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畢業,5年工作經驗以上的朋友們,談談你現在的年薪是多少?

閒人黃飛鴻


說說公司旁邊的妹子吧,剛好畢業五年。

武漢理工大學本科畢業拿的雙學位。畢業之後直接去了華為公司上班,在華為深圳總部體驗中心上班,每天干什麼呢?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待客戶介紹華為的網絡設備產品。類似於開發商建好了樣板間,專門的體驗工程師帶著客戶參觀。有點類似於博物館的講解員。不過她主要接待的是運營商等國內大客戶,也算是見過大領導了。

工作了五年工作崗位一直沒變過,去年來北京跳槽到我們公司,普通職員的職能崗位,但是薪資是管理者薪資,大概年薪30W-40W之間吧。本科畢業之後一個小姑娘能有這樣的薪資待遇算是很不錯了!


留在北京


985畢業工作5年以上年薪多少?直接點,說說我自己,恰好我就是985畢業的,工作三年多,年薪30萬以上吧。我身邊的師兄師姐是屬於工作5年以上的,年薪50萬以上不再少數。那你會覺得薪水很高,985畢業很有用是嗎?告訴你真正答案,是因為我們學的都是計算機。

985畢業不是關鍵,薪水關鍵在於行業

我一直承認這一點,學歷是很有用的,不然我費勁考個985是為了什麼?所有說學歷沒用的人絕對是沒享受過學歷的好處。但我也得說,學歷沒那麼有用。尤其是工作時間長了後,誰還會一直問你在哪個學校畢業呢?所以在我工作的剛開始,履歷一片空白,我承認能進好單位學歷發揮了價值,因為很多985畢業都會選擇校招,校招很多單位都不錯,包括高級點的公務員選調生。

然而,在工作兩年後,履歷上已不止是學歷,此刻決定你薪水很高的,關鍵在於行業。選擇了一行進行深耕,要從事很久,那必然是需要這個行業有前景,你才會不斷進步。不管人家怎麼說互聯網吃青春飯,但不可否認計算機就是引領了潮流,因此我看好這個行業,作為女生也從未動搖。

除了行業,決定薪水跟城市和機會也強有關

但行業就決定一切嗎?並不是,城市和機會決定你職業生涯的走向。舉個例子,我在上海,我同學有回老家的,薪水肯定不一樣。別的不說,城市之間的平均薪資都不同。那麼在年輕的時候,如果要多賺點錢,我還是覺得可以選擇大城市的,多走走多看看多學學。然後五年後,你多半成長到了一個高度。反之在安逸的小城,五年可能如一日。因為我也是從小城裡出來的,這個體會很深。

最後一點決定薪水的關鍵因素,我認為是機會,因為哪怕同一個學歷進同一個公司,能力差不多發展還是不同。因為機遇也很重要,尤其是工作時間長了後,能不能升上去,也看頂頭上司怎麼看你,這樣的機會也來自於賞識。

總結一下,我想說,決定薪水多少,學歷重要,但行業城市機會更重要。

以上,祝好。

歡迎關注緩緩,500強程序媛,觀點直接犀利,態度溫柔堅定。

職場故事,暖心乾貨,一起看生活看世界~


緩緩在上海



大學本科畢業10多年了。

我畢業進高校從事教學。

當年,

我的同學們有的考研,

多數進入各行各業工作。

當然多數進入的是銀行、央企和外資企業。


記得那年畢業10週年聚會的時候,

同學們的生活已經大不一樣。

當年自己創業當老闆的已經身家千萬,

當年到企業工作的也年薪30萬左右了。

我在一個普通高校月薪仍然在4000多元。

加上課時費和其他的年薪也就在10萬。

當然,

由於房子買的早比較便宜,

這個收入水平在一個三線城市也夠用。

聊天的時候,大家都不相信我的工資水平。

可是我說的是實情,

結果都成了同學們的“扶貧對象”。


其實高考的時候,

大家的人生已經進行了一次洗牌,

畢業又一次洗牌。

同樣在一起學習四年,

畢業10年後再看人生道路已經迥異。

當然,也用不著羨慕別人,

人生就是這樣,冷暖自知,

自己活的舒服最重要。


我們畢業已經太久了,

可能參考價值不大。

這裡提供一份高校畢業生工作5年後的薪酬水平表,

供大家參考。

我就貼出這些吧。

更多的信息,

可以自己查詢:

