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被後人“神化”?其實他也有這兩大敗筆,導致他悲劇收場

關羽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在許多門外都貼了一張關公畫像,被後人稱為“門神”,作為招財之寶。後人也稱關羽為“關公”,為“武聖”,以多種形式紀念關羽,例如修建宗廟、雕像等。但後人卻很少人知道關羽為什麼被稱為“關公”,與“武聖”。帶大家簡單瞭解一下關羽:

關羽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

關羽早年期間因犯事逃離家鄉,到處遊蕩,行俠仗義。184年,劉備組織義軍參加剿滅黃巾起義的戰鬥,關羽與張飛也加入到其中。劉備這個人喜好交友,與關羽、張飛結為異姓兄弟,在桃園三結義。祭拜天地,結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立下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誓言,關羽一生踐行做兄弟的承諾。就這樣,關羽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


關羽為何被後人“神化”?其實他也有這兩大敗筆,導致他悲劇收場


關羽被生擒,斬殺袁紹的大將顏良,解救白起之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打敗。曹操得親自上陣,以曹操的謀略與實力,肯定打得過劉備,劉備打不贏,可以跑,他跑到了袁紹那邊,投靠了袁紹。可是關羽忠肝義膽,不會耍心眼,只知道打仗,結果被曹操生擒。被生擒後,曹操對他以禮相待,關羽雖然被曹操生擒,但心繫劉備。

關羽也是知恩圖報的人,一直想報曹操不殺之恩。這時,機會來了,袁紹派顏良來攻打曹操,關羽看到顏良麾軍,直接策馬奔騰過去,直取顏良的首級,曹操都驚呆了,這麼兇猛、勇敢。這場戰役,曹操能取得勝利,關羽功不可沒。關公也因此加官進爵,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關公雖然被封侯,但始終心繫劉備,曹操也多次勸說關公留下來,不為所動,最終他千里走單騎又回到劉備身邊。


關羽為何被後人“神化”?其實他也有這兩大敗筆,導致他悲劇收場


關羽為劉備出生入死,建立蜀漢政權

關羽回到劉備身邊,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公元219年,劉備攻打漢中,自稱為“漢中王”,而這時關羽封為大將軍,成劉備的得力助手。在多次戰役中,關羽表現出英勇,兇猛,劉備大為稱讚,為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居功至偉。可是這樣一個“完美”的男人,也有不足之處。

關羽人生兩大“敗筆”,而導致他悲劇收場

第一:他對封太子之事,瞎操心,與劉封有裂縫。劉備在封“太子”之事也問過諸葛亮,諸葛亮卻將問題踢給關羽。諸葛亮深知“立儲”之爭歷來很棘手之事,搞不好就會掉腦袋,諸葛亮深明大義,明哲保身,事事關己,高高掛起。而關羽自認為與劉備稱兄道弟,竟然插手劉家封太子之事,百般阻攔。還對劉備說:兄有親子,何用螟蛉?久後必生禍患,劉封其實是劉備的養子,不是親生兒子。這樣一說,劉封聽到後肯定不爽,也為他敗走麥城留下伏筆。

第二:丟失荊州,丟失性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于禁等軍,使關羽的軍隊士氣大增。曹操為避其鋒芒,決定遷都。孫權也對關羽恨之入骨,因之前兩人想結為親家,鬧得不愉快,這時,他乘著關羽與曹操的守將曹仁打仗的時候,派呂蒙大將襲擊荊州,讓關羽進退兩難,他撤兵西還,駐紮在麥城,關羽這時腹背受敵,前後夾擊。只能背火一戰,關羽年齡也大了,走不動,孫權也試圖誘降關羽他們,不為所動,還想逃跑,被孫權派人斬殺,一代英雄就此隕落,劉備失去一個兄弟,失去荊州。

這時大家會問,為什麼劉備不派軍隊支援?因關羽狂傲自大、剛愎自用,雖然與劉備情同手足,但與諸葛亮、劉封關係沒處理好,人家巴不得隔岸觀火。就這樣,導致關羽孤軍奮戰,英勇就義。


關羽為何被後人“神化”?其實他也有這兩大敗筆,導致他悲劇收場


關羽被後人封帝成神

客觀看待關羽的一生,武藝超群。守過名城,斬過名將,忠肝義膽,始終踐行“忠義”兩字。

作為兄弟,他與劉備、張飛生死與共,捨命相隨。

作為臣子,他忠貞不二,敬業奉獻,戰鬥至死,誓死追隨劉備。

作為男人,他堅強不屈,勇於敢當,率性灑脫。

作為父親,不惜與孫權結怨,也不與孫權結為親家,真愛女兒,不讓女兒成為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

作為武將,他雖一生打仗無數,也不忘飽讀詩書《春秋》,實難能可貴。

他的精神流傳至今,必定有它的道理。在清朝道光、光緒年間,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道教也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


關羽為何被後人“神化”?其實他也有這兩大敗筆,導致他悲劇收場


後人稱關羽為“關公”,關羽被大家神化。其實他也是普通人,也有過錯。他的精神能流傳至今,因為他將“忠義”兩字發揮到極致,讓人無可挑剔。後人將他作為榜樣,這就是將中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對此,你們怎麼看待關羽?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