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隱患大!Samsung Pay為支付安全保駕護航

前言:

今天的中國,移動支付已經逐漸進入千家萬戶,並且在全球形成領跑之勢。《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在中國,條碼支付是移動支付的最主要模式,全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高達9100億元。餐飲、商場超市、零售點是成為移動支付掃碼的主要陣地。毫無疑問,移動支付在中國消費者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基本上大部分需要付款的場景已經都能依靠移動支付來完成,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性和普及性都讓中國消費者感到自豪。

掃碼隱患大!Samsung Pay為支付安全保駕護航

然而,中國廣泛普及的掃碼支付並不能代表真正完善的移動支付,在國際上,雖然電子支付業務的覆蓋範圍比不上國內,但在安全意識、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安全技術的佈局上都要更加全面,手機NFC、MST才是目前國際上移動支付的主流方式,這與國內沉迷於掃碼支付的局面大相徑庭。那麼為何NFC、MST在國內沒有那麼容易普及?首先是手機端的硬件支持較差,NFC、MST的支持需要在手機上有響應的硬件成本開支;其次掃碼這種方式的技術門檻低、使用成本更低。然而安全呢?很多人似乎都忽略這個關鍵點,他們習慣於----放棄安全,只圖省事!

  二維碼的痛,無法擺脫巨大安全隱憂

首先大家必須要了解的是,二維碼並不是一個僅僅為移動支付而生的產物,它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信息化應用工具,甚至與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經濟運行安全、公共安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二維碼中能夠包含的信息量、信息方向甚至信息安全漏洞都無時不刻的對個人財產安全帶來巨大風險。從惡意廣告到金融詐騙、甚至病毒木馬都能通過二維碼在手機上進行廣泛傳播。從這些年央視曝光的諸多金融詐騙案件來看,幾乎都是基於移動支付二維碼進行的。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二維碼免費開放的策略已導致我國二維碼應用基本處於失控和無序狀態。

掃碼隱患大!Samsung Pay為支付安全保駕護航

實際上相比掃碼支付,更加快捷安全的移動支付方式是NFC(近場通訊)和MST(磁力安全傳輸)。NFC是一種近距離無線通訊傳輸技術,只需要簡單的點對點非接觸式輕輕一碰,就能完成支付,是一種即為高效安全的感應形態移動支付模式。而MST是一種磁信號安全傳輸技術,它能讓使手機具備磁條讀卡器驗證功能,通過模擬磁卡信號即可完成POS機支付過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無論是NFC還是MST,都能快速安全的完成移動支付,不管是先進的NFC支付環境,還是普通的POS刷卡機都沒問題。

  Samsung Pay,真正安全快捷的移動支付

而目前來說,對NFC和MST支持最為完美的,莫過於Samsung Pay了。Samsung Pay作為目前移動支付中的整合能力最強的電子錢包,與其它單一的支付平臺有著本質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Samsung Pay強大的整合能力和兼容性。它可以同時支持MST磁條感應和NFC近場閃付,能適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POS機,完美取代各類信用卡和儲蓄卡。

掃碼隱患大!Samsung Pay為支付安全保駕護航

而Samsung Pay為何會更讓人放心一些呢?歸根結底是因為設計本質上的不同。Samsung Pay是一種將銀行卡電子化"存儲"在手機上面的設計,可以直接刷手機完成支付,理論上來說,Samsung Pay是電子錢包,它更加高效、便捷、安全,是一種Token授權的模式進行,因此在刷卡支付時是一種授權支付,而不是直接的銀行卡數據交互。

掃碼隱患大!Samsung Pay為支付安全保駕護航

Samsung Pay是將銀行卡轉化為Token存儲,銀行卡的信息不存儲在終端設備上,這意味著我們的智能手錶、智能手機在使用Samsung Pay支付時,都是唯一的動態碼授權,沒人可以通過一次移動支付獲取我們的銀行信息,因此也不存在數據洩露的可能。

安全之道--移動支付的未來之路

未來的移動支付市場將更為龐大,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今天、明天都擁有那種安全與便捷共存的超簡約支付生活?這正是三星在不斷探索追求的東西。尤其當人們的安全意識越來越高時,便能深刻感受到二維碼的風險,體會到掃碼支付的弊端時,手機掃碼勢必會被市場逐漸淘汰。反觀Samsung Pay,雖然還未全面普及,但它是目前最安全的支付方式,未來三星將會不斷提升Samsung Pay的安全等級,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好。

《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在中國,條碼支付是移動支付的最主要模式,全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高達9100億元。

數據來源:http://www.sohu.com/a/229538078_1183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