https://www.wmzy.com/api/rank/schList?rankingType=xingchou


這個工資水平也是基於調查作出的,

有誤差也是正常的,

大家可以對照是否準確,

歡迎討論!




雷哥觀教育


黨內985本科,工作11年,月薪7000,負債70萬,無存款,車賣了,全款房一套,總資產約200萬。

關於收入

大概在兩年前,我一年收入約400萬,在一線城市做生意。我對個人的評價是,善於發現市場機會。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正經上過班,倒騰各種生意。2016年底,由於生意失敗,賠了幾百萬,最終負債110萬,目前負債餘額為70萬。房子是幾年前買的,大概是畢業5年後全款買的。


現在我在某企業上班,月薪7000元,只是臨時用來餬口,這點收入,用來還債是基本不可能的,杯水車薪。但無奈龍困淺灘,虎落平陽,只能先將就著,請原諒我用這個詞形容自己。

關於負債

這兩年,我冷靜的反思了一下,自己失敗的原因。做生意講究膽大心細,我只做到了膽大,卻無心細,留下的風險敞口太多,“成功”地激發別人的慾望,被人鑽了空子。這怨不得別人,即使是被人矇騙,上了當,怪我自己。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尊佛,一個魔,如果不是自己留下太多漏洞,根本不會激發別人內心的魔,來瓜分自己的利益。我向來不會用道德來評價每一個人,在市場交易中,也不會用道德或者情感來評價交易是否應該進行。大家都是平等獨立的主體,遵循的都是同一個交易原則。指望對方是一個好人,或者交易中建立情感,企圖未來可以拿情感兌換一些利益,實際是一種不理智,也不符合規則的做法,不具備一個生意人的思維,這是一種惰性,為自己未來留下風險敞口尋找藉口。市場經濟下,黑,白,灰,都不是交易的評價依據,遵紀守法是底線,公平公正公開是交易原則,為他人創造價值是生意目標。除此之外,其他因素,都不能參與交易,也不能作為生意的任何因素存在。

關於未來

我相信自己,很快會再次揚帆起航,清掉負債,為他人和社會創造更高的價值。我從來不會把自己眼前困難當做藉口,也不會喪失信心。我在判斷市場機會,就是他人或社會存在的問題,困難,對我來說,就是機會;總結抽象一類人的共同困難,共同問題,設計一套市場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為他人創造價值,而這就是一門生意。這是我的價值觀,也是方法論。


呼啦呼啦


現在,座標江蘇省會,本人某全國三十多的三甲,院平均收入到手22萬,臨床醫生在30多萬,主任,副主任,一般在30-80萬之間。都是大牛級別的了,基本上是各個頂級醫學院的博士,博士後。座標某軍工所,也是本人第一份工作大概五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就只收碩博,而且要求本碩必須都是985,進去起薪稅前13萬,每年增幅5-10個點,加出差收入大概20多萬。座標某排名前三的信託分公司,老婆單位,老總報稅收入97萬,實得收入在200多,裡面理財經理基本上是各銀行的大客戶,團隊總監級別,收入20-50不等。座標深圳,同學,本科南大,碩博港中大全額計算機專業。搞算法的,華為報價30稅前,最後去了碧桂園,第二年也就三四十。所以那些拿工資的動不動百八十萬的,基本上是哈佛,劍橋畢業的碩博了吧。或者都是行長,上市公司總經理級別吧。


