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慧的結晶——坎兒井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茫茫戈壁之上,遠處落日餘暉,近處排列著一連串土包,它們不過一人高,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一串土包走成一條直線,兩端望不到盡頭。一串接一串的土包彼此平行延伸而去,涇渭分明,秋毫不犯。

人類智慧的結晶——坎兒井

坎兒井 米廣弘攝

直到走進坎兒井才恍然明白,在看到的土包下面,差不多都有一條常年川流不息的小河,河道是一條人工挖掘的地下水渠,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豎直的土井打通水渠上的地層,而這些土井的井口,就是那些裸露在無垠戈壁上的土包。

坎兒井《史記》中稱之為“井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吐魯番酷熱少雨,但北面有海拔5440米的博格達峰,從天山腳下到低於海平面的艾丁湖落差達1400多米,西面還有喀拉烏成山。夏季來臨,山上融雪和雨水順勢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地下,變為潛流,積聚日久,戈壁下面儲蓄了充足的水源。吐魯番土壤為沙礫和黏土膠結而成,質地堅硬,井壁和暗渠不易坍塌,為人們開挖坎兒井創造了有利條件。吐魯番境內坎兒井最為集中,數量近千條,總長約5000公里。正因為這些像人體血脈一樣的“暗河”躲過了烈日的蒸烤和風沙的糾纏,才使得吐魯番如此乾旱燥熱的地方有了大片生命的綠洲,終年清水暢流,滋潤萬物生靈。

坎兒井,地下渠溝涼爽舒適,暢通無阻。據瞭解這是為方便遊人參觀而拓寬拉高的,真正的坎兒井逼仄低矮,僅僅能容一人過身,且還得彎腰半蹲。望著從遠處而來的坎兒井洞和腳下的潺潺流水,深刻地感受到當地引水而飲、引水而用的艱難,每挖一條坎兒井,耗資巨大且不說,其中困苦艱辛亦非外人所能想象。當年的坎兒井工匠,或蹲或跪或匍匐,一盞定位的豆油燈叼在嘴上,一把尖嘴钁頭拿在手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雪山腳下開挖豎井,在豎井底部朝下游平行鑿出15至20米長的地道,隨之在地面再向下掏挖豎井,使兩豎井底部在地道相通,如此週而復始,直抵目的地。因此坎兒井與長城和古運河並譽為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

曾經,一條坎兒井的成功挖掘,常常需要搭上數條乃至更多性命。黎明開工要一一點名,晚上收工亦需一一點名,未報名字者意味著已經長眠於地下,第二天又會有新來者加入隊伍行列。一代又一代人薪火傳承,勤掘不息,一條坎兒井就是一條汗水之河,一條命運之河,也是一條流蜜之河。

於是,乾涸的沙漠邊上才有了載歌載舞的生活,風沙漫漫的西域才有了風雲變幻的歷史。坎兒井,一條從歷史深處飄來的長練,一座用勤勞智慧鑄就的地下萬里長城,一條融匯天山雪水慷慨無私潤澤大地生靈的暗河,也許它們在唐詩宋詞元曲裡沒有留下片言隻語,更沒有被廣為人知的詠頌,但所有惠及眾生的事蹟終究不會泯滅,口耳相傳,世代綿延。

1845年,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他深知坎兒井乃生命線,致力發展坎兒井。1874年,年過花甲的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為發展地方經濟,保障軍糧供給,他大力興辦屯墾業,力倡坎兒井之策,功績遺澤至今。今天坎兒井仍被當地人稱作“皇家坎兒孜”,意為皇帝派人所挖之井,依舊日日夜夜為吐魯番人們“搬運”著大自然的純淨之水。

走出坎兒井,接過用杯盛著的坎兒井水,輕啜一口,清涼甘甜,沁人心脾,一掃渾身的暑熱,不禁仿效東坡先生作詩一聯:“渴飲清甜可口水,不辭長做西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