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我熟悉社區情況,我要報名!”“我家就是這個小區的,這活我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工作量突然增加,每天馬不停蹄地超負荷工作,社區居民們紛紛主動請戰,為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添磚加瓦。這一幕幕,在這場與病毒驚心動魄的較量中,早已成為阿城區金都街道幸福里社區經常發生的場景。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幸福里社區的轄區面積較大,共有37棟樓,3000多戶居民,但能上班的社區工作者只有6個人,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大年初三一大早,社區的王翠玲、趙傑、趙愛萍就帶著衣物、被褥來社區上班了,昨天晚上她們三個就商量好了,社區工作多、很多時候沒有固定時間、時間緊任務重,思來想去就想出在單位住這麼個主意,三個女生一起相互還有個照應。老公、孩子都撇在家,單位的桌子,白天是疫情防控的戰場,晚上收拾一下,就是她們三個人的床,這麼一住就是快50天。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看到社區工作人員為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這麼拼,幸福里社區的居民們全都坐不住了,自己出份力也能給社區工作人員減輕點工作量啊!轄區居民褚利偉坐不住了,看到社區辦公室晚上8點還燈火通明,來到辦公室說,你們這麼累,我能幹點啥,第二天就來到了社區和社區的工作者們一起戰鬥,一起消殺;轄區的個體戶李文偉衝在了最前面。“我家的麵館暫時被貼上了封條,在家也沒事,有什麼活你們就安排我!”沒有徵集、沒有號召,李文偉和褚利偉主動來社區報到,搬酒精、發酒精、單元樓道消殺、人員分配……就沒聽到他倆說過一個“不”字。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那立洲和李明是兩位已經60多歲的老爺子,戴上口罩也來社區當志願者。一線都是重活、累活,社區工作人員都勸他倆回去,但他倆卻不信那個邪,不給我安排活我倆自己找活幹!硬圍擋的小區,居民出去進來不方便,有的居民就把圍擋破壞“走近路”,這被那立洲和李明發現了,從那之後他倆天天都帶把鉗子出來,發現有圍擋被破壞,他倆就立即修;發現有人要破壞,他倆立馬制止。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在讀大學生馬雲宇、董鴻瑞、王書然、張欣冉、杜辰放寒假在家,也出來當志願者,發放酒精、樓道消殺、填表報材料、卡點值守,只要你吩咐,他們馬上到位。因為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比較好,在社區人員緊張的情況下,董鴻瑞在消殺工作完成後又開始幫助社區工作人員翻戶卡,開證明,在每一次開出行證明時都要再三核實,勸導,“你們真有事嗎?”“能等幾天嗎?“ “再晚點出行吧!”“現在儘量不出行,少出行”這樣的事情很多……在他們的帶動下,爸爸媽媽也都出來和他們一起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一群“幸福裡”努力奔跑的志願者——記阿城區金都街幸福里社區的幸福事兒

就在幸福里社區全民都積極抗擊疫情之時,楊樹鄉民主村的居民何秀英和丈夫國慶斌也來到了幸福里社區,他們每天都開著借來的車到社區,妻子因為腿部有傷,不能爬樓,就在卡點站崗,丈夫國慶斌和幸福裡的消殺小分隊一起每天負責轄區棄管樓的消殺工作,這樣一干就是一個月,夫妻兩不說苦,不喊累,和社區的居民、社區工作者處的就象一家人,用他們的話說,這是全中國人的事,大家都努力,疫情就能早點結束。

一個、兩個、十個、一百個……幸福里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自發加入志願服務的隊伍,他們中有夫妻,有母女,有一家三口。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但每天8點半他們都準時到崗;沒有固定的工作任務,什麼活髒、什麼活累他們都搶著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關係著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在這場人民的戰爭中,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千千萬萬人匯聚起來,就能形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合力。幸福里社區的全體居民們,用奉獻精神,為這個略顯陰霾的特殊時期增添了溫暖,這是深植於中華民族血脈的同胞情義,是守望相助的14億人面對無情病毒書寫的人間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