囧囧俠6666


非985,我是211大學,全國排名大概在60名左右吧,大學沒有正經上,畢業前三年一傢俬企做科研,一年拿到手可能4萬左右,15年辭職創業,做K12教培,16-18年底大概賺了有60萬左右。19年整體不好,收入到目前大概16萬左右吧。

我想法很多,但格局太小,都是小錢~但我一直相信,我自己未來一定能做到一年賺100萬的地步。


高考小剛老師課堂


現在,座標湖南省會,本人某全國三十多的三甲,院平均收入到手22萬,臨床醫生在30多萬,主任,副主任,一般在30-80萬之間。都是大牛級別的了,基本上是各個頂級醫學院的博士,博士後。座標某軍工所,也是本人第一份工作大概五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就只收碩博,而且要求本碩必須都是985,進去起薪稅前13萬,每年增幅5-10個點,加出差收入大概20多萬。座標某排名前三的信託分公司,老婆單位,老總報稅收入97萬,實得收入在200多,裡面理財經理基本上是各銀行的大客戶,團隊總監級別,收入20-50不等。座標深圳,同學,本科南大,碩博港中大全額計算機專業。搞算法的,華為報價30稅前,最後去了碧桂園,第二年也就三四十。


ai鄉里人


恰好我這裡看到過一份,2018年出的各學校畢業生薪酬榜,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薪酬榜單吧,

國內這些985院校畢業五年平均工資基本在10000-15000之間,

這裡面有你的母校嗎?

清華北大依舊不愧是最負盛名的高校,

學生賺錢能力也是所有學校排名第一,

但他們學校學生平均工資也沒有超越其他學校太多

2017屆本科畢業生工資也沒破萬喔。

我呢,也是四川一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西南財經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出來工作也五六年了,

在三本院校當過老師,後面又跳槽出來做企業管理諮詢顧問,

在做管理諮詢時,差不多一年能拿到15-20萬左右,

後來又開始全職圍繞自媒體平臺做文章,

現在每個月大概能有一萬五左右,下個月中旬新書也要出版了,

還有筆不錯的稿費,也成了個工作室,

不知道大家現在發展如何呢?


馮起升


一個學員,國內985畢業,工作10年,省會城市,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一家民企,年薪從10萬逐漸漲到15萬左右;

一個朋友,非985畢業,工作7年,座標上海,做財務的前5年月薪一直5000,兩年前通過新媒體變現,實現月薪4萬+;

從這兩個案例,跳出來看這個問題,有以下兩點值得思考。

一、年薪多少是不是真的與985畢業以及工作年限有很大的關係?

很顯然不是,那與什麼有關呢?

1、所處的行業

13、14年是互聯網行業的風口,當年的應屆畢業生如果去了大型的互聯網公司,起薪就是12萬+。如果當時的畢業生堅持到現在,那麼年薪30+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如果同一屆的畢業生去了國企或者其他傳統行業,不僅起薪比不上互聯網行業,到現在差距更是在逐漸拉大。

同樣,如果16年抓住自媒體以及知識付費風口的人,現在薪水一定也不會低。

所以,行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可以,選擇一個朝陽行業,讓自己伴隨行業去成長,越成長,價值越高。

2、個人的積累

開始提到的朋友,非985,前5年也不過是個財務的崗位,但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定向積累,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年薪50萬+。

她的經歷告訴我們,行業的選擇、風口的把握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個人定向的積累。

不是每個人都非常幸運在一畢業的時候就選對行業,選對職業,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定向的努力和積累得到自己理想的薪水。

二、相比於年薪,有沒有更值得關注的點?

相信大家都見過這樣的人:在體制內或者在現有公司薪水並不高,但是總有公司或者獵頭想要以翻兩倍、三倍、甚至更具誘惑力的待遇挖走他。

這樣的人雖然目前年薪低,但一旦他想要得到高薪,那麼只是一個決定的事情。

為什麼?

