典雅、形神畢肖,尤以花鳥工筆畫為佳;她也工小楷,字跡秀拔剛健,超凡脫俗。繆嘉蕙15歲時嫁給昆明人陳瑞並隨陳瑞到四川做官。可惜陳瑞在繆嘉蕙懷孕之際便去世了,留下繆嘉蕙回到昆明孃家生下孩子,靠賣畫撫育幼子。後來雲南爆發了起義,為避戰亂,繆嘉蕙遷往四川,投靠在四川西充做官的哥哥繆嘉玉。在四川,繆嘉蕙仍以賣畫為生,據說由於其通文史,曾被西充縣令聘掌書院。慈禧太后晚年,熱衷於學畫習字,並樂於將自己的字畫賞賜大臣。由於求字畫者眾,慈禧應對不暇,便想到找女畫家進宮為其代筆。1889年,慈禧下詔各省選送女畫家入宮,繆嘉蕙得以入選進宮。進宮後又通過層層選拔,最後由慈禧太后親自進行面試。傳說在慈禧面前,繆嘉蕙先畫了一幅《布袋和尚》,慈禧並不滿意,後來她以頤和園景為題材畫了一幅《秋韻深遠》方被慈禧認可。繆嘉蕙進宮後,慈禧對其鍾愛有加,令其居儲秀宮,除被封為御廷女官,年俸白銀兩千八百兩,還免其跪拜大禮。後又升為三品女官,追加白銀一萬兩,並賜紅翎一頂。在宮中,繆嘉蕙日日勤奮繪畫,除教慈禧繪畫,主要是代慈禧作畫,以花鳥畫為主,也畫山水、人物及扇面等。有說她還曾教過珍妃繪畫。在宮中,繆嘉蕙也偷偷畫一些作品託人捎到北京琉璃場去出售,由於是御用畫家,她的畫在市場上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之所以要售畫,是因為繆嘉蕙要為兒子籌錢,後來繆嘉蕙用其月俸及售畫所得為兒子捐得內閣中書一官。由於皇宮中藏畫甚豐,繆嘉蕙得以有機會見識到許多古代佳作並從中學習,慈禧太后也喜歡和繆嘉蕙一道欣賞和研習繪畫技藝。繆嘉蕙對慈禧的藝術修養評價甚高,與繆嘉蕙繪畫不同的是,慈禧畫花時,畫什麼花,都要求以真花搗汁為其畫著色。清末詩人陶農部曾有一首宮廷詩,描繪了繆嘉蕙的宮廷生活。詩曰:八方無事暢皇情,機暇揮毫六法精。晨翰初成知得意,宮人傳喚繆先生。 繆嘉蕙的畫作在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價格也不斷攀升,作品價位在數千至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不等,在國外市場上成交價很高,在美國紐約佳士得博覽會上,還有對繆嘉蕙的專欄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