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變通途 第三東江大橋即將通車 惠州西江南片區破繭騰飛正當時

春天的希望,孕育了秋天的收穫。

對於惠州城市而言,這個秋天不僅僅有金山新城拉開惠州城市的未來。

同樣惠州西片區的破繭騰飛,也一樣值得期待。

所有城市片區的發展無外乎兩種路徑,一是城市規劃主導的發展路徑遷移,另外一種即是重大交通利好導致的片區變革。

惠州西江南片區顯然屬於後者,近期,施工超過3年的惠州第三東江大橋開始橋面的鋪設,大橋即將通車。此前數輪惠州城市發展擴容過程中,都被忽視和忽略的惠州西下角(樓盤詳情戶型圖相冊地圖0)及江南片區開始因為惠州第三東江大橋的通車,而成為惠州核心市區的一部分。

天塹變通途 第三東江大橋即將通車 惠州西江南片區破繭騰飛正當時

在第三東江大橋通車的同期,惠新大道、梅湖大道、江南大道等配套工程也進入施工尾聲,意味著以後江北進入下角,仲愷,博羅進入惠州城區又多了一條便捷的城市互交快速通道,下角、惠州西所在的江南片區,將因第三東江大橋的通車,破除了和江北、惠州城區、博羅的區域邊界,不再是城市被忽視的邊角料。時間和空間距離的縮短,江北以及惠州城區的配套開始成為惠州西以及江南片區的配套,區域即將引來騰飛的黃金時代。

一朝天塹變通途,破繭騰飛正當時。

在破除區域邊界後,惠州西江南片區的資源優勢,和地緣優勢將會迅速迸發出來,惠州又一個高端濱水居住新區騰飛在即。

第三東江大橋通車在即

江南片區的區域認知邊界被重構

從城市的發展來看,區域的認知邊界問題,是普通市民對一個區域的最基本概念。而從房地產發展角度來看,區域的邊界認識,也決定了一個區域的發展潛力和購房者的認知能力。解決區域認識問題,也是一個新興的發展區域從陌生到被大家所接受的第一步。

天塹變通途 第三東江大橋即將通車 惠州西江南片區破繭騰飛正當時

江北片區、金山湖片區、惠博片區以及近年來崛起的水口片區,都是如此,在解決區域認識概念之後,片區的發展才會引來質變。

當下的江南片區和2012年之前的惠州水口片區的發展大相徑庭,當時水口眾多的樓盤在區域認知問題沒有解決之前,都冠以東平這個模糊的名字來打擦邊球,這和小金口片區以及惠博片區樓盤的大江北概念一樣。但在2013年三環路改造完成之後,水口和惠州市區的交通無縫對接,水口的區域認識問題隨之開始解決,現在的水口已經成為惠州樓市成交最旺盛的區域之一。

而此前的惠州江南片區,廣義上來講屬於下角的邊緣片區的一部分,雖然和大江北隔江兩望,但實際上和江北、下角核心區都有相當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不江北、不下角,地位相當尷尬。

而第三東江大橋通車後,北面可以直接通過惠博大道,8到10分鐘聯通江北核心區,南面通過走江南大道聯通博羅區域、走梅湖路惠新大道聯通江南片區、仲愷片區,都是在15—20分鐘之內。

從根本上說,第三東江大橋的開通,不僅僅是解決了一橋南北的江北片區和下角江南片區的鏈接問題,更是釋放了惠州西片區,讓惠州西包括廣義的老下角、大江南片區,從城市的邊緣、被遺忘的角落,變成城市核心片區的一部分。從時間和空間上徹底解決了惠州西片區的區域認知性邊界問題,讓惠州下角、江南片區成為城市內部區域通勤過境區域。

這對於現階段的惠州西片區,是巨大的城市發展動能。

江北城市級市政、生活配套近在咫尺

一江四景又一高端濱水區崛起在即

時光流轉,歲月流逝。

過往時代,江南片區——新時代惠州城市遷移和擴容被一再忽略和無視,也失去了從2010年惠州城市擴容變革至今的最好的發展黃金時代。

曾經,因為毗鄰西湖,又位於東江邊上,江南的下角也是惠州人聚居的一個主要片區。而梅湖往西一段,則是大片的荒地。梅湖片區更是交通不便,道路坑窪泥濘。儘管位於東江之畔,交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片區的發展。江南片區開始成了人們口中“偏僻、落後、交通不便”的代名詞,成為惠州被遺忘的“角落”

其實惠州江南片區發展的死穴就在交通瓶頸,北無法對接江北、南邊對接不了市區和博羅,導致發展一直滯後。

而梅湖大道、惠新大道的修建,連通了江南片區內外。第三東江大橋的修建,更是把江南片區與江北無縫連接,讓江南片區的市民更輕易地便能享受江北完善的配套。路通財通,兩條道路與第三東江大橋一旦完工,屬於江南片區的康莊大道將正式形成。

在交通瓶頸被打破的前提下,官方也公佈了關於江南片區的新規劃,惠新大道江南段將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濱水社區,全面提升片區的生態環境以及綜合配套。整合“一江四景”是本次規劃的重頭戲,東江休閒景觀文化帶+西湖、市植物園、濱江公園、生態公園等景觀資源的打造,將從整體上提升片區的環境品質。

江南大道也同樣規劃為濱江景觀帶,以“山水映江,綠畔融城”為總體主題定位、構“一門、三區、六心”為景觀統領,加入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康體健身、科普教育、休閒農業五大主題功能,將江南大道沿線打造成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山水風情畫卷。

實際上,在行業看來,第三東江大橋的通車,給予江南片區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把江南片區和惠州現行城市CBD核心區江北連為一體,江北巨量的市政配套都可以為江南片區使用,這將對江南片區人居體驗起到重要的提升。

15公里江岸線 江湖交匯

江南片區是江北和金山湖之後惠州最具活力和競爭力區域

風光秀麗的江岸,綠樹成蔭的山林,

生機與活力並舉,都市繁華一觸即發。如果想在惠州版圖中直觀瞭解江南,只需記住五個字———“江湖交匯處”。

江南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2018年10月19日,惠城區江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黃冠在惠城區網上市民連線節目在線交流時表示,將努力把江南打造成生態宜居福地、文化旅遊勝地、休閒商貿旺地、投資發展寶地。

江南大道、惠新大道和梅湖大道等市政道路建成後將形成“兩橫兩縱”的交通路網,進一步凸顯江南片區的交通優勢。

天塹變通途 第三東江大橋即將通車 惠州西江南片區破繭騰飛正當時

未來的江南片區是定位為建設成具有濱水景觀特色,集居住、休閒、遊憩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宜居新江南,成為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的發展區域之一。目前,江南街道仍有分佈在東江沿岸且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配套齊全、開發價值極高的建設用地待開發,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江南東臨西湖,北依東江,並擁有2萬畝山林土地以及長達15公里的優美江岸線。目前,橫槎小隱公園、文星公園、植物園一期建設已完成,紫薇山公園、市植物園二期建設正在推進當中,建成後將與豐渚園、豐山公園、太保山串聯成風景優美的山湖景觀,形成風光秀麗、生態優美、宜居宜遊的“江南水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