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3月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官網上發佈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並向社會徵求意見。按計劃,該項分級標準擬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報批稿”》

根據目前發佈的報批稿,自動駕駛汽車將被劃分為0級(應急輔助)、1級(部分駕駛輔助)、2級(組合駕駛輔助) 、3級 (有條件自動駕駛) 、4級(高度自動駕駛) 、5級(完全自動駕駛) 共6個不同的等級。如果文件獲得通過,中國將正式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國家標準,這將幫助各類企業更有針對性展開研發和技術部署的工作,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

近期智能汽車領域持續利好。不久前,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出臺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針對自動駕駛提出了包括夯實複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人機交互等在內的關鍵基礎技術,建立健全智能汽車測試評價體系重點研發虛擬仿真、軟硬件結合仿真、實車路測等測評技術,開展特定區域智能汽車測試運行及示範應用等內容。

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發改委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通知作為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應用方面已經開始從國家層面展開戰略佈局。產業鏈上各方,地方政府發改委交通部門、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合資車企、Tier1等實體企業,以及以騰訊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都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加大投入。

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需要多方合力在乘用車領域,自動駕駛仍在輔助駕駛的階段摸索。業界普遍認為,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動輒以十億美元起步、其實現週期長達10年甚至更久,加之術業有專攻,“註定”自動駕駛汽車不是單個玩家可以輕鬆玩轉的。車企與科技企業能力互補傳統車企在汽車市場、整車製造、品牌影響力方面顯然有著更加明顯的優勢,但也需要科技力量來參與這場創新變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正在把汽車這個典型的機械產品,轉換為一個以機械為載體的電氣產品、電子產品、移動智能終端;由一個典型的機械產品轉換成由軟件定義的機械電子產品。

重新定義的未來汽車正在重塑未來出行。

其中智能網聯將成為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我國互聯網企業有極強的技術能力,車企與互聯網企業聯合是贏得這場汽車革命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對互聯網科技公司來說,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和大規模量產,需要整車製造企業的供應鏈體系,精細化製造及完善的測試評價體系,必須藉助車企的能力和平臺來實現,最終也是通過實車走向用戶。

輔助建立和完善測試評價體系在車企和科技企業大量投入的同時,想讓自動駕駛技術真正從實驗室走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測試評價體系,這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從2017年開始,我國相繼建立了16個國家級的智能網聯測試區,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提供便利,深圳、北京等城市也開放了部分道路用於自動駕駛路試。即便如此,與自動駕駛完成商業化落地需要的110億英里(約177億公里)的測試里程相比,我國目前的測試能力依然遠遠不足。而且自動駕駛汽車是跨界融合的產物,結合了傳統汽車、信息技術、網絡通信、交通、能源等的前沿技術,測試對涉及其他領域的核心技術、測試標準、測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測試場地想要解決這些難題,也需要藉助科技企業的力量。去年年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與騰訊自動駕駛團隊合作展開了“智能網聯汽車仿真實驗室”項目,計劃基於高精度地圖和模擬仿真技術,對測試區的地理全貌進行數字化建模,將通過模擬仿真的方式大大提升汽車測試的效率。

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高精地圖下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中心

騰訊以靈活、模塊化的接入方式為產業加速

車企、科技企業、測試場地,在自動駕駛發展的過程中,每個角色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都有自己的能力邊界。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的代表,騰訊自動駕駛業務總經理蘇奎峰多次公開表示:“我們不做硬件,不做傳感器,而是希望在軟件和服務層面為產業提供助力”。面對車企、Tier1、交通管理等行業各方需求,騰訊搭建起集數據雲平臺、高精度地圖平臺以及模擬仿真平臺三大基礎支撐的自動駕駛研發體系,結合自身安全實驗室體系的信息安全技術,以靈活、模塊化的方式為合作伙伴提供軟件產品及服務,支撐車端算法開發,助力自動駕駛研發和測試,輔助相關標準的制定和驗證。

在數據雲平臺基礎上,騰訊自動駕駛可以助力車企及自動駕駛測試部門,進行軟硬件開環系統的測試驗證,以及一些交通場景的閉環驗證。

2019年7月,騰訊與寶馬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助力寶馬建立高性能數據開發平臺,加速其在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研發。

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騰訊與寶馬合作簽約

在仿真平臺方面,騰訊自動駕駛也結合了騰訊強大的遊戲技術實力,將虛擬現實技術、遊戲引擎、雲遊戲技術以及工業級的車輛動力學模型和專業的渲染引擎、三維重建等技術,應用於城市仿真系統的構建中,採集不同城市、道路、天氣、光照等物理世界交通特徵,在雲端建立起一個與現實世界極為相似的平行世界,加速自動駕駛測試和驗證。

智能汽車進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自動駕駛落地需多方合力

模擬仿真平臺複雜路況仿真除了技術迭代的基礎性投入之外,隨著合作伙伴的增加,騰訊自動駕駛今後還會在產業上進行投入,一是為了滿足技術迭代升級的需要,二是為了能夠給更多的客戶提供軟件和服務上的支撐,包括騰訊雲、騰訊安全等團隊的協同。

未來,騰訊自動駕駛業務也會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發展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可以預見,在國家將智能汽車列入頂層發展規劃,5G時代到來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動下,自動駕駛汽車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秉承開放共贏理念的騰訊,也將在自己的角色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