因為他所具備的能力和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他目前的薪水,所以別人願意用更高的薪水和待遇為他的能力和價值買單。

從這一個維度,年薪只是一個數字,重要也不重要,有時候它的確是職場人士能力的一種體現。但相比於年薪,能力本身的提升才是更重要,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點。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一個985畢業,如果是在一線城市工作五年的話,年薪可以達到二三十萬左右。

但如果畢業後一直在二三線城市,屬於那種努力工作的人,可能一年能拿到12萬的年薪已經算不錯的了。

那麼在工作中,我們該如何去做,才能提高我們的年薪呢?做到下面這三點,你的年薪一定會快速增加的。

一、你的能力是否支撐你的職場發展

雖然說985畢業,可以說在智商方面你已經領先了很多人。

可是如果你沒有成長思維,進入一個企業,只是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就算你是985畢業的,有5年的工作經驗,也不過是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做五年罷了。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領導也不會看在你985的學歷上給你加工資的。

很多時候學歷是一個敲門磚,它可以為你打開想去企業的大門,卻不能讓你在這個企業呆一輩子的。

一個企業剛開始或許會看重你的學歷,可是越往後看的是你這個人的能力如何,能否很好的處理工作中的各種情況。

如果你只想抱著一個985的學歷,做那個只知撞鐘的和尚,企業也不會一直容忍你的。

當企業遇到困難,需要通過裁人來渡過時,你肯定是被裁人中的第一批人。

所以永遠不要以為你能一直做一份工作,而是要在工作中學習那些通用技能,甚至讓自己成為有專業技能的人,這樣你才會工作越久,工資越高。

二、要懂得下笨功夫

985畢業,說明他在智商方面比一般人都強,可能會是個聰明人。

但是很多時候聰明人依仗著自己的聰明,在工作方面不願意下笨功夫。

很多時候不願意動手去做一些看著並不起眼的事情。

可是那些能夠拿到高工資的人,無論是985還是普通大學畢業的,在工作中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願意下笨功夫。

比如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做助理的過程中,經常給領導貼報銷單據,而她在貼報銷單據的過程中,把那些常去的場所都做了記錄,後來領導讓她安排晚上宴請客人的事情,她很快安排好酒店,並根據客人口味提前安排好酒菜。

也因為她在這件小事中做的很好,很快被提拔,可見在工作中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從小事著手,肯下笨功夫,就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起到關鍵作用。

三、拓展邊界,你才能看到更多可能

很多人一輩子就在一個行業中發展,或許最終他們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專家,同樣他們也有可能遇到職業的天花板。

無論如何去努力,都有可能無法突破這個瓶頸。

很多人在遇到職業瓶頸時,還是一個勁往自己專業方向發展,就算他再怎麼努力,職業瓶頸還是會讓他無法突破。

這個時候就需要往外看,多看看別人在遇到職業瓶頸時怎麼做的。

也可以像那些做新媒體的人學習,或者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的專業轉化成一個培訓課程,這樣他有可能為了做好一門培訓課程去尋找自己的長板,讓更多人知道他在這個領域裡已經做到什麼程度。

同時為了能夠做好這個培訓課程,他會找到自身的短板,比如演講能力不行啊,自己的語言不夠幽默等等,他會不得不抽時間去學習這些方面的課程。

可以說在接觸外界的過程中,拓寬了自己的邊界,成為專業領域裡會演講的人,同時也很幽默,而且拓寬邊界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財富,而985的學歷也可以為他的履歷增色。

哪怕你985畢業,在學校一直很優秀,但是在職場中你也要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不要讓自己一直停留在畢業時。

努力讓自己成為那個領域裡的專家,然後拓寬自己的邊界,去看看別人是如何做的。

你可能會找到另一個人生道路,同時讓你不斷成長進步,還為你帶來更多的財富。

我是@螺螄姐聊下班後,一個不務正業的職場老阿姨,專注研究八小時外副業,歡迎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